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2017-07-19 12:35磊王建刚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南阳连续性性反应

王 磊王建刚

(1 新乡医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2 南阳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科,河南 南阳 473000)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王 磊1王建刚2

(1 新乡医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2 南阳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科,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4年~2016年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60例MODS患者分为A组,将南阳市中心医院2014年~2016年只进行临床常规治疗而未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60例MODS患者分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arshall评分、血尿素氮(BUN)、电解质水平(K+)、血肌酐(Scr)、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N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及治疗成功率和ICU住院天数等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对A、B两组病例治疗后指标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MODS患者中治愈出院43例(71.7%),死亡17例(28.3%);未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MODS患者中治愈出院19例(31.7%),死亡41例(68.3%),对A、B两组患者治疗后转归情况采取χ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是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有效手段,对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加速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连续性血液净化;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预后

MODS是在发生急性疾病时,如大手术、创伤、休克以及重度感染,相继或者同一时间并发两个(含)之上急性系统和(或)器官功能衰竭或障碍,肺通常先受累,次为肾、肝、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等功能障碍[1-2]。在一些慢性病的终末阶段,一些发病上互不相关的器官或系统同时发病,尽管同时涉及到多个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但并不属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范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4年~2016年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60例MODS患者分为A组,将南阳市中心医院2014年~2016年只进行临床常规治疗而未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60例MODS患者分为B组,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根据患者器官功能障碍程度及具体病情需要,给予全身抗感染、呼吸机辅助呼吸、预防电解质紊乱、调节酸碱平衡、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维持器官功能循环等对症综合治疗,以及其他相关预防性治疗。使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机,通过股静脉或颈内静脉进行双腔导管的留置,以此构建体外循环。本次试验所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机(Prismaflex)来自瑞典 Gambro公司,AN69膜滤过器,型号为Prisma M100或M150(具体根据患者体质量及病情决定),以及设备专用配套管路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根据病情,每次治疗时间12~168 h,血流速度160~250 mL/min,置换液及透析液速度为2000~3000 mL/h,根据患者出入平衡量设置目标脱水量,在常规置换液配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电解质及酸碱指标实时调整,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具体根据患者凝血情况调整使用剂量或应用肝素钠抗凝,或应用抗凝剂预循环管路及滤器预防凝血,或枸橼酸抗凝,或绝对无肝素,定期盐水冲管抗凝。

1.3 观察指标:借助Marshall提出的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标准对所有患者病情程度进行评价,采患者静脉血和动脉血行生化检查和血气分析,对A、B两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前后的Marshall评分、血尿素氮(BUN)、电解质水平(K+)、血肌酐(Scr)、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N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治疗成功率和ICU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评价以确定临床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针对两组数据的统计分析选择软件SPSS19.0实施,通过均数±标准差来进行计量资料分析,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来实施组内数据资料对比,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来进行两组的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通过率(%)来体现计数资料状况,此外还应用到χ2检验,当P值在0.05以下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A、B两组病例治疗后指标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MODS患者中治愈出院43例(71.7%),死亡17例(28.3%);未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MODS患者中治愈出院19例(31.7%),死亡41例(68.3%),对A、B两组患者治疗后转归情况采取χ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A、B两组病例进行临床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n=60)

表1 A、B两组病例进行临床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n=60)

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项目A组B组t值P值Marshall评分5.43±3.798.93±4.91-3.50<0.01 BUN(mmol/L)15.90±8.1920.47±7.65-3.16<0.01 CO2CP(mmol/L)19.72±3.5719.86±3.894.21<0.01 NT-proBNP(pg/ml)656.85±440.921154.64±540.46-5.53<0.01 K+(mmol/L)4.28±0.745.05±0.85-5.25<0.01 Scr(umol/L)194.47±155.40284.43±156.07-3.16<0.01

3 讨 论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但是临床对于MODS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目前关于关于MODS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其一[3]、炎性失控假说 若机体受到很大程度的伤害,其会马上启动全身炎性反应,此外,局部受损组织不间断地释放炎性介质,导致全身炎性反应迅速蔓延,由此引发MODS。在对败血症进行研究时,SIRS(为促炎性因子表达过度所致)、CARS(代偿性抗炎性反应综合征,为抗炎因子表达过度所致)、MARS(混合性拮抗反应综合征)这三类都为机体重度失衡的表现,都会伤及全身组织器官,由此引发MODS。其二[4]、缺血-再灌注损伤学说。通过研究证实,氧自由基会在缺血-再灌注环节出现,其对补体加以激活,在中性粒细胞活化上起积极作用,从而提升氧自由基的释放量,由此产生细胞损伤以及炎性反应。其三[5]、肠道屏障功能破坏假说 就肠道而言,其保护屏障的关键构成单元包括胃肠道正常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屏障保护作用,但当机体受到各种应激因素刺激时,机体肠黏膜屏障功能破坏,导致细菌移位以及毒血症,进一步恶化引发过度的炎性反应,从而形成MODS。

[1] 陈丽娟,叶久茂.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1):31-32+35.

[2] 魏学武,孟红,孙永刚,等.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监护病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12):80-81.

[3] 林峰,刘渉泱,冉景兵,等.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0):1336-1338.

[4] 布合力其•麦麦提,莫颖,张蕾,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68.

[5] 崔忠宝,杨云霞,张沛杰.连续性血液净化在热射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64.

R459.7

B

1671-8194(2017)16-0091-02

猜你喜欢
南阳连续性性反应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纤维支气管镜下氨溴索肺泡灌洗对非出血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南阳:高质量开展人大工作评议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连续性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女性的性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