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创新性导入研究

2017-07-20 21:18李明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公民

李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也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由以“学科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由“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的基本原则

1.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要坚持指向性基本原则:①导入必须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存在密切联系。②导入时的教学情感必须符合教学内容的基调。

2.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教材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课堂导人大可将当今时代热点、焦点问题以及新的方针政策融入其中。

3.课堂的导人必须具有简洁性。现代教育的突出特征就是讲究效益和效率,而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开头环节,时间要短,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力争用最少的语言,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去。

4.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材更注重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二、思想品德课需重视生命教育的导入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加强生命教育,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现在的初中生大都成长在长辈和家人宠爱甚至溺爱的家庭里,许多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对生活过分包揽,孩子经受艰难、忍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和行为都较差。特别是在面对考试、升学、交友等选择的时候,他们中有的缺乏战胜挫折的技巧技能,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现在的初中生法制观念不强,缺乏法律意识,极易对他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伤害,这些都需要生命教育的导入。

三、思想品德课教学可以增加公民意识教育

新课标的一大亮点是增加了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所谓公民意识,是公民依据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主人身份的认识,对相应的责、权、利的认知和价值取向。公民意识的对立面是臣民意识。近年来,我国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虽然有所增强,但是,臣民意识仍然以其巨大的历史惯性影响着一些人的思想观念,成为培育公民意识的顽固障碍。比如,目前我国仍有一些人对自己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并不明确,权利义务意识、责任公德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缺失;认为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不能当饭吃,所以不必关注;认为别人的、公众的事情与己无关,可以冷漠视之。由此可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教育,很有必要。

四、课堂中的导入爱心教育使课堂更完整

亲其师而信其道。笔者认为:首先,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是创设愉悦、安全、民主、和谐、高效课堂气氛的基础。教师微笑的面容、柔和的目光、大方的仪表,会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祥和的基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其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学生敢于怀疑,大胆求真求新,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第三,建立平等、民主和友好的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和友好的師生关系是和谐、高效课堂形成的基础,这种关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教师,学生要亲其师,教师必先爱其生。热爱学生是师德的集中体现。

五、情境创设的导入教学

1.创设故事情境。在教学中我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

2.创设视听情境。思想品德教师应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视听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3.创设问题情境。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应在问题上下工夫,培养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和毅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活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4.优设评价情境。优设评价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求知欲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对学生的最终判决,而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促进和提高。

编辑 张晓楠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公民
选择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知识改变命运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对策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