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应宾《旧京词林志》史料来源考述

2017-07-21 01:36赵靖君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翰林院纪事永乐

赵靖君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周应宾《旧京词林志》史料来源考述

赵靖君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旧京词林志》是明代周应宾编纂的一部记载自吴元年到永乐十八年翰林院和自永乐十九年至万历二十四年南京翰林院相关历史的官署志,史料价值颇高。此书通过原文照录、裁剪融合等方法,征引了较多《明实录》、野史笔记、文集方志以及其他官修文献等各种典籍资料,作者的亲历见闻也是史料来源之一,其史料展现出了真实可信、珍贵审慎等重要特点。

《旧京词林志》;史料来源;《明实录》;野史笔记;亲历见闻

周应宾(1554-1626),浙江鄞县人,庶吉士出身,万历二十三年六月至二十五年六月曾以右谕德掌南京翰林院事;此间,其所作《旧京词林志》是明代唯一一部专门记载南京翰林院相关史实与典章制度的史书。该书的史料来源如何?直接关系着其史料价值的高低,但目前尚未见对此研究的专门成果,影响着人们对该书的准确评价和合理利用。为此,本文拟对此进行专门探讨。

一、征引官修历朝《实录》

《明实录》从修撰、贮存到阅览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规定一朝《实录》修成之后,其底稿要焚毁。修成后的《实录》一般也只有皇帝和部分内阁大臣可以看到,一般官员难以看到《实录》,能以《实录》为史料来源更是困难。但是明中期以后,神宗为了“知祖宗治国治家之法、修身勤政之要”[1],万历十六年,神宗要求申时行去安排重抄一部《实录》以供自己阅读,因为这个契机,誊录官得以从“馆中誊出,携归私第,转相抄录,遍及台省。若部属之有力,盖不啻家藏户守矣”[2],因此《明实录》得以流传于民间,顾炎武也说:“万历中,天子荡然无讳,于是实录稍稍传写流布。以至于光宗,而十六朝之事具全。”[3]周应宾担任了两朝的日讲官,曾掌翰林院以及南京翰林院事,就更易于阅览各朝《明实录》,并作为其撰写《旧京词林志》的依据见表1。

表1 《旧京词林志》对《明太宗实录》的征引举例

续表1 《旧京词林志》对《明太宗实录》的征引举例

由表1的对照可知,《旧京词林志》在征引《明实录》的过程中除了个别词句和官职称谓上有所不同,以及将不属于翰林院的人物和事迹做了简化处理,如《明太宗实录》中具体列出六部尚书的姓名及兼官,但是《旧京词林志》只写作“六部尚书”,其余的内容基本与《明太宗实录》一致。类似的引用不胜枚举,在此不一一列出。

对《旧京词林志》与《明实录》进行逐条对照发现,《旧京词林志》在记载史实时,其史料不止永乐一朝征引了《明实录》,其余各朝的史料也不同程度地取自《明实录》,所以其他各朝对《明实录》征引的数量也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经笔者初步考证,《旧京词林志》“纪事”部分除建文朝和洪熙朝外,其他各朝的史料都有取自《明实录》的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旧京词林志》纪事部分征引《实录》条数统计表

注:表2统计的内容不包括建文朝。《旧京词林志》中记有建文朝史实24条。

《旧京词林志》“纪事”部分记载从吴元年(公元1367年)到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共230年的历史,共有史实581条。周应宾说记载永乐朝史实时,所征引的文献“实录与故牍参半”[4](P358),经笔者统计,《旧京词林志》“纪事”部分所载永乐年间史实共有217条,其中98条征引自《明实录》,占《旧京词林志》“纪事”部分所载永乐年间史实总数的45.2%,与作者所说的"参半"比较接近。

由表2可以发现,其一,《旧京词林志》所载的建文朝史实有24条,占比4.1%的,但因《明实录》无建文朝实录,故《旧京词林志》中所载的建文朝史实并未征引自《明实录》。其二,洪武、永乐两朝的史实占了很大比重,洪武(包括吴元年)、永乐2朝共载417条史实,占“纪事”部分史实总条数的71.8%;而从洪熙元年到万历二十四年11朝只有140条史实,只占“纪事”部分史实总条数的24.1%。 原因在于永乐十九年迁都到北京后,南院的地位大不如前,《明实录》中记录南京翰林院的内容也随之减少,《旧京词林志》“纪事”部分的表现出来史实数量变化与《明实录》记载变化一致,这也从侧面证明《旧京词林志》史实取材于《明实录》确凿无疑。其三,除洪熙朝外,其余各朝的史实都有征引《明实录》的内容,且有7朝史料的征引条数比例达到了50%以上,13朝平均引用率为49.3%,若不将洪熙朝计算在内,则平均引用率为49.8%。由此可见,《旧京词林志》“纪事”部分征引自《明实录》的数量约为一半,说明了其史料来源的详实可靠。

二、博采其它官修史书以及私修野史笔记、文集

《旧京词林志》除了征引《明实录》外,还善于从明代其它官修史书、私修史籍、野史笔记以及文集等书中参考相关史实。周应宾在《旧京词林志》中明确提及的参考文献有18种之多,笔者对这18种文献的基本情况做了以下归纳,见表3。

表3 《旧京词林志》明确提及的参考书目统计表

注:①“成书或刊刻时间”一栏中,没有说明“刊刻”的均为成书时间。

以上是周应宾在《旧京词林志》中明确提及有所参考的文献,此18种文献涉及官修典籍、私家史书、文集、地方志等四大类,不可谓不丰富。但是,正如作者在“凡例”中所述,该书“纪事”二卷的史料来源“在洪武中者多得之故牍,在永乐中者故牍与实录参半,其有出自野史者,止分注于下,以备考证而已”[4](P358);而“纪典”部分则得之“故牍”与“廖学士《词林记》者”[4](P358),以及十分之一来自“诸家史集”[4](P358);“纪官”部分以“故牍”为主要依据,“故牍”缺则“杂见他书而确有可据者则亦收之”[4](P358)。除了《明实录》以及表3已总结的18种参考文献,作者未明确指出其它的“故牍”、“野史”、“诸家史集”、“他书”是哪些典籍。笔者根据《旧京词林志》书中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校对与考证,得出以下二十余种典籍文献,详见表4。

表4 《旧京词林志》征引的各种文献列表

表3及表4的典籍基本上出自明代的名家之手,他们或有丰富的任官经历,或者家学渊源深厚,或者胸怀社稷、立志著史,故其所著之书有较强的参考性。这些史书、笔记至今仍为学术界所重,是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资料。对以上文献的参考或征引也在客观上保证了《旧京词林志》史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总之,周应宾通过对各种官修文献、私修史书、文集方志等的广泛参考、辨别真伪、加工运用,使《旧京词林志》全书的史料表现出了详而不芜、约而不疏的优点,加之周应宾本人作为史家的责任感,进一步保证了史料的真实展现。

三、取材于周应宾的亲身经历与见闻

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写成的史料,指陈详切,有坚实的依据,不但可以弥补正史故牍之不足,还能保证对史实有具体深入、正确的了解。《旧京词林志》的部分记载就取自周应宾的所见所闻所知,这主要与周应宾本人的任官经历有关。周应宾编撰本书期间,正在南京翰林院掌院的任期之内,且周应宾在任南京翰林院掌院之前,还曾任过翰林院编修,这些任官经历使得周应宾对翰林院以及南京翰林院的相关事务、典章制度十分详熟,这一点反映在《旧京词林志》中就是部分史料来源于周应宾自身的经历以及所了解的当朝事宜。

周应宾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所攥成的史料主要体现在《旧京词林志》的“纪典”部分。如在记述“兼官”这一制度的相关内容时,周应宾指出“近时兼院官者不复见矣”[4](P400)虽是几个字的概括,但清晰地阐释了前朝和当朝任官制度的一些差异;又如记载南京翰林院的公署时,“今见存者,前门三间,正厅、穿堂扁曰‘文明堂’又曰‘端慎’、后堂,扁曰‘疑道’及‘敬一碑’等亭皆如故,两偏则稍变置矣,其左偏掌院居之,前为寄乐亭……”[4](P408),翰林院的公署自洪武初年、洪武十八年、洪武二十六年、嘉靖五年、嘉靖二十六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建或者修缮,周应宾时在南院,以掌院身份描述此时南京翰林院公署的建制规模以及相对位置更令人信服。还有一条重要的见闻就是学术界经常引用的关于《永乐大典》的去向问题,周应宾关于《永乐大典》去向的记载可谓具有唯一性:“苐闻隆庆初以《永乐大典》原本送还南内”[4](P413),周应宾从何处得知此消息今暂无从知晓,但是其关于《永乐大典》去向的记载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论据。再如记载朝班的站次问题,“永乐时凡朝班学士在四品之上,讲读学士在祭酒之下、左右通政之上,庶子谕德在五品之上,中允在大理丞之下、尚宝卿之上,今仍之”[4](P416),虽然只有短短“今仍之”三个字,却提供了万历年间朝班站次的规则;关于官员的俸禄发放“其折色初皆以钞,后以苏木胡椒,已而定为上半年折钞,下半年折椒木,今易钞以银,易椒木以绢布,常越一二岁始给焉。”[4](P416)其它如《旧京词林志》对南京翰林院所藏典籍的记载、南京翰林院吏员数目的记载、撰述祝文、诰敕的记载等均有来自周应宾本人所见所闻所知,这些记载都是可供研究者利用的珍贵的一手资料,此不胪列。

总之,史家修史可贵之处在于博览而知其要,这不仅要求著史的人有深厚的史学积淀,还应能兼采各家之长。《旧京词林志》的史料来源极其广泛,从官修的《明实录》、《明会典》、《诸司职掌》、地方志到私家修纂的野史、笔记、文集以及亲身经历,表现出了其史料真实可信、珍贵审慎的特点。明中期以后史书典籍不断丰富,周应宾在众家诸说纷纭的情况下,能对众多的史料进行甄别,从其中采择比较可靠的史料为自己所用,一方面突显了《旧京词林志》史料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充分反映了他不负“史氏之职”的优秀品质。

[1]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神宗实录(第196卷)[Z].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校勘本,1962.

[2] 朱国祯.涌幢小品(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9.31.

[3]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9.114~115.

[4] 周应宾.旧京词林志[A].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委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59册[M].济南:齐鲁书社,1996.

[5]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太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

责任编辑:王淑华

2017-03-12

2095-4654(2017)03-0103-05

K24

A

猜你喜欢
翰林院纪事永乐
杨塘纪事
彩色笔动起来
方复 《苏东坡重返翰林院》
《永乐大典》所见明人佚集二种
正月纪事
学抖空竹纪事(外四首)
韩湘子出家
明代翰林院在高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杨永乐油画作品
永乐时期明朝与女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