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届奥运会中美男篮职业球龄与比赛经验的比较研究

2017-07-21 04:30陈洛嵩黄彦军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国男篮男篮队员

陈洛嵩,黄彦军

(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东潮州521041)

近七届奥运会中美男篮职业球龄与比赛经验的比较研究

陈洛嵩,黄彦军

(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东潮州521041)

采用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近七届中美奥运男篮队员的职业球龄和比赛经验进行比较分析,以寻找影响中国奥运男篮成绩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球员进入职业篮球领域比美国球员早,平均职业球龄比美国男篮队员长;但过早进入职业篮球领域,对中国球员的职业生涯存在负面影响;中国年轻球员的成长期长于美国球员,但成长期中的比赛场数、比赛水平、比赛强度均小于美国球员,导致中美男篮实力差距较大;比赛经验是决定奥运男篮成绩的关键因素.建议:采用体教结合的模式,延缓中国球员进入职业篮球领域的年龄;并继续深化CBA职业化,增加比赛轮次,给年轻球员创造更多比赛机会;支持中国球员出外深造,获得高水平比赛经验.

奥运男篮;职业球龄;比赛经验;巅峰期;成长期

从1992年巴萨罗那奥运会开始,美国男篮组建了以NBA职业球员为主的国家队,称霸奥运赛场——1992~2016七届奥运会取得6枚金牌,但也遭遇过“失败”——2004年雅典奥运会仅获得铜牌,引得美国朝野哀声一片[1].自1984年始,中国男篮也从未缺席奥运会,近七届中有三届进入八强(1996、2004、2008),是中国男篮奥运史的最好成绩,但也有三届垫底(1992、2012、2016),成绩起伏不定.中美奥运男篮成败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与球员的比赛经验或成熟度有多大关系?本文通过对近七届中美奥运男篮队员的职业球龄与比赛经验的比较研究,试图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1992~2016年七届奥运会的中国、美国男篮代表队(简称“中国男篮”、“美国男篮”,同时,为方便比较,文章多用奥运会举办年份代替届次)队员共168人次的平均年龄、职业/专业起始年龄、职业/专业球龄、比赛场数、场均比赛时间特征与角色等指标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NBA中国官方网站“球员数据库”、新浪网“中国篮球数据库”、百度和虎扑篮球等网站,多渠道大规模收集近七届中美奥运男篮各球员的数据资料,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

1.2.2 数理统计法

数据主要以平均数来表示,并利用SPSS18.0软件对平均数进行T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没有显著性差异.

1.2.3 缺失值处理

1992年奥运会中国男篮队员进入专业队的年龄资料不齐,无法确定职业起始年龄的平均值,故用其他六届中国奥运男篮的职业起始年龄平均值17.5岁代替(见表1).

中国球员1995年之前的专业比赛数据无法查到,因此1992年和1996年国家队队员的比赛数据无从统计,2000年国家队队员的比赛数据准确率也较低,直到2004年,国家队虽然有部分球员在1995年前已经进入专业一线队,但作为替补球员上场时间有限,所以,以1995年之后的CBA数据为依据来统计,虽有所遗漏,但数据基本可信,准确率较高.所以,本文把1992、1996、2000年三届中国奥运男篮队员的职业比赛经验作为缺失值处理(见表4).

2 结果与分析

2.1 职业球龄的比较分析

近七届奥运会中美男篮队员职业球龄见表1.

表1 近七届奥运会中美男篮队员职业球龄比较表

由表1可知,中国奥运男篮队员的平均年龄比美国男篮小,职业球龄却更长,而且,两国球员的平均职业球龄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是中美两国不同的球员培养体制所造成的.中国球员成为专业或职业一线球员相对较早,普遍在17~18岁之间,而美国球员进入NBA联盟时年龄较大,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但两者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麦尔斯年龄与智力相对关系表数据显示:由于年轻球员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心智发展也未成熟,特别是对团队项目极为关键的“比较和判断力”比成年球员差得多[2],过早跳到最高强度身心对抗的职业赛事,反而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天赋高的年轻球员被过早委以重任可能因为伤病而导致职业生涯夭折,如前NBA球员奥登、拜纳姆,而且NBA球员的伤病率比大学球员高两倍[3].由此,NBA联盟通过协商,从2005年夏天开始,禁止高中生直接参加选秀,并把选秀年龄提高到19岁以上.无独有偶,西班牙篮球联盟也对年轻球员推出“干预指导项目”,从身体机能和成熟水平等身心指标,全方位指导年轻球员顺利成长[4].这样,未来的美国球员进入NBA的平均年龄将不再减小,而会逐渐回增,并稳定在21~22岁之间.

其实,过早接受专业训练或进入职业领域,并不能使中国球员的“巅峰期”[5]来得更早,却造成了中国球员巅峰期太短、过早退役的后果.如表2,中美球员的巅峰期开始年龄基本相同,但中国球员的巅峰期长度却比美国球员短了3.1年.而且,根据1996~2012年中国奥运男篮19名退役球员年龄计算得出,中国球员(国家队)平均退役年龄为34.6岁;而根据1992~2000年美国奥运男篮27名已退役球员(2000年之后的美国奥运男篮较少退役球员)年龄计算得出,美国NBA球员(国家队)平均退役年龄为37.8岁,两者相差3.2岁.这是中国球员被“拔苗助长”的后果.

表2 中美男篮球员巅峰期参考表

2.2 成长期比较

为什么中美球员的职业生涯起始年龄相差2~4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巅峰期起始年龄却基本相同?这其实与球员成熟所需要的比赛量有很大关系.对中美球员来说,篮球生涯最主要是职业联赛,虽然中国国家队球员有长期集训的任务,但对于大部分刚进入CBA的球员来说,CBA的比赛是他们最主要的锻炼机会.所以,职业联赛的比赛场数是衡量年轻球员成熟度的关键指标.

为了统计上的方便,并考虑到年轻球员在季后赛上场机会有限,笔者只统计常规赛的场次,这必然影响统计结果的准确性,但误差并不大.先就美国球员来说,由于NBA联赛较为稳定,常规赛一般都是82轮,近七届美国奥运男篮的职业起始年龄平均值为20.8,所以,美国男篮队员达到巅峰期所需比赛场次约(23.3-20.8)×82=205场,约2.5个NBA赛季.CBA的情况比较复杂,从1995年联赛开始,常规赛为22轮(12队),2001~2003两个赛季有新球队加盟而增加到26轮,2004~2009赛季CBA改革期,常规赛轮次波动较大,从2009年开始又回归改革前赛制,轮次变为32轮(17队),所以,笔者只选择2008届中国男篮作为对象,CBA常规赛场次取相关赛季的平均值(由于笔者把王治郅、姚明、易建联、巴特尔、孙悦等五名有NBA经历的球员的巅峰期都定在进入NBA之前,故此计算方法也适用于他们),以期得到最接近的结果,计算得出中国男篮队员达到巅峰期所需比赛场次约(23.4-17.5)×29=171场,约6个CBA赛季(每个赛季29场).

205与171相差不大,表明中美男篮球员的成熟所需要的比赛数量较为接近.但是,两者的成熟过程差别较大:美国球员迅速成熟,只用2.5个赛季;中国球员成熟期较长,需用近6个赛季,而且,美国球员所经历的2.5个NBA赛季,不仅在比赛数量上超越,还在于比赛的强度、水平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中国球员的6个CBA赛季.

中国球员虽然较早开始职业比赛,但因为身体发育、力量、心理素质和智力等条件还难以真正承受职业比赛的强度和竞争,兼之中国篮球长期坚持“举国体制”,没有从职业化角度重视年轻球员的培养,导致年轻球员的成熟期较长.年轻球员把主要时间花在队内的低强度训练上,很难在每年20多场正式比赛中获得足够的上场时间,积累丰富的比赛经验.

由此可见,年轻球员身心发育不完全、联赛管理的锦标导向(联赛最终排名与奖金挂钩)和比赛场次过少,使中国的年轻球员把身体、天赋耗费在低水平的训练、比赛的垃圾时间和丰富的夜生活上,到达巅峰期之后,其潜能仍未得到很好的开发,竞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欧美球员.而在太平洋的另一端,身心发育完全的美国男篮年轻球员,经过2.5个NBA赛季205场高水平的比赛和高强度的训练之后,却成长为世界篮坛最好的一个群体.

2.3 比赛经验的比较分析

由表1可知,中美奥运男篮队员的平均职业球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国球员比美国球员长了1.7年.不过,职业球龄的长短并不能反映球员水平的高低,关键还是隐藏在球龄背后的职业比赛场数、水平以及球员在这些比赛中的作用.可见,衡量国家队球员的水平,除了职业比赛场数之外,还必须考虑到球员的年龄(是否过了巅峰期)与上场时间.所以,本文对比赛经验的比较,将基于这样的假设,即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巅峰期),球员参加的职业比赛越多,而且都是职业球队的绝对主力,就说明该球员的水平越高、经验越足.根据这个假设,整理近七届奥运会中美男篮各球员的职业比赛数据,统计结果如表3、表4所示.

表3 近七届奥运会美国男篮队员职业比赛经验表

先看表3,夺得奥运金牌的六届美国男篮,人均NBA比赛场数需要达到480场以上,而且队员都是各自职业球队的绝对主力.从场均得分、净胜分和最小分差等指标来看(表5),在夺冠的六届美国男篮中,1992届的实力最强,人均NBA场数达到619场,2016届实力最弱,场均净胜分和最小分差与2000届接近,但有三场比赛都是以个位数分差险胜,人均NBA场数最少,而人均年龄却比2008届和2012届大,这也说明2016届美国男篮并非由NBA中的最强者组成.2004届美国男篮“败走”雅典,在八场比赛中输了三场,其原因从表3中略知端倪:2004届美国男篮的平均年龄为历届最低,只有24岁,人均NBA球龄也最短,只有3.6年,与其余六届有显著性差异;2004届美国男篮的人均NBA场数远低于其余各届,只有280场,与其余各届差异显著.所以,这支经验缺乏的“青年军”与其他国家相比,毫无优势:本届美国男篮场均净胜分为4.6分,如果排除小组赛大胜弱队安哥拉36分,其余七场比赛总分只净胜1分.由此可见,美国男篮中纵然有许多天赋高超的球员,但如果没有经过一定场数的高质量比赛的磨练,也很难称霸世界篮坛,美国篮球负责人克朗格洛有相同看法[6].

表4 近七届奥运会中国男篮队员职业比赛经验表

表5 近七届奥运会美国男篮成绩表

然而,美国男篮的情况并不适用于中国男篮.如表4所示,比之于2004届和2008届,2012届中国男篮人均年龄稍大一些,但仍处于巅峰期阶段,而且比赛场数比前两届都多,比赛经验应该更足,但比赛结果和最终排名却是最差的两届中国男篮之一(和2016届,见表6),为何?

表6 近七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成绩表

其中的原因有“首发平均年龄过大(29.6岁)”和“失去核心中锋的巨大劣势”,[5]具体表现在比赛经验的对比上,就是2012届中国男篮的人均300场职业比赛的质量、强度,低于2008届的280场,甚至低于2004届的193.7场比赛.

表7 的比较说明,虽然2012届中国男篮人均职业比赛场数最多,但队员在比赛中充当的角色却不同,只有7人是各自职业球队的绝对主力,其余5人均是替补球员,而2008届和2004届男篮中,两者的比例都是9∶3.主力球员在比赛中的作用与肩负的责任并由此形成的成熟度,非替补球员所能比拟.这说明2012届中国男篮人均300场比赛的质量并不高.

另一重要方面的差别是,中国男篮中有NBA经历的球员对比赛质量所产生的附加值.如表8所示,2012届中国男篮球员的比赛场数中有NBA比赛部分,共153(王治郅)+273(易建联)+10(孙悦)=436场.从上场时间和得分情况看,王治郅和孙悦都是NBA比赛中垃圾时间上场的替补球员,而且,35岁的王治郅已经离开NBA7年,孙悦也已离开了3年,两人的NBA比赛经历对本届中国男篮的影响微乎其微.所以,最主要的是易建联的NBA比赛经历.虽然刚刚完成了5年273场NBA比赛,但逐渐沦为球队无足轻重的替补球员[7],易建联的NBA经历也不可高估.由此可见,2012届中国男篮的436场NBA比赛的附加值并不高.

而在2008届中国男篮中,NBA比赛场数共有423(姚明)+153(王治郅)+66(易建联)=642场.作为国内最出色的中锋,王治郅虽离开NBA已经3年,但年龄不大(31岁),实力尚在,作为姚明的替补使中国的内线如虎添翼.易建联刚开始了一个势头良好的NBA赛季[7],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大前锋位置上强力辅助姚明.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姚明的NBA经历.作为火箭队的核心人物,姚明支撑起火箭的内线,这是中国男篮唯一一位作为绝对主力立足于NBA的球员,而且,正值巅峰状态[8].所以,2008届中国男篮中的642场NBA比赛,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远高于2012届的436场,表现为2008届中国男篮人均的280场比赛,含金量远远高于2012届的300场.也正是因为这一主两副三位具有NBA实力的球员坐阵,2008届中国男篮成为中国奥运史上实力最强的一届国家队(表6).

姚明作为NBA球队绝对主力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是中国男篮的核心、领袖,能带动并激发其他球员的潜能,这在2004届中国男篮的比赛中得到很好的体现.2004届中国男篮以人均比赛场数193.7场的比赛经验,超常发挥,1分险胜欧洲冠军塞黑队,进入八强.这几乎是一个奇迹.这奇迹的创造者正是姚明开始作为NBA火箭队主力中锋的169场比赛.虽然巴特尔刚完成了3年46场NBA比赛,但其在NBA的后两个赛季,已经彻底沦为球队的边缘球员,分别只上场12次和7次[9],所以,巴特尔的NBA经验对本届中国男篮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在人均比赛经验如此缺乏的本届中国男篮中,姚明作为球队的核心人物发挥了巨大作用,而支撑其核心地位的是刚刚完成的两个NBA赛季,他作为火箭队的主力中锋打满了全部的169场比赛.这种主力地位带给球员的自信和意志是强大的,使他能以身作则,凭一己之力支撑整支球队.所以,尽管2004届中国男篮只有169(姚明)+46(巴特尔)=215场NBA比赛经验,却仍然胜过了2012届的436场,这其中,就是主力球员与替补球员的区别,比赛场数相同,主力所积累的经验值远超于替补球员.

表7 近四届奥运会中国男篮队员职业比赛场均时间比较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中国男篮队员的平均职业球龄比美国男篮队员长,两者有显著性差异.这源于中国球员进入职业篮球领域比美国球员早,且两者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对比中美奥运男篮,球员的职业球龄并非影响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但是,过早进入职业篮球领域,对中国球员的职业生涯却存在负面影响,球员的巅峰期和职业年限均有缩短现象.

(2)中国球员的成长期较长,美国球员的成长期较短.中美年轻球员的成熟需要相近的比赛场数,但比赛的水平、强度和集中度差别较大,这决定了中美年轻球员成熟后的竞技水平差距较大.

(3)比赛经验是决定奥运男篮成绩的关键因素.对于美国男篮来说,尽管队员天赋超群、身体素质过人,但仍然需要在NBA中以绝对主力的身份经历人均480场以上比赛的磨练,才能获得金牌.而对于中国男篮来说,具有NBA比赛经验的球员决定了球队的成绩,高水平高质量的球员比赛经验(NBA)比人均比赛场数更为重要.

3.2 建议

(1)鉴于NBA联盟和西班牙篮球联盟的做法和中国球员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中国应该变革现有的球员培养体制,体教结合,把年轻球员放在学校中培养,彻底搞活学校篮球联赛,也使年轻球员的心智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延缓球员进入职业篮球领域的年龄,使其在身心发育较为完全之后进入,才能更好地适应职业领域高强度的对抗与竞争,这对球员的运动生涯更加有益.

(2)建议CBA继续深化职业化改革,增加比赛轮次,让年轻球员获得更多比赛机会和时间,形成“认真训练——获得比赛机会——更认真训练——上场时间更多——年薪更高”的激励机制和良性循环,这有利于中国大批年轻球员的快速成长,并形成良好的新老竞争并顺利交接的局面.

(3)为了获得更好的奥运比赛成绩,中国篮球应该鼓励支持球员到欧美国家,打高水平比赛,由此获得的比赛经验将极大提升国家队的实力.

[1]KNIGHT U S.Basketball Team Was Too Pampered for Athens[N].The Washington Post,2004-08-29(E.01).

[2]华炳泉.论篮球运动员的体能结构[J].体育科学,1984(4):50-54.

[3]STARKEY C.Injuries and illnesses in the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a 10-year perspective[J].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2006,35(2):161-167.

[4]CALLEJA-G J,MIELGO-A J,LEKUE J A,et al.The Spanish"Century XXI"academy for developing elite level basket⁃ballers:design,monitoring and training methodologies[J].The Physician and sportsmedicine,2016,44(2):148-157.

[5]陈洛嵩,黄彦军.近六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年龄特点之比较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5,12(9):90-92.

[6]奥运篮球史话(伍)·2004兵败雅典[J].当代体育,2008(36):94-95.

[7]NBA中国官方网站.退役球员数据库“Jianlian-Yi”[EB/OL].[2017-01-13].http://china.nba.com/players/historical/#!/yi_jianlian.

[8]NBA中国官方网站.退役球员数据库“Yao-Ming”[EB/OL].[2017-01-13].http://china.nba.com/players/historical/#!/yao_ming.

[9]NBA中国官方网站.退役球员数据库“Mengke-Bateer”[EB/OL].[2017-01-13].http://china.nba.com/players/historical/#!/mengke_batee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rofessional Length and the Experience of Competi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Men’s Basketball in the Latest Seven Olympic Games

CHEN Luo-song,HUANG Yan-ju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521041)

Based 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from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spects,the thesis carries ou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rofessional length and the experience of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Men’s Basketball,aiming to find out the ke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Chinese Olympic Men’s basketball team.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below.Chinese basketball players enter the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field earlier than American players do.However,to enter the professional too early field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professional life of Chinese players.The growing period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young players is longer than American ones’,but during this period they attend fewer games than American ones,whose level and intensity are less than theirs,causing a big strength gap between them.Experience is the key factor determining the achievements of Olympic Basketball.The suggestions include adopting an integrative pattern of sports training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o delay the age of Chinese players entering the professional field,continuing to deepen the CBA professionalization,adding more competitions to create more chances in the field for young players,supporting young players to further training and education abroad in order to acquire high-leveled competitive experience.

Olympic Men’s Basketball;professional length;competitive experience;peak period;growing period

G 841

A

1007-6883(2017)03-0065-08

责任编辑朱本华周春娟

2016-11-15

2014年度广东省“质量工程”教学团队(篮球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陈洛嵩(1980-),男,广东潮州人,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中国男篮男篮队员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四强技术对比分析
第28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整体实力分析
周琦,中国男篮的“大魔王”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从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失利反思中国竞技篮球
华师男篮
2004—2005年:中国高中男篮联赛.迈克尔.乔丹为冠军队颁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