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性强化法在矫正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中的应用

2017-07-22 14:18柴晓晴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网络成瘾中学生阳性

柴晓晴

(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东江门 529020)

摘 要:站在行为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论,人的行为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成就的中学生网瘾也是如此,目前,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中学生完成正常学业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其实施策略步骤,旨在为相关工作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阳性强化法 中学生 网络成瘾 强化物 阳性

引言

网络成瘾简称“网瘾”,通常指因为过度依赖上网而导致的心理上的异常症状以及随之产生的生理上的不适症状称。这两种症状都是基于网络而衍生出的心理障碍问题,它包含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成瘾症状:网络信息成瘾、计算机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强迫成瘾、网络交际成瘾等[5]。有学者[7]曾为了更加精确的诊断网络成瘾,制作了心理测量量表,根据诊断结果,一般认为所谓网络成瘾,是指人在无成瘾物质的吸引下,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上网冲动和行为上的失控[8]。它所产生的不良症状会表现为:因过度的沉迷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个体社会功能障碍。

中学生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都是一个特殊性的群体,是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随着手机、iPad、电脑等现代IT设备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中学生完成正常学业的重要因素。当前的社会上也因此出现了众多治疗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方式方法,如常见的综合治疗法,用电休克法等,但就治疗成效而言,这些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复发率也极高。而阳性强化法作为一种行为疗法,在解决网络成瘾问题上,有着较好的效果。在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探讨阳性强化法在矫正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实际运用。

一、阳性强化法基本原理

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1]认为,人的行为是在后天环境下学习建立起来的,一个人的行为之所能够长期的保持下去,则是因为他的这种行为被他行为的结果所强化了。阳性强化法是一种行为主义疗法,认为如果人想要建立或者保持某种行为习惯,那么首先就必须先给予他行为上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鼓励,而这种奖励在学术上又被称为强化物,这里所说的“阳性强化法”中的阳性,指的就是正确的,良好的行为方式。当人表现出这种阳性行为时,即时的给予这种行为奖励或鼓励。这种强化表现为,对行为的物质鼓励或精神鼓励。

以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症状为例,他们的网瘾之所以难以戒除,无非就是被上网这一行为产生的结果强化了上网这一行为。在网络中的强化物,可以是网络游戏中所得的积分,也可以是游戏角色等级的成长,也可以是网友的褒奖或者崇拜,还可以是因为成就感所产生的幸福感和自豪感[6]。对于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症状,可以通过对其阳性行为进行正强化,当中学生出现上网次数减低,上网时间缩短的行为时,这种行为就是阳性行为,给予这种行为物质上或者精神上的奖励就是阳性强化法[9]。在这个矫正的过程中对降低上网行为所给予的奖励就是我们所说的强化物。阳性强化法是通过重新建构一套强化奖励体系,从而达成戒除网瘾的目的。

二、阳性强化法的实施

1.案例背景

小A,男,14岁,初二学生,兴趣广泛,父母较忙,很少管教。家庭经济收入中上,家中有电脑,学习成绩较好,乐于助人,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偶然的机会在同学那里接触到了网络游戏,渐渐沉迷其中,学习成绩下降,每天晚上都在家里玩很长时间游戏,作业无法按时完成,经常与同学讨论网络游戏问题,给班里带来不良风气,兴趣缩减,而且越来越出现焦躁不安,郁闷发脾气等情况,与他人交往情况出现恶化。经班主任与家长协商,前来进行心理咨询。

2.明确目标行为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根本原因其实是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网络聊天等可以给人带来的愉悦感。有的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上网带来的愉悦感,而有的学生沉浸其中难以自拔。根据王效美,李逸龙[3]等人所做的一次大范围的调查结果显示,几乎全部的中学生都有过上网的体验,而这其中能够明确诊断为网络成瘾的学生占到6%左右,低于林绚晖等所调查报道的9.6%的成瘾率[3]。之所以出现这个误差,可能是因为各自对网络成瘾的认定标准不相一致所致。因此制定出合格科学的基准线,正确认识网络成瘾,明确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基本特征,是進行干预的重要依据。

用阳性强化法干预目标行为时,目标行为越具体越好,应当可以客观测量与分析。在此案例中,小A的目标行为很明确:上网时间过多,影响正常学习与生活,其上网时间可测量与分析,符合阳性强化法的要求。

3.监控目标行为

对于中学生来说,一般大多数学生还未满18周岁,所以很多的事情往往需要班主任或者家长进行管理和监督,因此阳性强化法的实施者就是家长和班主任[4]。家长学校可以采取联合行动,实时监控中学生的上网行为,对上网时间、上网次数、上网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其上网愉悦性来源,特别要注意目标行为的直接后果对不良行为的强化作用,为下一步的阳性强化法做好准备。

在此案例中,通过家长的监控与交流,发现小A上网的主要内容是玩网络游戏,每天晚上都在家里玩3~4小时,周末更是无限制的玩,游戏时间超过15小时。小A通过玩网络游戏获得游戏中好友的认同,这强化了他的不良行为,促使他更多的投入到网络游戏中去。

4.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

强化物一般分为两个等级,一级强化物主要是指物质层面,可以是食物也可以是金钱还可以是玩具等等,二级强化物则指的是精神上的触感,如如愉悦感、自豪感、荣誉感、喜爱感等等[10]。许多中学生由于思想观念的不同,强化物也会不同。例如生活条件富足的学生,对物质奖励不会感兴趣,在被赞美的环境下长大的学生,对精神奖励(表扬)不会产生兴趣。因而,在选择强化物时,一定要根据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去圈定,只有对阳性行为真正起效的物品才算得上是强化物。同样的事物,有的孩子效果很好,有的孩子效果不好。许多父母以自己的观点去看待孩子的观点,认为只要给孩子买名牌衣服,给足零花钱,送他们上最好的学校,孩子就一定会好好学习,然而事实是这反而让孩子更加的无心学习。其实这些父母犯了一个典型性的问题,没有找到有针对性的强化物。为中学生选择强化物也是如此,重点是尊重他们的意志和愿望,他们真正所需要的东西才是最有效果的强化物。

通过与家长、班主任沟通,发现小A喜欢吃零食,但因家长害怕对孩子成长不好,很少给他买,确认零食为强化物之一,在之前的广泛兴趣中,特别感兴趣的活动有打篮球和读课外书,另外发现小A喜欢帮助别人的原因是喜欢别人的赞扬。根据这些情况,与小A协商干预方案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每天3~4小时游戏时间减少到2小时,周末游戏时间由超过15小时,减少为8小时,如果能做到,每天奖励零食一包,每周可以打一次篮球,并且班主任在全班当面表扬小A的进步。如果坚持连续半个月做到,奖励课外书一本。

第二阶段,每2天玩一次游戏,每次1小时,周末游戏时间减少到4小时,如果能做到则每次奖励零食2包,每周可以打2次篮球,如果成绩比上次有进步,则班主任在全班当面表扬小A的进步。如果坚持连续一个月做到,奖励自选课外书一本。

第三阶段,每周玩2次游戏,每次1小时,周末游戏时间减少到2小时,此阶段实行“代币法”,每次做到可以奖励1代币,可以任换合理范围内喜欢的事物一个。如果坚持2个月做到,并且成绩比上次有进步,则全年级通报表扬小A的进步。

第四阶段,游戏时间减少为每周末玩2小时,每次做到可以奖励1代币,可以任换合理范围内喜欢的事物一个。如果坚持一学期做到,且成绩优秀,则全校通报表扬小A的进步,并且授予“学习之星”个人荣誉称号。

5.实施强化

实施阳性强化非常注重策略的运用。同时,还当注意一点,在实施阳性强化时,还要讲究效率性,当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所改善时,一定要及时对这种改善作出强化,也就是实施阳性强化。当学生所需的强化超出实施者的能力范围时,实施者应当积极的寻找出替代方案[2]。当目标行为按期望的频率多次发生,就应当逐渐减少物质强化,而转变为精神奖励,随着时间进程,目标行为固化为习惯后,最终应撤销强化物,防止对强化物产生依赖。

小A的父母与学校通力合作,在小A出现阳性行为后,及时给予约定的强化物,对小A的阳性行为进行强化,实现目标行为与奖励的结合,使目标行为逐渐成为行为习惯。在干预后期,物质强化逐渐向精神奖励转变,更多的是一些表扬和称号之类的精神奖励。

6.追踪评估

在强化方案实施的同时,要不断的进行追踪评估,确定目标行为的改善情况,分析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反馈调整,最终使获得的效果巩固下来,在干预方案结束之后,也需要进行周期性的评估,确认实施效果。并且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利用学到的方法举一反三,运用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去,从而改变更多的不当行为,建立良好行为,获得更大的成长。

小A在通过此次的阳性强化法,大幅度的减少了因为网络游戏而导致的网络成瘾症状,与他人交往恢复正常,学习成绩明显提升,并且获得“学习之星”个人荣誉称号,最终以优异成绩考上重点高中。此次阳性强化法取得圆满成功。

结语

阳性强化法目前是研究的热点,通过合理的运用奖赏物品(强化物品)来带给学生行为结果上的满足,强化学生的行为结果,进而促使学生克服网瘾或者减弱学生网瘾。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效果明显等特点。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细节问题容易导致干预方案失败,总结本案例中阳性強化法的实施,以下几个方面是关键点,对于阳性强化法实施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阳性强化法的实施过程中应着重注意:

①目标行为越具体越好,应当可以客观测量与分析。

②当出现适当行为时及时给予强化。

③内外强化物即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要同时使用,要有足够的吸引力。

本文分析了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其实施策略操作步骤,讨论了强化效果,旨在为相关工作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Young, K.S.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 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ation,Toronto.1996,August.

[2][美]爱德华.格里硌.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12.

[4]刘守旗,网络德育:21世纪的德育革命[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69―75.

[5]林绚晖,阎巩固.中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1-283.

猜你喜欢
网络成瘾中学生阳性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异质性的关系研究
浅谈中职学生痴迷电子产品的现象与对策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甲亢病的131I 治疗与甲减关系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