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锻炼带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研究

2017-07-24 17:19武雪婕刘学华
宁夏医学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患侧活动度患肢

武雪婕,杜 雪,李 艳,刘学华

功能锻炼带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研究

武雪婕1,杜 雪1,李 艳2,刘学华2

目的 探讨功能锻炼带在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徒手锻炼和使用患肢功能锻炼带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徒手锻炼,实验组患者使用患肢功能锻炼带,2组患者的其他常规术后护理措施相同。结果 实施前后患侧上肢活动度的比较,实验组患侧上肢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施前后患肢指、腕、肘、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实验组指、腕、肘、肩关节功能恢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前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患肢抬高受限和肿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患者平均锻炼次数比较,实验组患者平均锻炼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患肢功能锻炼带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进行护理干预,协助患者分阶段练习,有效减少患侧上肢肿胀,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功能锻炼;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在我国,乳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 ~10%[1],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术后易出现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患侧上肢水肿等功能障碍[2]。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徒手锻炼的方法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该方法目的不明确,存在盲目性,待瘢痕挛缩或纤维化后造成患侧上肢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又在心理、生理上给患者带来新的痛苦。本研究根据乳腺癌术后早期康复操锻炼的原则,自制患肢功能锻炼带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2015年8月-2016年3月在宁夏某三甲肿瘤医院肿瘤外科住院进行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病理证实乳腺癌并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②患者知情同意,自愿配合。排除标准:①病理证实乳腺癌而行保乳术;②患者不愿配合。最终纳入1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年龄28~68岁,中位年龄43岁。2组患者年龄、发病部位、分期、病理类型、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2组患者均由护士讲解术后锻炼的重要性,并做示范动作,鼓励患者自己练习。对照组采用术后康复操进行锻炼[3],具体如下:①握拳运动(术后24 h),即松握拳;②手腕运动(术后48 h),上下活动腕关节,配合内外旋转运动;③前臂运动(术后第3天),进行屈肘、伸臂锻炼;④肘部运动(术后第5天),肘部以腰为支撑,手臂抬高放置对侧胸前,两侧交替进行;⑤抱肘运动(术后第7天),健侧手握患侧手肘部,抬高至胸前;⑥松肩运动(术后第9天),向前、向后旋转肩部;⑦ 上臂运动(术后第10天),上臂抬高尽量与地面平行;⑧颈部运动(术后第11天),两手叉腰,头颈往前、后、左、右及双向旋转;⑨体转运动(术后第12天),左右旋转上体,手臂前后摆动;⑩抬肩运动(术后第14天),健侧握患侧手腕至腹前,抬高至胸前平屈,尽力前伸。实验组采用自制的患肢功能锻炼带(由肩部锻炼带、前臂锻炼带、弹力球、握手套组成)进行锻炼,具体如下:①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后,指导患者做握球运动,每次2~3 min,锻炼次数根据患者体力决定,术后1~2 d可反复做此项运动,主要目的是锻炼指关节,促进末梢血液循环;②术后第3天,指导患者穿好患肢功能锻炼带,患肢握住握手套,上下牵拉前臂锻炼带,每次10 min,每天4~5次,可根据患者的体力增加锻炼次数或时间,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③术后第7天,皮瓣基本愈合,可向不同方向牵拉前臂锻炼带(禁忌向上牵拉);④术后第10天,皮瓣与胸壁黏附已较牢固,可以接肩部锻炼带,指导患者用力向患侧拉锻炼带,每次20~30 min,每天4~5次;⑤术后第14天,指导患者将锻炼带从头顶绕过用力来回牵拉,也可在颈后进行牵拉,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2组患者锻炼都要遵循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功能锻炼内容的原则。

1.3 评定方法:肩关节活动度(ROM),ROM是指肩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或转动的角度[3],在此次研究中,运用ROM作为测量功能康复的客观指标。使用专用量角器测量健侧和患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及外旋的角度,用专用卷尺测量臂围,以患者不出现不适或疼痛为宜。评价指标:①功能恢复效果,评价术后2个月患侧上肢活动度及术后2个月患者指、腕、肘、肩关节恢复情况;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平均锻炼次数。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2个月患侧上肢活动度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经过2个月的干预后,实验组术后患者患侧上肢活动度与指、腕、肘、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2组患者术后2个月患侧上肢活动度的比较±s)

表2 2组患者术后2个月指、腕、肘、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

2.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锻炼次数:对照组术后有22例患者患肢抬高受限,14例患肢肿胀;实验组有8例出现抬高受限,6例出现患肢肿胀。实验组患者锻炼次数为(5.125±1.17)次,高于对照组的(3.8±1.17)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锻炼次数的比较

3 讨论

功能锻炼就是主动或者被动地活动患者的肢体,避免肢体功能萎缩的方法。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是指乳腺癌术后为避免患肢发生淋巴水肿及促进患肢功能的尽快恢复,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依据一定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进行一系列上肢运动[4]。郭凤仙[2]指出,术后指导督促患者按时、准确地进行功能锻炼,可以及时观察到患肢异常情况,为恢复肢体功能赢得时机,是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我科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根据康复操的原理制作了患肢功能锻炼带,可根据患者的术式和术后时间连接使用,锻炼带的弹力球可促进掌指关节和指骨关节及肌肉和神经活动;前臂锻炼带的设计长度,只能使患肢的前臂在胸前一定范围活动,限制和避免了上臂过早外展活动而引起皮瓣滑脱。肩部锻炼带可以促进肩关节最大程度运动,避免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切口愈合后各阶段练习步骤可交叉进行,有效的改善患肢功能,最终达到功能锻炼的目的。本资料显示,试验组患者患侧上肢活动度、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可增强肌肉力量,预防粘连,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肢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和避免术后残疾的发生,直接关系到患者今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5]。然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手术切口较大,患者往往因为疼痛不愿自主锻炼,待疤痕挛缩后,已错过了最佳锻炼的时机。据报道,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为74%,患肢功能障碍发生率达36%~65%[6]。这与手术切除患侧乳腺、胸大肌、胸小肌、腋窝淋巴结及神经结缔组织,造成术后易出现上肢水肿、肩关节功能受限等功能障碍有关。研究指出[2,7],乳腺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术后上肢静脉回流及引流液的引出,利于术后上肢水肿的消退。功能锻炼能促进全身和局部的血液运行,促进病理产物吸收和排除,从而减轻疼痛,加快患肢消肿,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防止废用性肌肉萎缩、关节强直,减少疤痕挛缩。自制患肢功能锻炼带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克服了传统康复操徒手锻炼的不足,实物的设计,比徒手锻炼更能调动患者锻炼的依从性,患者可以根据每个关节的锻炼时间逐步增加锻炼动作及活动量,使肩、腕、肘关节达到最佳锻炼效果,减少术后患肢并发症的发生。本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自主锻炼次数(5.125±1.17)次,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1.17)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赵继春,韦彩捌,潘春秋.分阶段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27-28.

[2] 郭凤仙.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9):232-233.

[3]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90-191.

[4] 王玉龙.康复评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0.

[5] 芦凤娟.乳腺癌术后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8.

[6] 胡爽爽,宋永霞,洪静芳.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7):854-858.

[7] 张爱英,李美珍.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方法[J].康复与护理,2008,9(12):820.

关于加注“通讯作者”的要求

为顺应国际上的通行方法,更好地体现科研论文作者的分工协作关系,本刊在所发表的论文上可以注明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必须是论文负责者,对论文的科学性和结果、结论的可信性负主要责任,同时也是本刊和读者所联系的对象。本刊要求通讯作者为研究生导师或科研课题的负责人。加注通讯作者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姓名、电子信箱等信息。

10.13621/j.1001-5949.2017.06.0537

宁夏医科大学科学科研基金重点项目(XZ2015030)

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肿瘤外科,宁夏 银川 750004 2.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务处,宁夏 银川 750004

刘学华,Email:wuxuejie3@sina.cn

R473

B

2016-12-15 [责任编辑]王凯荣

猜你喜欢
患侧活动度患肢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更 正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