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届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男子篮球比赛进攻战术运用的研究

2017-07-25 09:32
运动 2017年7期
关键词:外线人制内线

海 鹰

(廊坊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北 廊坊 065000)

技战术分析

第1届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男子篮球比赛进攻战术运用的研究

海 鹰

(廊坊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北 廊坊 065000)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第1届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男子篮球比赛的录像进行数据统计,就进攻战术运用的方式和运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索三人制篮球比赛中进攻战术运用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其与五人制篮球进攻战术运用的异同,理论上可以丰富现代篮球理论内涵,实践上可为三人制篮球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

世界大学生;男子篮球;三对三篮球比赛;战术运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1届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男子篮球比赛进攻战术的运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的查阅,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著作。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和专著的阅读与研究,厘清研究思路,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基础。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互联网下载比赛录像,利用快进、慢放、定格、重放等手段反复观看,并以确定的统计指标进行手动统计、搜集相关数据资料。

1.2.3 数理统计法 将整理归纳出的数据运用相关统计软件(Exce12003、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

1.2.4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方法对整理后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第一届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男子篮球比赛进攻战术运用的特点和规律,得出研究结论与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进攻落位的形式

三人制篮球比赛在半场进行,相当于五人制篮球比赛的阵地进攻,其落位形式

决定可能出现的战术配合方法。本研究依据对三人制篮球阵容配备的划分及内外线队员不同落位组合,将三对三比赛的落位阵型进行如下划分。

2.1.1 两外线一内线的落位 两外线一内线的落位形式主要适用于外线投射能力较强的球队,一般内线队员比较高大强壮,传球和策应意识较强,技术全面,对防守队员形成较大的牵制,并且能够吸引夹击和补防,从而为外线队员创造绝佳的投篮机会。在本届世界大学生男篮三对三比赛中,来自澳大利亚的南十字星大学在小组赛的两分球命中率高达51.9%,远远领先于其他球队,他们就是主要依靠两名外线队员的出色发挥而排名小组前列。

2.1.2 两内线一外线的落位 两内线一外线的阵容是本届三人制篮球比赛中最为常见、运用最多的一种阵容配备形式,该阵容配备的战术运用都是围绕两名内线队员来展开的,使用这种阵容的球队大多拥有身体强壮、进攻技术全面的内线球员,他们往往作风硬朗,敢打敢拼,敢于并善于身体对抗。来自北京大学的两名内线球员在比赛中作风强硬,积极拼抢,最终顽强挺进前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2 第1届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男篮比赛4强队伍进攻战术的方式与特点

由于三人制篮球规则规定,比赛应

在拥有一个球篮的三对三篮球场地上进行,标准的三对三篮球场地面积应为15m(宽)×14m(长),这相当于五人制篮球场地的一个半场,比赛中没有快攻和衔接段的进攻,三人制篮球的进攻战术形式是以阵地进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三人制篮球规则关于人员限制的规定中指出,每只球队应由4名队员组成,其中包括3名场上队员和1名替补队员。这就决定了三人制篮球比赛的战术只能围绕两、三个人来展开,五人制篮球比赛的全队进攻战术不能适用于三人制篮球。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发现:三人制篮球比赛基本上是以个人进攻和进攻基础配合及其组合为主要进攻形式,进攻基础配合包括了掩护配合、传切配合、突分配合和策应配合四种基本战术形式。

2.2.1 运用突分配合的方式与特点 根据突破分球后接球队员的位置,分为突破分球给内线队员和突破分球给外线队员;根据突破分球后接球队员的进攻选择,分为突分后接球投篮、突分后接球突破、突分后接球传球和突分后接球失误。由表1可知,魁北克大学、波尔多大学、北京大学和诺森比亚大学在各自的6场比赛中突分配合总数分别是29次、34次、24次和27次,场均突分配合次数分别有4.8次、5.7次、4次和4.5次。总体突分配合次数较少。但从录像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比赛中进攻球员运用突破技术的次数较多,而突分配合次数却很少。究其原因在于,三人制篮球比赛的防守均采用人盯人防守,每一名进攻队员,特别是持球队员,都在防守队员的严防死守下,要想获得进攻空间,进攻队员必须不断地突破摆脱防守,制造投篮机会。但进攻队员突破内线后,防守队员大多采用压缩防守的形式,这必然导致持球突破队员的进攻视野缩小,加上进攻队员突入内线较深,这都使突破分球的难度增加,持球突破队员被迫选择强攻篮下。这就是为什么突破次数多,但突分配合使用较少的原因所在。

表1 第1届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男篮比赛4强球队运用突分配合的情况

表2 第1届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男篮比赛4强球队运用策应配合的情况

表3 第1届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男篮比赛4强球队运用传切配合的情况

表4 第1届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男篮比赛4强球队运用掩护配合的情况

从表1中对突破分球后接球队员位置的统计可知,4强球队突分传外的次数明显高于突分传内的次数,特别是波尔多大学突分传外比突分传内的次数多了10次。这与该队的进攻特点密切相关,该队是外线得分能力较强的球队,技战术的运用都围绕外线投篮进行。进攻队员出于对防守队员防守特点的考虑,突破至离合理冲撞区一定距离时,吸引防守队员收缩内线,拉大外线投篮空间,外线进攻队员的进攻压力大大减小,这时进攻队员更多地选择将球传出3分线外。

突破分球后接球队员的3种进攻选择:第一,突破分球后,接球队员接到球仍然面对扑出的防守队员,进攻队员往往趁防守队员防守位置落位未稳选择继续突破到内线,但由于突破分球队员在内线已经吸引了防守队员,这必然会使二次突破到内线仍然面对内线高大队员的封盖,这就是4强队伍的二次突破次数分别为8次、9次、5次、6次,而未命中次数高达6次、6次、4次、4次的原因。第二,进攻队员突破后,其余队员拉到外线或者靠近3分线的位置,突破队员及时分球给外线队员,接球队员直接选择投篮,4强队伍中突分后接球投篮次数分别为11次、8次、6次、11次,命中数分别为5次、5次、3次、4次,可以看到其命中率明显高于突分后突破的命中率,这是因为突分传外时,防守队员压缩内线,不能迅速扑到外线干扰投篮,所以,突分后接球投篮是突破分球技术中运用最多、成功率最高的。第三,突破分球后,接球队员仍然面对贴身的防守,并且选择传球给空位队友,寻找更好的进攻机会,这种传球多属于转移性传球,所以成功率较高。

综上,运用突分配合时,分球给外线的次数高于分球给内线,并且突分配合发生后,接球队员接球直接投篮的方式运用最多,且成功率最高;接球队员二次突破的成功率较低;接球队员转移性传球是最稳定和保守的进攻选择。

2.2.2 运用策应配合的方式与特点 策应配合根据接球策应队员的位置不同分为高位策应(策应队员位于罚球线至弧顶位置)和低位策应(策应队员位于低位限制区两侧)。从表2中可知,4强队伍运用高位策应的次数分别为11次、16次、10次、16次,运用低位策应的次数平均为6次、7次、5次、4次,运用高位策应的次数明显高于低位策应的次数。从高、低位策应运用的比率上来看,高位策应运用比率均高于低位策应运用比率的一半,甚至在诺森比亚大学高位策应的次数是低位策应次数的4倍之多。在本届比赛中,当内线高大队员在低位背向篮筐或侧向篮筐接到球后,自身位置靠近篮筐,所以大多选择自己强攻,特别是像魁北克大学和北京大学,拥有进攻能力较强的内线队员,内线个人进攻是他们的主要进攻选择。当内线队员提到高位接球时,拉大了内线空间,外线队员可以利用策应队员交叉掩护切入内线或拉到外线接球直接投篮,由于内线队员在高位一般不具有远投能力,他们更多是起到策应和转移球的作用,所以高位策应运用的会比较多。

2.2.3 运用传切配合的方式与特点 传切配合包括了一传一切和空切两种形式,其中一传一切的配合方法又可以根据切入队员跑动路线,将配合分为横切和纵切两种。从表3中可知,4强球队的传切配合总数分别是8次、12次、9次、11次,是所有进攻基础配合中运用最少的配合方式,但失误次数仅为1次、1次、2次、1次。三人制篮球比赛采用人盯人防守的形式,每一名进攻队员都在防守队员的严密防守下,很难趁其不备摆脱切入内线,但是传切配合一旦发生,进攻球员往往能够抓住机会完成得分。从传切配合发生后的选择来看,传切后投篮分别占75%、66.7%、66、7%、72.7%,而传切后传球分别占12.5%、25%、11.1%、18.3%,这说明传切配合发生后进攻队员更多地选择直接投篮。传切配合发生时,切入队员往往会获得比较大的进攻空间,综合对12s进攻时间的考虑,直接投篮成为他们的不二选择。从传切配合方式上来看,空切次数分别高达8次、9次、6次、7次,而横切和纵切的次数极少。三人制比赛中对持球人均采用紧逼压迫防守,而对无球人的防守距离较大,当持球队员传球给选择切入内线的同伴时,防守队员对其防守注意力集中,防守队员会立即切断其切入路线,所以横切和纵切的配合运用极少。而空切时,防守无球的对方队员注意力会向持球人转移,此时无球队员可以趁机切入内线接传球投篮。空切配合还多发生在防守队员调整防守策略时,如换防、补防时,这时被漏防的队员就可以趁其不备空切篮下完成接球投篮。

综上,传切配合在比赛中运用机会较少,但成功率很高。在传切配合的运用中,空切配合运用最多,一传一切的配合方式运用机会较少。从传切配合发生后进攻队员的选择来看,传切配合后直接投篮或上篮是最有效的进攻选择。

2.2.4 运用掩护配合的形式与特点 第一届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男篮比赛四强队伍运用掩护配合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单人掩护、侧掩护、无球人给有球人掩护、定位掩护为主,这是由三人制篮球的比赛形式和特点决定的。三人制篮球上场人数为3人,不可能组织多人的连续掩护;所以定位掩护成为其主要的掩护形式;在五人制篮球比赛中,无球人之间掩护的次数和比率最高,其次无球人给有球人做掩护,有球人为无球人做掩护最少。表4显示,4强队伍无球给有球掩护的比率分别为72.5%、67.6%、77.9%、84.2%,无球为无球的掩护比率分别为25.3%、25.9%、20.9%、12.9%,有球为无球的掩护比率分别为2.1%、5.7%、1.2%、2.9%。三人制比赛主要以个人进攻为主,并且比赛单次进攻时间仅有12s,全队都在围绕持球队员组织进攻,无球队员给有球队员的掩护成为运用频繁且简便快捷的掩护方式,无球队员给无球队员的掩护次之,有球队员给无球队员的掩护则运用极少,这是三人制篮球区别于五人制篮球掩护配合运用的最主要特点。其中,挡拆配合是4强队伍运用最多、得分效率最高的一种掩护形式,它属于无球队员为有球队员掩护的一种。

3 结 论

3.1 三人制篮球比赛战术运用中表现出异于五人制篮球的特点,三人制篮球比赛球队阵容配备的主要形式有2个内线-外线和2个外线-内线,不同的阵容配备其进攻落位形式多种多样,这也就决定进攻战术配合的多样化。

3.2 三人制篮球比赛的进攻战术形式以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为主,其中,突分配合中,分球给外线的次数高于分球给内线,并且突分配合发生后,接球队员接球直接投篮的方式运用最多,且成功率最高;策应配合中,高位策应使用次数高于低位策应,内线队员低位接球以个人强攻篮下为主,内线队员高位接球以转移和传导球为主;传切配合在比赛中运用机会较少,但成功率很高,传切配合后直接投篮或上篮是最有效的进攻选择;掩护配合的运用方式相比五人制篮球比较单一,主要以单人掩护、侧掩护、无球人给有球人掩护、定位掩护的形式为主,挡拆配合是运用最多、得分效率最高的一种掩护形式。

3.3 三人制篮球空间规则及队员限制决定了其比赛没有了快攻,比赛节奏紧凑,攻防转换迅速,球员将拥有全面的攻防能力,场上位置趋于模糊,他们将能够胜任不同的比赛任务;三人制篮球时间规则及攻防转换方式的改变使得其得分差距变得更小,攻防对抗变得更加激烈,从而增加了比赛的悬念和观赏性。

[ 1 ] 谭朕斌.篮球运动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 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 2 ] 单曙光.对篮球比赛技术统计规范和分析评价的研究[ 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 3 ] 张铭鑫.2012 年奥运会男篮四强赛挡拆运用的研究[ 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 4 ] 朱静.论“三人制”篮球赛的特点和价值[ J ].运动,2011(24):35-36.

[ 5 ] 李胜军.论三人制篮球比赛的本质和趋向[ D ].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9.

G841

A

1674-151X(2017)04-013-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7.007

投稿日期:2017-02-13

海鹰,高级教练,本科。研究方向:篮球训练与竞赛。

猜你喜欢
外线人制内线
中小学三人制篮球推广的意义及方法探究
2019 年男篮世界杯中国队外线队员投篮能力的研究
三人制羽毛球运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左利手运动员在水球比赛阵地进攻战术中的作用
2012—2013赛季NBA总决赛双方防守内线无球队员技术的研究
第31届奥运会中国与四强男篮内线球员配合能力的对比研究
内线消息常坑人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执裁原则与临场应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