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类运动员下肢最大力量与灵敏素质的相关性分析

2017-07-25 09:32杨中军
运动 2017年7期
关键词:手球灵敏男篮

杨中军

(深圳市体工大队,广东 深圳 5180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球类运动员下肢最大力量与灵敏素质的相关性分析

杨中军

(深圳市体工大队,广东 深圳 518000)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球类运动员的下肢最大力量和灵敏素质关系,为训练提供依据。通过对3支队伍(手球、足球、篮球)59名运动员(年龄不同)进行1RM半蹲力量和T型测试(灵敏素质),分别分析各队1RM半蹲力量和T型测试以及相对力量和T型测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半蹲1RM力量与T型测试具有显著性相关(R=-0.62 ,-0.59,-0.60,P ≤0.01);(2)相对力量与T型测试具有显著性相关(R=-0.67,-0.60,-0.83,P≤0.01);(3)成年男篮的相对力量大于青少年手球和足球运动员,且与T型测试的相关性也远高于后者(|R|男篮=0.83>0.67手球,0.60女足)。可以看出,下肢最大力量对灵敏素质的决定性作用;对于球类运动项目,成年运动员更需重视以提高下肢最大力量以及相对力量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青少年运动员也要重视力量训练以发展灵敏素质。但是力量与灵敏素质的关系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去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最大力量;灵敏;球类运动员;1RM半蹲;T型测试

手球、足球、篮球在项群内同属于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型项目。在这类项目中,运动员在整个比赛中要根据场上的情况、对手的移动以及球的转移方向,需要不断加速、减速、变向移动,并且在持续身体对抗中去控球和维持稳定性。所以突出的力量和爆发力是球类运动员所必须拥有的特质。

灵敏素质一般认为是在运动中快速转变方向的能力。一场手球比赛平均每人对抗128次,最多达274次,冲刺变向达112次。英超一场比赛,运动员在维持自身平衡和对手激烈身体对抗条件下变向移动平均700次,后场球员达800次以上。有研究表明,1RM最大力量与加速和移动速度显著相关;Souhail和Mourad发现足球运动员最大深蹲力量与30m冲刺能力、10m快速滑步、起跳高度显著性相关,灵敏素质T-test(T型测试)与手球的体能高度相关,T型测试和双线测试、三角移动测试广泛运用于美国NCAA联赛、橄榄球运动员、足球运动员。可见,力量素质和灵敏素质在球类项目中的重要性。

以前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力量和灵敏素质单方面的研究,力量与速度、爆发力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缺乏对球类运动项目最大力量和灵敏素质的相关性研究数据,所以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球类运动员下肢最大力量与灵敏素质的相关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中南大学男子篮球队队员18名(一级运动员),深圳手球队队员24人(一级运动员5人,二级运动员19人),深圳市宝安女子足球队17人(二级运动员),共59人。其中篮球队队员为成年>18岁,手球队员和女足队员为青少年14~16岁。专业训练经历都在2年以上(注:以下将依次简写为男篮、手球、女足队)。对59名队员组成的3个队伍分别进行测试,进行测试的时间不同,但是测试手段、方法相同,环境相同。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及每个队伍的测试时间见表1、表2。

实验过程:首先进行T型测试,再进行最大力量测试。

T型灵敏性测试由5~5~10m路线组成(图1),测试前先进行15min的热身活动,每人有2次测试机会,跑动路线如图1。B点为起止点B→C→B→A→B→D→B,每到一个点用手触标志桶再折返,用SEIKO秒表计时,记录下每次成绩,取最好成绩。

表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

表2 每个队伍的测试时间表

图1 T型测试示例图

T型测试完毕,接着进行最大力量测试。测试流程:首先以30%(8~10次)蹲起→50%(4~6次)→70%(2~4次)→90%(1次)→100%1次,每人有3次机会尝试1RM半蹲力量;每次负荷变化之间有2~3min休息时间;半蹲测试要求大腿下蹲到与地面平行的位置。

1.2.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且对测试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显著性水平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半蹲1RM、T型测试和相对力量值

手球队、女足队和男篮队半蹲力量、相对力量和T型测试所测得的平均值如表3所示。测试结果表明,男篮队的半蹲1RM、相对力量值在三个队中都是最高的,分别为135.8±19.4、1.57±0.25,其T型测试成绩最好为8.56±0.66,女足的半蹲力量和T型测试成绩最低。

2.2 半蹲1RM、相对力量与T型测试的相关性

手球队、女足队和男篮队灵敏性T型测试与其他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如表4所示。手球队T型测试与身高、体重、年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力量(R=-0.62,P<0.00)和相对力量(R=-0.67,P<0.00)呈相关性显著,为负相关;女足队T型测试与身高、体重、年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但与半蹲1RM力量(R=-0.59,P=0.01)和相对力量(R=-0.60,P=0.01)呈显著性负相关;男篮队T型测试与身高(R=0.69,P<0.00)和体重(R=0.51,p=0.02)成正相关,与半蹲1RM力量(R=-0.60,P<0.00)和相对力力量(R=-0.83,P<0.00)呈负相关。图2~图4分别是手球、女足、男篮的相对力量与T型测试之间的相关性。

3 讨 论

本研究研究主要发现,T型测试成绩与半蹲1RM力量(R=-0.62,-0.59,-0.60)和相对力量(R=-0.67,-0.60,-0.83)呈显著性负相关。虽然运动项目不同,运动水平不同,以及性别的差异,但是研究发现,力量是灵敏素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增强力量素质会促进灵敏素质的提高。既往Anis Chaouachi等人通过对14名男性专业篮球运动员研究,发现T型测试与下肢最大力量(R=0.18,P=0.29)几乎没有相关性。研究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他研究对象的数目太小,仅14人,且测试过程有所不同。除此之外,本研究中还发现男篮队T型测试和体重之间呈显著性相关(R=0.51,P=0.02),Anis chaouachi研究也发现T型测试与体重(R=0.58,P=0.03)呈显著性正相关,两个研究的共同点可以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篮球项目的专项特点,而从表4可以看出,手球和女足运动这两者之间无相关性。

表3 半蹲力量、相对力量和T型测试平均值

表4 手球、女足和男篮队的灵敏性分别与本队其他测试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最大力量是指肌肉进行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量。1RM蹲起通常作为测试下肢最大力量的最佳手段。爆发力是以最大力量为基础,快速克服阻力的能力。Delecluse等人认为短距离冲刺能力主要依靠下肢肌肉快速产生爆发力,特别是髋、膝、踝关节的伸展肌群快速产生力量的能力。Anis chaouachi等人发现篮球运动员的5m和10m冲刺跑成绩和下肢最大力量(R=-0.63,-0.68)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同时Wisloff等人认为专业足球运动员的短距离冲刺(10m,30m)能力与1RM深蹲力量高度相关。在冲刺起动时,身体从静止状态转换到加速状态主要依赖于力量的输出。短距离冲刺能力和T型测试具有较高相关性。同时,Sofia Ryman Augustsson研究发现排球运动员下肢最大力量与纵跳高度呈高度(R=0.95,P<0.001)相关关系。从以上前人的研究可以发现,下肢最大力量对爆发力的决定性作用,短距离冲刺是爆发力的直接体现,而短距离冲刺与T-Test相关,从而可以解释下肢最大力量对灵敏素质的高度相关性。

T型测试是反映灵敏素质的重要指标。由2个5m和1个10m路线组成,从距离和运动形式上分析,是由连续的短距离(5m或10m)冲刺和快速转换跑动方向组成。灵敏素质受爆发力、平衡性、肌肉协调性和柔韧性影响,在运动过程中(尤其是变向时)由大量的下肢离心和向心运动(拉长收缩运动SSC)组成。短距离冲刺能力和T型测试具有较高相关性。CMJ(纵跳)动作就是下肢在快速离心的基础上,立刻转换为向心收缩,有研究表明,CMJ和下肢力量高度相关。可以看出,下肢力量对SSC运动模式具有决定性作用。运动过程中身体的平衡性和稳定性需要强大的肌肉力量提供物质基础。从以上分析可以解释1RM半蹲力量与T型测试的高度相关性,并得出下肢力量对灵敏素质具有决定作用。

图2 手球队T型测试和相对力量相关性

图3 女足队T型测试和相对力量相关性

图4 男篮队T型测试和相对力量相关性

本研究还发现,从图2~图4中可以看出,男篮的相对力量与T型测试(R=-0.835,P<0.000)有非常显著性相关,远远高于手球和女足队(R=-0.673、-0.604,P=0.01),这可能是男篮的相对力量远大于手球和女足;因男篮队员都是大于18岁的成年运动员,身体机能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并能承受大负荷力量训练提高身体最大力量和相对力量,增强场上对抗能力以及灵敏素质;而手球和女足还处于青少年运动员14~17岁之间,力量水平远不如成年运动员,但是在训练中可以采用适当训练方法,以较大强度力量训练来提高相对力量,以提高灵敏素质。从这也可以看出下肢力量与灵敏素质的高度相关关系,从而相对力量的提高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

本研究是探索下肢力量与灵敏素质之间的显著相关性,但是力量训练对灵敏素质的影响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去进一步研究。

4 结论与建议

4.1 半蹲1RM力量和T型测试具有高度显著性相关(R=-0.62,-0.59,-0.60,P≤0.01)。

4.2 相对力量与T型测试具有显著性相关(R=-0.67-0.60,-0.83,P≤0.01)。4.3 成年男篮运动员的相对力量大于青少年手球和足球运动员(男篮=1.57>1.22手球,1.41女足),且与T型测试的相关性也远高于后者(|R|男篮=0.83>0.67手球,0.60女足)。

4.4 球类运动,尤其是成年运动员更需重视以提高下肢最大力量以及相对力量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青少年运动员也要重视力量训练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

4.5 力量对灵敏素质的决定性作用,在

以后的训练中需引起重视。

[ 1 ]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 2 ] 张强,等.我国优秀男子手球运动员比赛跑动特征研究[ J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3):52-58.

[ 3 ] Bloomfield, J.Physical demands of different positions in FA Premier League soccer[ 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and Medicine,2007(6):63-67.

[ 4 ] Bu¨hrle M,Der einfluss von maximalkrafttraining auf die bewegungsschnelligkeit[ J ]. Leistungssport,1977(7):3-10.

[ 5 ] Wisloff, U. Strong correlation of maximal squat strength with sprint performance and vertical jump height in elite soccer players[ J ].Br J Sports Med,2004,38(3): 285-288.

G804

A

1674-151X(2017)04-035-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7.018

投稿日期:2017-03-02

杨中军(1987—),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能训练。

猜你喜欢
手球灵敏男篮
软梯训练法对提高散打运动员灵敏素质的研究
浅析手球运动训练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校手球运动发展策略研究
真假猫大作战
吴灵敏:爱折腾的农场主
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四强技术对比分析
手球“获利”犯规
华师男篮
2004—2005年:中国高中男篮联赛.迈克尔.乔丹为冠军队颁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