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阅读工具”的童心“悦”读

2017-07-25 02:30杨丹
课外语文·下 2017年6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杨丹

【摘要】童话是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富有夸张和想象成分的文学样式。童话中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备受广大儿童的青睐。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指导低段学生进行童话主题阅读,提升阅读效益呢?笔者期待利用各种阅读工具,让低段的学生能够喜爱童话,并自然地沉浸于童话世界之中,尽情欣赏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故事所带来的真、善、美。

【关键词】阅读工具;童话主题;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低段的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拥有丰富的想象,这样的年龄特点正好契合了童话的特点。丰富多彩的童话对于学生文学积累积淀、想象力的培养、心理发展、人格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时间是恒定的,教师期望从单篇童话拓展至多篇童话,从课内童话延伸到课外童话,教学的内容含量是翻倍的。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要在较短的课堂40分钟内阅读同一主题的多篇故事,并不容易。因此,教师必须借助学生亲近童话、热爱童话的契机,做好童话主题阅读教学,借助童话,推开低年级的阅读之门。

一、丰富阅读工具、把握故事情节

童话的三要素——“童话人物”“童话情节”“童话环境”,其中“童话情节”是童话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学生在面对童话故事时也往往首先关注其中一波三折、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所以教师可以选择情节结构相同的主题童话同时进行教学,巧妙利用各类阅读工具,让学生学点得面,掌握一类童话故事的文本特征。就目前情况而言,比较适合低年段儿童阅读和教学的童话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以主要人物为线索的单线型结构,这一类童话的教学,教师可以教会孩子们绘制“故事山”,利用山脉的起伏表示故事的一波三折,加上适当的图案和文字来简单描述整个故事情节,形象又直观,既可以提高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效率,也可以提升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在对比中表现事件和人物的对比性结构,在教学这类童话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对比表格”帮助学生厘清对比双方的情节线,还可以在表格中设计比较异同点,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故事中的两条情节线,又可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相同或相近的情节在不同的地方再来一次的反复性结构,是童话故事中最常见最经典的结构。在我们所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童话大多都是这样的反复型结构,且以三次反复为最多,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小壁虎借尾巴》《小猴子下山》《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小熊住山洞》等。这些故事情节的模板差不多,同样的一种情节在故事中反复出现,这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非常好地帮助学生识记故事和讲述故事。这个时候阅读工具“灯笼串”“火车厢”等就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样的格式,內在填入的内容却有相同也有不同,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反复结构。当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发现情节反复不是一种简单的、完全的重复,故事中的每次反复,作者都会适当加入新的元素,或者其中会包含着递进关系。教师在指导学生把握这种反复结构时,可以教会学生这种融入了新元素的反复。

二、绘制思维导图、感悟人物形象

在唯美纷繁、充满幻想的童话王国里,有着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童话人物。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物形象,童话才变得有血有肉,故事读起来才有感情有韵味,童话才能生动有力地向读者传达基本信息和深刻思想。在浩瀚宇宙、世界万物中,上自日月星辰,下至鸟兽虫鱼、花草木石,都可以通过“人格化”的方式出现在童话故事之中,成为一种有语言行动、有思想性格的人物形象。当然,不论是被人格化的动物或者植物,还是幻想出来的具有超凡魔力的神怪,又或是一些行为十分夸张的普通人,它们身上都具有各类人物的社会性格,并在不同的事件中,由人物形象的外貌、语言、性格、心理、行为等反映出来。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时候可以和学生一起绘制分析人物形象的思维导图,首先确定要分析的人物对象,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然后在文章中找出描写其外貌、性格、心理的地方,明确围绕该人物所发生的故事情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故事人物语言表情的刻画,体会人物的心理描写,思考人物行为的动机、呈现方式以及结果,从而来对人物做出综合判断和总结,逐步形成思维导图。教学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形象的分析要全面饱满,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承担引导者的身份,不能代替学生作主观评价,要充分引导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本人物。这样的思维导图积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判断和筛选要读的文本信息,而且对于故事的整体也有了很好的总体把握,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故事情景,感悟人物形象,更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比较阅读,将不同人物的形象进行对比研究,使理解更为透彻。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开展角色朗读和情景表演,学生会更加愿意投入到童话故事的情境画面之中,带上自己真挚的感情,切身感悟文本中人物的情感世界从而了解童话的主旨。

三、主题多元讨论、品悟个性情感

我们发现,优秀经典的童话作品往往具有多元的主题,故事中所呈现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也是丰富多彩的,它是儿童的精神食粮,是让孩子们的心灵臻于完美的良药。儿童因为生活经验不同,投射到作品中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领悟。因此教师应该多多指导学生对于同一主题的童话进行多元解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伴激烈的讨论来激发学生的智慧碰撞,从而使他们形成独立思考、个性化解读的习惯。讨论中,教师应珍惜每个学生独特的见解,让学生个性化的自由表达,老师不要替学生思考和发言,应引导学生表达清楚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同时保证学生在交流时能够做到时刻联系文本,切合主题。

总之,童话的确是孩子们成长征途上一份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食粮、一场脍炙人口的文化盛宴。教师应当利用主题阅读教学竭尽全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接触、了解、感受童话的途径,给予孩子们高效实用的阅读方法,让他们能读更多的童话,真正领悟童话的真谛。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应拒绝“伪问题讨论”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