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欣赏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关键

2017-07-27 00:28闵菊香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关键写作能力课文

闵菊香

中学作文教学,实质的问题就是培养出学生个性化的基础写作能力,为以后高年级的写作奠定好基础,这才是中学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要转变观念,扎扎实实培养好学生个性化的基础写作能力,就必须充分认识阅读与欣赏是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关键。

一、阅读与欣赏是激發中学生写作热情的关键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的写作热情与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是中学生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课堂上,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视觉点是教师,听觉源是老师的声音。视点是不变的,而教师的声音对学生来说是流动、变化的。悦耳动听的声音象涓涓的溪流、清澈地流淌到学生的心里,发涩沙哑、毫无光彩的声音不但不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听久了还会变得麻木、厌烦。可见,语文教师的声色、音质和语调在语文课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声音在这里有着神奇、美妙的纽带作用。

再从中学语文教材来看,选编的大多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名篇,“文质兼美”。这些都喻示着老师上课要把文章读好,读出感情、韵味来!让学生听得入迷,在不知不觉中被优美的语言带进一个如画的境界……通过阅读,在老师、写作、学生之间架起一个情感沟通的平台,使学生的思维状态与老师基本保持一致。

二、阅读与欣赏是丰富中学生写作内容的源泉

初中作文教学,在学生还处在幼稚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在掌握的写作内容还不完整全面的情况下,没有多少必要先给学生定好模子,按模脱文、写出近似八股文的文章。我们着重要研究的是如何将课文的讲述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出一个结合点,以此来推动学生的写作训练进程。

这个结合点,还是阅读与欣赏。

课堂上,语文老师悦耳动听、富有吸引力的声音传播将会极大感染学生,拓展学生的想象、联想思维。老师评讲文章,点拨释义关键词句,这些都是通过老师的声音传感到学生脑海里进行加工、吸收。随着这一整合过程的不断深入,学生摄入信息词汇量的增加,头脑里积蓄的写作素材和内容也不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所讲的课文,让学生自拟题目、自定体裁格式来进行写作训练,学生会因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感悟出现不同的写法。有时,课堂上为了突出文章某一方面的感染力,可以把前后学过的优秀篇章串编起来。结合作文提示,在上完朱自清的《背影》一课后,我曾又读了一遍冰心的《荷叶 母亲》一课,并对两课进行了简单的对比点评。此时,教室里静极了,同学们都沉浸在作品的气氛里陷入沉思……接着同学们都自己去酝酿、比较、揣摩,并动笔进行写作练习。这种作文效果比起单纯的命题要好的多。

三、阅读与欣赏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利器

阅读,老师读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大声的朗读、小声的吟读、无声的默读等。因为学生自己会阅读并读懂对提炼写作能力尤为重要。

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课堂上可以采用轮流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后期可以是读自己写的作文。开始读时,学生免不了会结结巴巴,可通过反复的训练,学生就会逐步地把字读准,把文章读通顺、流畅、并读出节奏、感情!这样做一是练胆,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二是练习了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驾驭语言词汇的能力。

到学生能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时、学生也咀嚼出文章的情感和精彩词汇的味道了。

随着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面的拓宽、量的增加,学生头脑中便会摄入大量的典范语言材料和词汇。并通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处理,变为自己的东西,此时的学生已经吸收了很多写作的营养成分。且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自己的使用标准和衡量语言规范的标准。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作文,思路就会豁然开朗,如汩汩流水注入笔端。文章基本成型后,学生再通过反复的吟诵推敲,不断进行修改,使文章的表现方法和内容不断趋于完善。而这一过程是在一遍遍的阅读与欣赏中完成的。这一过程也是使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写文章的过程,当他觉得文章是通顺流畅的,也能吸引别人情感投入的去读、去欣赏,那么作文写得也就入门了。

总之初中作文教学,应该在阅读与欣赏上下功夫!因为阅读与欣赏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猜你喜欢
关键写作能力课文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清淡健康的饮食是预防橘皮纹的关键!
写日记
鹏鹏猪
画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