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过程中价值需求创造机理探讨

2017-07-28 14:57范森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商品流通

范森

内容摘要:本文立足于商品流通价值与价值需求创造的理论,探讨了商品流通组织对价值需求的影响机理。具体而言,商品流通过程对价值需求存在内生性影响,并以商业者为媒介,分别通过集中竞争性买卖、计划性交易、隐性平台与备货四种组织模式,不断创造、调节、挖掘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后,针对商品流通过程中创造价值需求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商品流通 创造需求 流通价值 商业组织 流通领域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际贸易规模急速扩张,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在流通过程中逐渐发挥出其强劲的驱动力。长期以来,传统流通理论往往只将重心放在技术创新等生产方面,供求之间的流通过程被抽象化,或被视为价值的搬运者,而非价值的创造者。因此,企业经营往往更重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供求市场,而忽视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价值创造。现阶段,消费价值观与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经济权利逐渐由生产商向零售商与经销商转移,并由“等待”消费者需求升级为“唤醒”消费者需求,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市场机会。随着经济时代价值观的转移,流通能力逐渐成为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流通领域价值创造将迎来被重新深化认识的历史机遇。

商品的流通价值及创造

商品的流通价值。商品流通的实际发生是商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统一。在流通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会以各种流通手段方式对需求产生影响,而这种流通活动有别于生产过程创造需求的方式。流通过程中创造需求具有独立性质,往往建立在正在流通或已具备流通性质的实际商品基础上,需要商业者充当流通过程中的媒介,负责生产者与消费者供求的有效连接。然而,流通创造需求是指需求在流通过程中被创造出来,商业者在其中仅起到弥合供求分歧的作用,并不是创造需求的主导者。商业者间为经济利益而进行的备货与竞争机制,创造并调节了消费者需求,包括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总体而言,流通过程中蕴含着内生动力特征,且具有潜在的创造需求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即纯粹的流通价值。

商品流通的价值创造。由于流通与生产的经济部门属性不同,因此,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创造的需求在表现形式上存在根本性区别。通常来说,生产部门创造商品价值,可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而流通过程创造效用价值不具物质形态,且仅存在于消费者抽象意识中。基于效用價值的抽象性,流通过程进行的运输环节及经营管理等一系列流通活动,都被视为生产的延续。然而,在经济结构日益呈现“橄榄型”的背景下,生产与消费间的供求矛盾逐渐产生,而其中的流通环节急速扩张,衍生了许多为供求衔接进行流通服务的职能。随着全球经济迅速发展,流通过程中各衔接环节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愈加重要。流通生产力率先发展,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还能进行进一步市场开拓,起到市场先导性作用。在流通中,不仅包含全部商品的交易总和,同时也包含了市场的各种经营关系,在这种市场经营关系中,往往蕴含着促进需求创造价值的内在动力。需求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而开发需求创造是流通过程的必要任务。因此,流通创造价值的功能嵌在其流通的过程中,是经济体制中蕴含的内生性功能。

商品流通组织对需求的影响机理

现阶段,在消费者需求呈多样化的模糊性分布态势条件下,供需间的流通商及其它流通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愈加重要。需求通常在流通环节中被实现或被否定,根据文中阐述的商品流通过程对需求的影响机理可得知(见图1),商品流通过程对需求也存在内生性影响。在商品流通过程中,通过商业者参与产生的流通需求不断被创造、被调节、被挖掘以及被满足。

第一,通过集中竞争性买卖创造需求。商品流通市场的本质在于集中竞争性经营,这种流通原理比较抽象化,笔者通过公式模拟现实进行分析。假设市场上存在的生产者数量为A,消费者数量为B,商业者数量为Q。商业者不存在时,市场总交易次数设为A*B,有商业者介入的情况下,总交易次数为Q(A+B),则商业者的介入对交易次数的节省率为A*B/Q(A+B)。通过交易次数最小化原理分析可得知,当Q=1时,商品交易次数最少。公式中暗含的前提是,B个消费者需购买所有A类商品,所有A生产者的生产产品不能一致。然而,这种情况在现实流通市场中是不存在的。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因竞争买卖不断产生的额外费用,往往会导致买卖集中走向极限。由于消费者消费需求具有个性差异,且潜在需求不可被预测,即使商品流通过程中存在相当数量的商业者,进行相当数量的商品备货,也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的所有需求。在此条件下,各商业者采取了相互依存的共赢模式。然而,在激烈的流通市场中,商业者之间的相互竞争是不可避免的。站在无差别的商业资本角度看,商品备货的消费时间与频次存在差异性,基于市场利益原则,商业者往往会选择更具经济发展的备货模式,由此,在商业者之间便产生了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往往意味着商业者需要更加积极探索市场规模,并积极开拓消费者需求。基于商品在市场中潜在作用,消费者需求的开拓也将被加入流通市场的构建中,这是流通过程创造需求区别于生产创造需求的具体体现。

第二,通过实行计划性交易调节需求。由于消费市场的流通特性,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无法形成有机匹配。随着商品流通市场不断变化,消费者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而生产者无法及时进行信息跟踪反馈的弊端,愈加激化了生产与消费间的供求矛盾。加之生产者产品分配存在地域差异性,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更需进行有针对性的生产,因此,对消费者进行规模化生产及供给无法成立。在此条件下,商业者通过计划性交易能将消费者需求的无限可能性简化,并转换为有限的可处理对象,对供求矛盾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在计划性商品交易中,商业者通过专业化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能,并采用“生产商-批发商”、“批发商-零售商”、“零售商-消费者”的多环节结构模式,将高浓度的产品流通量自上而下逐步稀释,再进行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分配供给。通过商业者主导的计划性交易方式,可以稳定生产市场,同时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市场需求。由此可见,商业者对需求能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而这种调节作用仅能发生在流通过程中。

第三,通过隐性平台挖掘需求。企业多环节竞争格局以及商品组合形式的备货,为未被需求商品提供了隐性平台,从而深度挖掘消费者需求。生产者进行产品生产,往往建立在对销售市场调查与信息的反馈基础上,并通过生产技术来进行需求创造。消费者需求存在不确定性,产品被投入市场后价值能否突破无法被预测。消费者作为需求主体,除了其明确的消费需求外,其自身仍存在诸多未被发掘的隐性需求,需要进行更深入发掘。而商业者的出现,无形中为产品与消费者的供求提供了隐性平台。在流通过程中,通过供给者无形刺激,以及商业者提供的产品参考物,消费者逐渐挖掘自身对其他产品的个性及隐性需求。尽管商业者备货选择仅建立在虚拟图景上,但是备货期间形成的商业内部协调与竞争,促使消费者需求被发现与创造。因此当商业者对消费者提供多元备货时,其潜在需求同时也被激发出来,在此流通过程中便完成了需求创造。

第四,通过备货方式满足消费者需求。通常来说,同一商品往往存在众多潜在属性,物理属性仅是其属性之一。而单一的商品交易存在局限性,无法准确呈现出流通过程的现实状态。在流通过程中,生产者基于生产活动进行生产性备货,而商业者是基于消费者的现实需求,为提供更完整的配给而进行社会性备货。由于消费者需求无法即时明确,因此流通中的备货只能通过市场识别及预测进行。然而,在流通过程中,单一的商业者备货储量有限,无法满足所有需求,因此商业活动中往往存在多个商业者。而当多个商业者同时进行备货时,备货流通中产生的协调性,为流通过程创造需求提供了具体途径。商业备货是流通创造需求的基础,包含着消费者的隐性需求,对消费者需求存在潜在作用。备货概念的形成,使商品不再局限于生产者创造价值,并且此项活动只能在流通过程中被实现。

商品流通過程中价值需求创造面临的瓶颈

对商品流通过程认识片面,止于“节省”而非“创造”。在经济学中,商品有交换、使用两方面的价值。其中,商品的交换价值,通过商品交易、流通过程得以实现。并且,大多经济学者认为,商品在流通过程出现价值增值情况,是商品生产活动在流通过程中的延伸,并非流通过程创造价值。例如,包装、运输、销售等生产性服务,是简单的买卖交易不会创造新的价值。简而言之,各类商品的市场流通过程,是众多单一商品的简单汇集。但是,这种理解较片面。从产品生产者角度而言,商品通过采取商品组的形式,进行流通及配送,并且,流通商不会向消费者提供某一指定的生产商产品,会提供多家生产商产品。此配送形式中,商品组的质量也存在强弱之分。不然也不会存在不同阶段、类型、区域的商业者。因此,商业者最根本的属性是以组的形式配送商品。但实际上,商品流通过程中,物流属于生产活动在流通领域的延续,并且本身就会创新价值。根据其创造的价值,改变商品价格,对商品价值需求有重要影响意义。

商品流通物流费用过高,降低价值需求。当前商品流通存在流通费用高、效率低而导致价值需求降低的问题。而物流费用过高是此问题的主要原因。商品物流设备是物流企业的基本工具,决定物流成本的高低,同时反映商品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但除了大型物流企业拥有先进设备外,我国大多流通企业基础设施落后,没有现代化的仓储设备、装卸搬运设备、物流加工设备及信息处理器等。并且,我国物流企业未完全融入到制造企业中、物流企业功能单一并未形成综合运输体系。此外,商品物流运营方式落后,内耗性成本大。我国流通行业组织形式多样化,有国企、外企及民营企业,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及水路运输等。这些流通企业各自经营,分割情况严重,相互之间合作障碍较大,无法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经营模式,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无形中抬高了物流成本。

流通市场秩序欠规范,流通环节过多。我国商品流通市场秩序欠规范,流通主体散乱且流通环节过多,降低价值需求。当前,我国流通主体大部分经营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较低。批发业、零售业等各类流通产业,存在较多小规模流通主体,其与大型连锁流通集团相比,未接受专业的培训,缺乏企业管理经验,抗风险能力弱。因此,此类主体不具有规范化属性,管理难度大,导致流通效率低。除此之外,我国商品流通体系拥有约11万专业市场和高达几十万数量的综合市场,批发市场分级明确,并且,存在总经销商、省级经销商、县级经销商以及各种代理商、分销商等诸多流通渠道。此流通模式,商品流通过程存在诸多不必要环节,缺乏销售组织和技术管理性质,各种消耗增加,导致成本上升,降低流通效率。

扩大商品流通价值需求创造的途径

缩短商品流通环节,扩大价值需求。商品流通企业应节约商品流通时间,扩大价值需求。应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的时间性需求,抓住最佳销售时机,扩大价值需求。具体而言,应及时将收集到的国内、国外相关需求信息,传递给商品生产设计组,以便设计出更加符合顾客需求的商品。同时,还应减少商品在流通过程的环节,减少流通环节的运输损失,也可以创新商品营销手段,减少库存商品积压数量,加速资金周转。此外,应通过完善商品流通渠道,达到缩短商品流通环节的目的。企业可针对目标客户建立终端销售平台,并且,企业还可采用“企业+加盟商”模式,此模式中企业可将商品直接出售给加盟商,而加盟商可与消费者进行直接交易。总而言之,流通企业可通过构建层次简单的交易模式,减少流通环节。

加强物流配送,扩大消费需求。加强物流配送,节约物流费用会增加商品流通创造价值的利润。流通企业应提升物流配送响应速度,扩大消费需求。对此,流通企业应先制定科学、高效的商品配送规划,并优化物流运输系统,提高物流环节信息共享水平。同时,商品流通企业应从各个部门,将物流分割出来,单独发展第三方物流。具体可在区域或城市枢纽地段进行勘察,在铁路、水运、航空等枢纽地区,建立大型物流基地。利用高新技术对基地进行统一管理,进而减少商品在物流中的损耗率,提高流通效率。此外,应积极发展连锁经营方式。利用连锁经营方式的集聚优势,将众多小型、分散经营的企业联合起来,构建多层次、规模化的物流配送,使消费者享受高质、统一的物流服务,扩大流通规模。

加大电子商务应用,提高流通效率。商品流通企业应积极创新流通模式,加强科学管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大价值需求。应采用虚实结合方式,提高商贸流通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提升商品市场份额和利润。一方面,应增加实体店与网络平台的融合度,发挥双方的各自优势,提高电子商务应用率。另一方面,即使在网络平台,也应与在实体店一样,重视商品质量以发挥商品品牌效应。无论何种流通模式,均不可忽视商品质量及服务。

加强品牌建设,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随着消费者品牌消费意识不断增强,品牌逐渐引领消费发展趋势。对此,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扩大产品价值需求。应根据目标消费群的需求,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品牌的定位。企业通过品牌定位,确定目标消费者,创建体现品牌魅力和活力的个性品牌,与消费者进行有机互动和交流。让品牌的优势特点对应消费者的需求,为成功塑造品牌打下扎实的根基,积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企业应合理地确立品牌目标,可采取地区性品牌的品牌经营路线。,与同行企业齐聚一地形成产业规模,实现企业产品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并灵活的互补,体现市场的专业性以吸引并满足客户。

参考文献:

1.钟兴永,钟光荣.价值需求的边际欲望与边际效用及其研究意义[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2(3)

2.陈建新,郑宝华.商品流通视角下的社会消费需求扩充长效机制建设[J].商业经济研究,2015(11)

3.吕怀涛.商品流通过程会创造需求吗?——兼论一个流通价值研究的新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11)

猜你喜欢
商品流通
物资经济理论研究要深入发展
2011商品流通国际论坛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