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宣:为中国僧人统一戒律

2017-07-28 12:10马明博
环球人物 2017年13期
关键词:佛陀僧人南山

马明博

道宣

(596年—667年)

俗姓钱,字法遍,生于京兆长安。唐代高僧,一生精持戒律,会通大乘和小乘,形成自己独到见解,后世尊其为律宗初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居终南山,故世称“南山律祖”。

佛陀一生活了80岁,在人间说法49年。佛陀去世前,侍者阿难问:“佛住世时,以佛为师;佛入涅槃,以谁为师?”佛陀说:“以戒为师。”

佛门修持,有戒、定、慧“三学”之说。戒学为“三学”之首,是所有佛教徒修持的基础。然而,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戒律的传入,却比经、论晚了近百年。曹魏时,始有戒律译出、传授;东晋时,佛门始有“律师”之称。此外,佛教内部一直存在着义学(提倡教理研究)与律学(提倡行为规范)的纷争,偏于律学者“以戒律为指针,斥义学为虚诞”,偏于义学者则声称“地狱不烧智人,镬汤不煮般若”。

在唐朝之前,因僧人持戒不严,曾先后引发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两次“灭佛”,佛教发展遭受了严重摧残。唐朝初年,又出现僧人破戒的种种乱象。僧团建设的规范性成为迫切需要。正在此时,道宣律师发愿整理律学,最终于唐武德九年(626年)完成《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这部著作标志着汉传佛教律宗思想体系的确立,为佛教中国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僧祐再来

在道宣出生前,他的母亲做过两次奇怪的梦。

第一次,她梦见明月落入怀里,不久就发现自己怀孕了。怀胎12月,在临产前,她又梦见一位高鼻、大眼、黑皮肤的印度僧人对她说:“你腹中的孩子是僧祐律师转世,将来必会大有作为。”

僧祐是南朝齐梁时代的高僧,一生传弘律学,因擅长讲《十诵律》,被人尊称为“僧祐律师”。他编写的《出三藏记集》,是现存最古老的佛教文献目录;他辑选的《弘明集》,收录了此前有关佛教的文史著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道宣的父亲钱申,曾在陈朝担任吏部尚书。道宣出生前的种种异象,让他坚信这个孩子绝非凡愚之辈。9岁时,道宣已遍览群书,能吟诗作赋。15岁时,他已善习文墨,但不愿读儒家的经典,经常感叹说:“世间荣禄,难可常保。”

少年时,道宣就来到长安(今陕西西安)日严寺,依止慧頵(音同“君”)法师出家为僧。20岁时,他又来到大禅定寺,师从智首法师受具足戒,学习《四分律》。智首法师是当时闻名远近的律学大家,戒德清净,博览三藏,独步长安30余年,有“钞疏山积,学徒云涌”之美誉。

道宣学过《四分律》,就想入山习禅,但被智首法师劝止:“专心修行,早日获得无上智慧,这很好。但对僧人来说,一言一行都不犯戒才是最好的修行。要做到这样,你至少还得认真听讲《四分律》20遍!”道宣为自己的浮浅而惭愧,从此专心律学。为一门深入,他还跋涉山川,四处寻访精通律学的高僧,学习当时流传的各种戒本。

戒学概说

相传,佛陀最初说法时,听法者5人,个个都能严于律己,因此不需要更多的规范来约束行为。然而,当佛陀的追随者扩大到1250人时,僧团的生活与修行难以达成统一,诸如淫、盗、杀、妄语等违背佛陀教导的事情,也偶有发生。出于慈悲,佛陀做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口头行为规范。这就是僧团最初的戒律。

佛陀去世后,弟子们对戒律的理解出现了种种差异。为保持戒律的统一性,僧团请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尊者诵出佛陀有关戒律的教导,结集成律藏。

律藏包括戒和律。戒,就是“诸恶莫作”,即应该禁止的行为需要“止”(制止);律,就是“众善奉行”,即应该提倡的行为需要“持”(行持)。佛门说:有戒可持是菩萨,无戒可持是凡夫。由此可知,持戒即是修行。

后来,佛教僧团分为诸多部派,戒律的传承也不再统一。各部派的戒律虽有差异,但没有离开“止恶、防非、修善”的本怀。

在南北朝时期,流传较广的戒本有4种:《四分律》《十诵律》《五分律》《摩诃僧祇律》。它们都属小乘戒律,有关行住坐卧、生活礼仪的戒条有数百则,条目繁琐,只在僧尼中传授,社会影响有限。

随后传入的大乘菩萨戒,却很快被广大在家信众接纳,受到了普遍欢迎。大乘戒律侧重于限制受戒者的思想动机,受戒者只要动机纯正,行为可以相对自由。大乘戒的受持者是帝王、贵族、士大夫阶层及知识分子,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使佛教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

到唐朝初年,《五分律》《摩诃僧祇律》的传习已渐式微。对于散布各地的庞大中国僧团来说,南方大多奉持《十诵律》,北方则奉持《四分律》。然而,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规约,势必导致各行其是,纷争四起。

时代的重任,就这样落到了道宣肩头。以史為鉴,道宣深感忧虑,感慨说:“律为法命,弘则命全。今不欲弘,正法斯灭,又可悲之深矣。”

南山律祖

唐朝初年,部分僧尼不奉佛法,不持清戒,形同俗人。道宣曾客观地指出僧团内的污秽现象:“今诸伽蓝,多蓄女人,或买卖奴婢者,其中秽杂,孰可言哉。岂唯犯淫,盗亦通犯,深知圣制不许。”

唐武德七年(624年),高祖李渊下《沙汰僧诏》,对佛门中借衣谋食、嗜欲无厌、营求不息者,予以拣选、淘汰,同时废止了部分寺院。

当时道宣所在的日严寺就在废止之列,于是,他来到终南山,在山谷中结茅隐居,习静修禅。山中生活清苦,道宣穿朴素的麻衣,吃简单的菜豆,每日只吃一餐。白天出门行脚,他震动锡杖提醒草丛中的蚁虫,以免踏伤;夜晚一心禅坐,绝不躺下睡觉。

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也在山中隐居修道。孙思邈钻研诸子百家,兼通佛典,他与道宣一见如故,遂成莫逆之交,二人时常谈医论道,议论终夕。

刻苦修持,使得道宣劳累过度,心脏出现不适,幸得孙思邈及时医治,得以痊愈。关于此事,还有一个传说:道宣心脏不适时,天界的毗沙门天王前来供养了补心之方。此方在敦煌藏经洞中有抄本,名《毗沙门天王奉宣和尚神妙补心丸方》。中医界沿用至今的“天王补心丹”,即从此方而出。

山居清苦,但也清闲,道宣得以整理了学律十余年来的心得体会。他将佛陀的教法分为“化教”与“制教”。“化教”,指佛教的经、论,能教化众生,使之生起智慧,获得解脱。“制教”,指佛教的律,能制止错误,禁诫众生行为,使之符合规范。这种分判,将律学与义学并列,确立了律学的重要地位。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道宣撰成《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鈔》。他将各种律本重新整理汇编,使原来的小乘律仪会通大乘菩萨道,主张“一戒具万行”“一行摄诸戒”,以《华严经》《法华经》等大乘经典的内涵对《四分律》进行了全新诠释。

因道宣长期居住在终南山,他被世人尊称为“南山律祖”。《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及其后所著《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四分律随机羯磨疏》《四分律拾毗尼义疏》《四分比丘尼钞》,合称为“南山五大部”。“南山五大部”问世后,备受佛教界推崇,成为僧人习律的权威读本。

护法卫教

在“律学大师”之外,道宣还有一个身份,即优秀的佛教文史学家。

道宣编撰的《大唐内典录》与《广弘明集》,既是重要的佛教文史著作,又是后世治学之指南。《大唐内典录》是继《出三藏记集》之后规模最大的佛教经典目录,《广弘明集》则选辑了《弘明集》之后的佛学论文、辩论文章及帝王诏启,记录了佛教思想的演化过程。

唐朝初年推行“崇道抑佛”政策,佛教发展面临危机。道宣决定护法卫教,又着手编著了《续高僧传》。作为梁代慧皎法师《高僧传》的续篇,《续高僧传》收入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到唐初之间僧人传记近500则。道宣整理散落的资料,着眼于突出僧人高洁的品格,维护佛教的尊严。

其后,还发生了一件事,唐高宗敕令“僧尼须礼拜君亲”,道宣与当时的名僧一起上书力争,建议继续延续自东晋慧远大师以来“沙门不敬王者”的传统,努力维护僧团的尊严。唐高宗从善如流,此令乃止。

显庆三年(658年),长安西明寺落成,唐高宗下诏礼请道宣出山,任首座。乾封二年(667年)二月,道宣著《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在序文中,他回顾了自己一生辛勤求法的经历:

30岁前,四处游学,“居无常师,追千里如咫尺;唯法是务,跨关河如一苇;周游晋魏,披阅累于初闻;顾步江淮,缘构彰于道听”。

30岁后,专心从事著述,“遂以立年(即30岁)方寻铅墨,律仪博要,行事谋猷,图传显于时心,钞疏开于有识;或注或解,引用寄于前经,时抑时扬,专门在于成务”。

乾封二年十月三日,72岁的道宣律师在长安西明寺示寂。僧众看到天空中飘落奇花,还闻到了阵阵异香。为作纪念,唐高宗诏令宫廷画家为道宣造像。后来的唐穆宗则如此称誉道宣:“代有觉人,为如来使。”

道宣门下受法传教的弟子有千余人,他们弘扬南山律风,获得朝野崇奉。后来,道宣的徒孙鉴真,更将南山律远播日本。

哲人其萎,遗香犹存。道宣的著述及其创建的南山律宗,一直流传至今,泽被千余年。

猜你喜欢
佛陀僧人南山
白云深处
春·遇见
最后的说法
在深秋,共南山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人生即修行
养身与养心
最美的佛陀
当老鼠变成虎
谁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