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7-07-29 02:40刘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民办高校

刘燕

摘要:民办高校作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目前国内民办高校英师专业发展现状而言,存在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教师学术素养和专业技能不高、自我驱动力不足等“短板”。对此,需要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制度,加大对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力度,强化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培育,建立健全专业培训体系和评估体系,完善专业教学反思制度,以提升民办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化能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7002203

自20世纪末开始,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国家开始了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给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管理机制、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让更多有条件的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自1999年以来,国务院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鼓励民间力量办学,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由此进入快车道。但由于我国教育领域长期以来都是以公立学校为主,民办高校相比公办高校不论在社会认可度、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都有不小差距[1],同时就教师整体所享受的待遇、晋升空间、专业发展外部环境和个人自我提升驱动力方面都有待提高。

英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学科之一,教育受众十分广泛,在所有高校中英语课也是基础课程之一。高校英语教师数量庞大,其个体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整体教育质量[2]。但是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之中,对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民办高校的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不足,不论从政策措施、体制机制,还是个人综合素质的自我提升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急需在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中寻求更多帮助民办高校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途径,弥补我国教育领域中的“短板”。

一、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剖析

1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缺乏完善的专业培训体系

我国对教育领域的经费投入虽然呈逐渐上升的态势,但与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教育投入还处于偏低水平,并且国家投入的财力物力向公办高校倾斜,对民办高校的教育投入相对过少,导致民办高校的英语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能享受的资源和福利都比较少,不利于教师英语专业水准的提高。社会上对民办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不足,主要体现在对英语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方面[3]。不论在英语教师的职前培训还是就职后的继续教育,都存在培训理念和体系落后,培训工作碎片化,重理论知识和方法论而轻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等[4]。由于英语教师的培训教育工作缺乏先进的理念和体系,而导致现实中过于注重理论权威的主导作用,大多数时候由专家依据自己的理论和工作经验制定培训方式和内容,而不注重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现实需求,已成为制约民办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2教师管理机制僵化,缺乏科学的专业评估体系

现实中有不少民办高校中的英语教师对学校的教师日常管理机制怨言颇多,“槽点”主要集中在学校的管理方式单一、规定僵化、操作形式化等方面,基本都是各学科专业教师管理“一刀切”,无视不同学科教学的特殊性,也不利于教师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如一部分民办高校为了方便管理,实行比较严格的坐班制,即使当天英语教师只有一节课,也必须全天在办公室坐班,剥夺了教师利用空余时间通过多种方式、渠道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机会。同时,一些民办高校在教师教学管理方面,管理方式过于僵化,连备课内容和教案格式都有具体规定,教师教学几乎没有自主权,只能“按规定”操作和执行,这样的形式规定表面上好看了,却不利于教师在专业教学方面的探索创新。同时,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估体系中,大多数民办高校都以院校领导和学生评价两个层面为主,而缺乏更科学、客观的专业性评价指标体系,对英语教师的评估过程中主观色彩过浓,使得教师在专业水平方面的自我提升积极性大打折扣[5]。

3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驱动力不足

由于我国教育传統和体制的原因,虽然近几年我国民办教育蓬勃发展,但总体上仍以公办教育为主流。就高等教育而言,公办高校在各个方面的条件都明显优于民办高校,这种状况造成民办高校的英语教学岗位对科班毕业的英语专业师范生和社会性英语专业人才都比较缺乏吸引力。自我驱动力强的英语专业人才在就业选择中往往更希望进入公办高校,在民办高校就业成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6]。而一部分进入了民办院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多多少少存在自身专业水准不高,安于现状,职业自豪感和归属感不强的问题。目前我国民办高校英语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青年教师占比高、教学年限偏短、高学历和中高级职称人数占比偏低的现象。从大的社会环境来看,民办高校英语教师面对着国家对民办教育投入较低、社会认可度不高和对其专业发展重视不足的问题;从小的工作环境来看,民办高校英语教师囿于院校管理机制僵化和教学评估体系不完善,不利于自身专业水平提升;从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个体来看,面临的是自身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有所欠缺,缺乏发展的空间和自我激励的动力,处于一种自我认同感偏低的职业状态,多重因素的叠加导致了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自我驱动力不足。

4缺乏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不管是在学术环境、教育环境,还是在社会环境与制度环境等方面,与其他公办高等院校相差甚远[7]。许多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一方面要承担繁重的教育任务及大班形式的英语教学,超负荷的教学状况使得多数民办高校英语教师根本没有闲暇时间进行学习充电。另一方面多数民办高校英语教师缺乏系统的英语教学理论学习,只是凭借着自身的感觉开展教学或者机械地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根本没有接受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法、语言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外部环境使得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受到局限。对此,如何从环境营造入手,创设一个有利于民办高校英语教师发展的环境,成为每一名民办高校管理者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同时,关注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其整体发展环境,也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基层院校、教育研究等机构的共同努力,要充分考虑教师作为主体所在各层生态环境的协调作用下,通过合理的构建达到人与环境最适度的和谐共生,实现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生存环境协调发展。

二、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探究

立足于上述问题,要为民办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切实可靠的帮助,必须从外部环境、体制机制和教师自身等多方面共同发力,形成有利于英语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多维网络,才能最终取得实效。

1构建“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师管理制度

传统的公办高校管理体制有着“官本位”的流弊,虽然民办高校发展历史不长,但其教学管理机制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公办院校的沿袭[8]。对此,民办高校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到现代管理的本质是帮助被管理者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而不是为了方便管理者“管理”,应从“官本位”的管理理念和体制窠臼中“走出来”,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体系的“正途”。切实围绕民办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积极地为推动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铺路,让其真正地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尊重与关怀,使其内化为个人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更好地为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服务。

2加大对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力度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后文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其中明确提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强调“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9]。国家从政策层面对民办教育提供了很大力度的支持,并且鼓励民办学校在办学机制以及教育模式上进行创新。但在社会现实中,地方政府在对民办高校教师的管理服务和合理合法权益的保障等工作方面还有诸多不足,比如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待遇差距大、养老金等社会保险福利“不对等”、职称评定难度迥异等等障碍。对此,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对民办教育的立法和管理体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使民办高校的建设向着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应以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推进《教育规划纲要》中要求的“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工作任务。一方面,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法规,想方设法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整体待遇,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另一方面,要“简政放权”,根据英语专业的学科特征,给予民办高校英语教师更多的教学和选择自主权,为民办高校英语教师营造一个宽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建立健全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培训体系和评估体系

一是要不断优化完善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体系,建立机制,拓宽渠道,丰富手段,创造条件鼓励英语教师研修学习。民办高校在维持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的基础上,可以完善鼓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创造条件支持教师研修学习。加强与国内名校或者师范类院校的合作以及学术交流,不定期组织本校英语教师进行异校、异地交流学习,并形成制度,进一步拓展本校英语教师的学术视野,有效提高民办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10]。

二是提高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和培训的资金投入。教师的培养离不开财力物力的支持,不论是英语教师到校外正式地进行学术交流、接受培训,还是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提升,都需要物质保障。民办高校可以设置针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教师尽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形式多样的补助,对学有所成的给予特别奖励,激励教师积极进行自我提升。

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体系。教学工作是既与人打交道,又与科学知识为伴的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11]。因此,在英语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估体系中,主观性的院系领导评价和学生评价必不可少,同时也应充分重视客观性的英语学科和教学工作本身的规律性,应建立一定的客观评估指标体系,或者引入外部教育专业人才进行评估,避免评估体系主观性过强,损害教师专业发展。

4强化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培育

在一个人的自我发展过程当中,再良好的外部环境,再优越的物质条件,如果离开了人自身的主观意愿和客观努力,一切外部条件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每一个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个体而言,转变思想,强化专业学术研究,才是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关键。首先,樹立职业发展志向,坚定教育信念。民办高校英语教师尽管在专业发展上面临着这样那样的不利因素,但首先应当建立起从自身做起的意识,树立成为卓越教师或专家学者的志向,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以积极进取的心态面对专业学习、教学工作以及生活。其次,强化专业学习。民办高校英语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应做好时间管理,努力利用各种时间加强教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如今的信息时代为每个人的学习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和方便的手段,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丰富资源进行学习、提升。第三,加强学术研究工作。学术研究是比普通的教学和学习更高层次的实践活动,对人的知识结构、理论深度、思考分析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12]。民办英语教师应加强对国内外英语学科教育面临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密切关注国内外英语学科教育领域的学术动态,积极汲取国内外同仁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研究成果,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和机会投身英语教学和专业研究当中,提升专业水平。

5建立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教学反思制度

就个体而言,任何层面的反思都是有助于自身进步的。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完成阶段性教学工作以后,及时获取学生反馈,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反思省察,找出不足并进行优化。在我国传统高校教学实践中,教育过程程序化、形式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长年不变,这种僵化的状态既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消化吸收,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因此,学校建立教学反思制度不仅仅是有利于学生学习,也是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利举措。具体而言,建立教学反思制度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建立教师自我批评制度。民办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可以针对英语学科教学的特点,制定系列教师教学自我批评指标体系,如备课、教案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师生互动、课件等方面,要求教师定期反思,将其作为工作的一部分,促进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成长进步。另一方面,建立教师间教学互评制度。民办高校可以建立本校甚至跨校英语教师教学过程互评制度,不定期让英语教师互相参与对方教学全过程,并形成较为正式的书面点评,通过不同教师间的互相观摩、交流、学习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结束语

总之,民办高校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巨大、作用突出,可以预见,未来民办高校还将继续高速成长。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为数众多、举足轻重的“生力军”,理应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一方面,要配置更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创造更有利的专业发展环境,提供更充分的保障;另一方面,作为民办高校英语教师群体中的个人,应具备一个合格教师应有的责任感、使命感,自我鞭策,努力成为更优秀的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彩虹.民办高校提升英语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实践[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3):70—72.

[2]刘昕子.民办高校英语教师师资现状的成因分析及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5—6.

[3]肖龙福.新世纪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7—73.

[4]娄欣生.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204—205.

[5]宁晓洁.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4):165—167.

[6]徐錦芬,程相连,秦凯利.优秀高校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基于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6):1—6.

[7]范琳,杨杰瑛.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探究——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J].外语教学,2015(3):44—49.

[8]白爱娃.以学习型组织为平台的高校英语师资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24):71—73.

[9]杨希燕,杨澂.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246—249.

[10]刘莹.行动研究与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0(5):162—163.

[11]董瑞婷.合作学习视域下高校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J].教育探索,2013(3):79—80.

[12]陈锋,滕青.边疆民族高校英语教师实践教学和专业发展[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3):107—109.

(责任编辑:朱岚)2017年7月第36卷第7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Jul.2017Vol.36 No.7

猜你喜欢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民办高校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