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兴安岭发展全域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2017-07-29 00:51姜欣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大兴安岭对策分析

姜欣桐

摘要:全域旅游是指将一个行政区当作一个旅游景区,始终贯穿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旅游发展观念,是旅游产业的全覆盖,同时又是资源优化、产业升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的重要产业。大兴安岭地区从2014年全面停采后该区处于调结构和转方式的战略机遇期,而立足于生态角度发展全域生态旅游则是该区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大兴安岭;全域旅游;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7015502

大兴安岭地区自1964年开发建设以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林区改革新思路,2014年4月全面停止商品性木材采伐,各县区局以木材生产为主线的经济模式从此成为历史。通过细致分析和科学研判,在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只有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按照全域旅游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才是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最有效路径。

一、确立全域发展理念、正确把握发展方向

根据大兴安岭地区的实际,首先要转变“重建设、轻营销”的思想观念。目前,大兴安岭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已经粗具规模,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也全面提升,但由于没有大量的人流进入,使现有基础设施、宾馆酒店和配套服务业等接待服务场所造成了“所谓”的过剩,这种局面使投资者信心不足,形成了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1科学做好文化定位,提升差异化竞争力

我区的旅游文化相对比较繁杂,北文化、金文化、佛文化、界江文化、森林文化、边境文化、冰雪文化、民俗文化、驿站文化等等,缺乏绝对主体的文化定位。结合我区实际,中国最北是绝对垄断性的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我们要依托“中国最北”这一优势和卖点,强化“神州北极”的主体形象,将“北文化”定位为我区主体文化最核心品牌,形成主体文化突出,其他文化相融合的局面。

2正确分类,应对市场多样化需求

按照旅游发展阶段划分,主要分为“接待型、观光型、休闲度假型、主题体验型和养生养老型”五个阶段,而我区旅游发展处于接待型和观光型之间。如何快速地由观光型,向观光融合休闲度假和主题体验型发展,重点要从“政府接待式旅游”向“大众旅游时代”的方向转变。因此,在景区景点和接待场所建设时,要按照旅游管理一体化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游客体验为中心,重点从广大游客的角度出发,实现旅游产品与旅游市场的有效对接。

3合理规划,保障执行

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根据我区旅游发展实际,对现有规划要站在统筹全局的角度,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科学权威的修编,坚持各县区局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杜绝碎片,形成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区域一体化的产业布局,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性的意见,从而打造中国森林生态旅游形象品牌。

4齐抓共管,形成宣传合力

目前,全国旅游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游客出游所选目的地很宽泛,谁先营销谁就抢占先机,旅游市场的竞争更直接体现在营销竞争层面上。我们要利用新兴媒体开展全方面、多角度、立体式的营销,提升旅游的认知度和吸引力,抢占市场份额,吸引更多的人流进入大兴安岭,进而产生良好的洼地效应。

二、多方位开展营销宣传,侧重新兴媒体资源

通过近几年的宣传营销,我区的生态旅游已经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但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传统营销模式比例过重,还主要依靠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进行旅游宣传,传统模式投入成本高、宣传时效差,覆盖面窄,已不符合当前发展需要。二是旅游营销数出多门,没有形成合力,没有形成统一的策划式营销模式。三是营销投入比例过小,形成了守株待兔式旅游格局。为此,重点要从两方面做好我区的旅游营销工作。

1精准定位,树立差异化竞争亮点

营销是旅游业发展的杠杆,结合我区的实际,围绕主体文化品牌,充分利用神州北极、神奇天象、神秘界江、神勇民族、圣诞世界,以及大森林、大界江、大冰雪、大湿地等垄断资源作为发展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从科学和文学的角度加以阐述和编撰,赋予神奇神秘色彩,赋予吉祥幸福寓意,使其成为吸引游客的眼球经济,成为旅游差异化的亮点。

2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提升本区知名度

随着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营销”已成为未来旅游宣传营销的首选模式。在今后的宣传营销中,要整合全区的优势资源,把美誉度和认知度作为宣传重点,确定专项营销费用,经心策划营销方案,实行策划式营销,调整传统营销渠道和新媒体营销的投入比例,做好线上线下营销的有机结合,注重向目标市场贴近,实现由“大网式”营销向“刀锋式”营销的转变。

三、破除短板效应,有效增加旅游运力

根据目前现状,我区交通运力呈现出“夏紧冬松”的局面,针对这一实际,夏季要积极增加交通运力,打破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冬季要着力打造旅游产品,吸引广大游客来赏冰赏雪、玩冰玩雪,进而实现冬夏旅游都盈利的良性循环。

1有重点开通民航线路

对于旅游客源地城市,重点予以攻关,联系开辟直达航班或中转航班。同时,依托哈尔滨是东北最大旅游集散地的优势,重点考虑加密哈尔滨至加格达奇、漠河航班,以降低航班开通的难度和成本。从而有效提高旅游运力,使大量受交通影响的潜在游客能够进入大興安岭。

2倾全力做好铁路交通

确立铁路为主的旅游交通系统,火车具有载客能力大、成本低的特点,特别是大众旅游时代备受游客青睐,是游客的主要运力。铁路运输应在现有基础上,挖掘潜力,根据木材停运的实际,积极与铁路部门协调联系,建立旅游旺季加开临时客运列车,以及铁路扩能提速,实现夕发朝至,为游客出行提供保证。

3打造森林全境自驾游产品

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外出旅游到达旅游目的地后,租车自驾旅游,已经成为大众广为认可和接受的休闲旅游方式。经过综合分析,扶持组建内部汽车租赁公司,打造森林全境自驾游。一是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二来随着公车改革政策的实施,可以将全区未拍卖的超标公车进行整合,采取租赁合作方式支持扶持组建汽车租赁公司,解决区内运力短板。

四、唱响国际品牌,积极开展对俄旅游及外阜合作

在大力開发国内旅游的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标准,建立旅游产业项目库,重点策划一批优势旅游招商引资项目,采取PPP等模式,寻求诸如首旅、国旅、中青旅等有实力的大型旅游产业集团或产业基金合作,积极吸引国内外财团、企业参与旅游发展建设,从而实现大兴安岭生态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树立良好国际品牌,积极开发对俄旅游

依托北极村与俄罗斯村庄相邻的地缘优势,借助我区与俄罗斯阿穆尔州政府达成旅游合作协议的契机,争取开通对俄一日游。游客可从北极村出境到对面村庄,参观、品尝土特产、感受异国风情,从而增加北极村旅游的卖点和吸引力,进而开发漠河边境旅游产品系列,打造中国最北的“出境游”品牌和界江旅游黄金带。

2有效开展对外合作,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本着“区域合作,共同发展”的思路,与我区周边地市共同合作开发旅游产业,西与根河市、海拉尔,东与黑河、五大连池,南与齐齐哈尔、大庆等地市开展深度旅游合作,使之形成南北贯通、东西联动的区域性旅游经济带,打造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旅游发展模式。

五、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市场化程度

绿水青山以及良好的环境只是一个区域发展旅游的外部条件,而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旅游市场的规范程度才是决定该区旅游市场是否能长足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1提高旅游市场化程度

通过出台对旅行社的激励机制,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旅行社入驻大兴安岭。通过“目的地直采”模式,与途牛、携程、同程等大型旅游伙伴合作,有效降低上家旅行社多级转发,有效减少中间环节成本,提升旅游性价比。

2加强行业秩序管理

充分发挥旅游质量安全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按照新颁布的《旅游法》,成立旅游协会,组建由工商、税务、旅游、物价、食品监督、电视台等部门联合组成的综合执法大队,打击黑导、黑社,对家庭宾馆、饭店商店重新进行评定。对旅行社实行事先申报制,导游证实行服务分值制,物价实行线上线下价格公开制,由专业稽核大队进行跟踪稽查。聘请义务监督员,从社会公众角度进行监督,建立全员举报、投诉和反馈机制,切实形成高压态势。

3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

大力实施“区域内全员培训”法,对全区所有旅游管理人员、家庭宾馆、饭店商店从业人员和导游、司机等直接旅游从业人员,以及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分层面进行培训,使直接从业人员达到专业化、标准化、诚信化。

参考文献:

[1]宁士敏.中国旅游消费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王民,刘宝巍.黑龙江省化学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分析[J].商业研究,2004(6).

[3]李大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4]王钟印.中国旅游地理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5]罗明义.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蒋琰)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大兴安岭对策分析
大兴安岭不会忘记你
大兴安岭的铁道兵
2架增雨飞机为大兴安岭送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