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是“不学”的“下士”吗?

2017-07-29 12:29陈福季
书屋 2017年7期
关键词:顾随木兰花郑振铎

陈福季

《书屋》2016年第8期刊出潘建偉的《顾随〈木兰花慢〉辨正》一文,文一开头即引顾随的《木兰花慢》词:“……下士从教大笑,笑一声似蝇声。”然后解说否定了沈治钧认为“下士”指的是“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公然发出过‘笑声的”为数不少之人,还包括胡适。那么“下士”是指谁呢?潘认为“顾随所指的‘下士”很可能是郑振铎、粟丰等人。顾随在1953年10月27日至29日给周汝昌的信中非常严肃地批评了郑振铎所谓一切考证皆是“可怜无补费精神”的观点,他认为郑氏“不学”,是“当代妄庸巨子之一”,“决不能晓得其中的真正好处”。这里不说粟丰其人,只说郑振铎是“不学”的“下士”吗?我认为顾随如果真是这样说了这样写了,也就仅仅是他个人的意见和看法,绝不会得到他之外的任何学界人士的认同。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郑源新,福建长乐人。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参加过“五四”运动。1919年与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毕业后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1920年和茅盾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主编《文学周刊》和《小说月报》。1922年创办《儿童世界》周刊。1925年后和茅盾等人创办《公理日报》,和胡愈之、叶圣陶等人组织上海著作人公会。1927年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曾在燕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后在生活书店主编《世界文库》。抗战期间除制作、编著《中国版画史图录》外,和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了《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1945年后创办《民主周刊》。1949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历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协理事,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专著有《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学史·中古卷》、《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基本建设及古文物保护工作》及《中国文学论集》、《佝偻集》、《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俄国文学史略》、《泰戈尔传》、《桂公塘》、《取火者的逮捕》。译著有《沙宁》、《血痕》、《灰色马》、《新月集》、《飞鸟集》、《印度寓言》等。另有《郑振铎文集》、《郑振译选集》。另外他还和鲁迅合编《北平笺谱》等,今《郑振铎全集》也早已面世。如此著作等身的学术大师能被贬为“不学”吗?有此道理吗?

何谓“妄庸”?《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无此词,但《辞源》有之,谓“狂妄无知”。引例为《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谓魏勃勇,妄图庸人耳,何能为乎?”难道是说了一句“一切考证皆是‘可怜无补费精神”的话就成了“妄庸巨子”吗?

当时全国批评搞烦琐考证的人是不少的,郑振铎如果也参加了否定烦琐考证的行列的话,他的文章也一定是有根有据列举事实加以评述的,决不会仅只“一切考证皆是‘可怜无补费精神”这样一句极为武断的结论。即使说了这样一句话,怎就和“妄庸巨子”画了等号呢?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一定要全面深刻实事求是。不能仅抓住一点片面的材料就全盘否定,从个别性的前提得出普遍性的武断结论。顾随给郑振铎所加的“不学”、“下士”、“妄庸巨子”的三顶大帽子就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典型。

猜你喜欢
顾随木兰花郑振铎
十二点钟
顾随的“三自经”
顾随的“三自经”
减字木兰花·乙亥清秋
郑振铎炒股
爱他莽苍苍青天碧海,熙攘攘赤县神州——顾随《游春记》杂剧主题意蕴新探
木兰花开 香飘四海
减字木兰花·咏犬
减宇木兰花·立春
郑振铎与冯孟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