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流派综述

2017-07-29 06:29廖开妍
青年时代 2017年18期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

廖开妍

摘 要: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对经济现象丧失解释力之后兴起的,是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展开对制度及其在市场经济中作用的研究,他们把制度因素引入了经济分析,认为制度对于经济运行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政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阐述,以此来对新制度经济学流派进行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理论政策

一、新制度经济学概述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自古典经济学产生以来,西方经济学史上发生了三次重大的理论革命,而第三次革命 “新经济史学革命”之后,便产生了新制度经济学。虽然自20世纪初以来就有凡勃仑、康芒斯为杰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对“制度”的重要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却一直未能进入经济学的视阈。新制度经济学最重要的观点之一“制度决定绩效”真正引起主流经济学的侧目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制度经济学终于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十分的宽泛,但是按照威廉姆森的论述来讲,则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是社会理论层面,主要包括习惯、传统、道德、信仰等。(2)是制度环境层面,主要包括正式的游戏规则,尤其是产权制度、政治制度、司法、官僚机构等正规制度。(3)是治理机制层面,这是一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交易成本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层次,尽管财产很重要,但界定和实施契约的有效的有效的法律体系是不完全的。(4)是与组织治理结构关联不强的其他问题所构成的层面。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与旧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吸收了大多数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甚至可以说在整个研究方法上并没有很大的创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新制度经济学虽然对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有很大的继承,但是对之的超越同样也是十分明显的,并且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对新古典方法的改进及其超越还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政策

(一)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交易费用思想是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的。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直接费用以及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间接费用等等。

威廉姆森继承了科斯的交易费用的内涵,将其细分为合约签订之前的交易费用和合约签订以后的交易费用。合约签订前的交易费用是指“草拟合同,就是合同内容进行谈判以及确保合同得以履行所付出的成本”。而合约签订以后的费用则分为:(1)不适应成本,即交易行为逐渐偏离合同方向,造成双方不适的那种成本;(2)讨价还价成本,即为纠正事后不合作行为而进行讨价还价所造成的成本;(3)建立及运行成本,即为解决合同纠纷而建立治理结构并保持其运行的成本;(4)保证成本,即为了保证合同条款兑现而付出的成本。

交易费用的提出,对于新制度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当一种交易在市场中发生时,就发生了两束权利的交换。交易中的产权束所包含的内容影响物品的交换价值,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之一。

(三)企业理论

科斯运用其首创的交易费用分析工具,对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与市场并存于现实经济世界这一事实做出了先驱性的解释,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单一生产制度体系—市场机制,拓展为彼此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包括企业与市场的二重生产制度体系。科斯认为,市场机制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企业也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二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在科斯看来,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建立企业,一种生产要素无须与那些同在企业内部与之进行合作的生产要素签订一系列的合约,如果这种合作是由价格机制的运作直接完成的,则签订这一系列的合约就是必要的。这一系列的合约被一个合约所替代,一系列较短期的市场契约被一个较长期契约所替代—企业取代了市场,从而节约了交易费用。

(四)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是诺斯,他强调,技术的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人们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构建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人类社会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设想的。总之,诺斯认为,在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创立、变更,以及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渐变。其实质是高效率的出现或者说更高效率的制度对原有制度的代替。

三、对新制度经济学流派的浅析

在我看来新制度经济学这个流派的主要闪光点在于企业理论的提出与发展。这一理论的提出很好的解释了市场中为什么会出现企业,主要是因为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所花费的成本要低。如果不存在企业,生产要素所有者通过市场机制交易来进行生产与合作,这些要素的所有者就必须签订一系列的契约。但是当企业来组织生产时,这一系列契约就直接会被一个契约所代替,这无疑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但是当企业内部的规模不断扩大时,管理企业以及组织企业内部进行生产活动时的交易成本也会跟着上升,所以所有的资源不能完全通过企业来配置,需要市场和企业的相互配合才能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在生活中企业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就会对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的扩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生活中许多企业要想发展都会不断地扩张,兼并,特别是对于一条生产线上的兼并。

参考文献:

[1]威廉姆森:《 交易费用经济学:契约关系的规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諾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3]张五常:《新制度经济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当代财经,2008年第7期.

[4]刘景光:《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及主要流派回顾》[J].科技广场.2007年第4期.

[5]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及其发展趋势》[J].经济评论.2004年第5期.

[6]刘茜:《现代西方主要经济学流派观点及政策主张比较》[J].当代经济.2009年第13期.

猜你喜欢
新制度经济学
高等教育收费之本质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第三方教育评估制度环境研究
两种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及现实启示
我国国际贸易中应用电子商务的新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探究会计信息质量的新制度经济学及其重要性
会计舞弊形成机理:研究视角及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