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对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

2017-07-31 18:32虞巧英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饮片中药饮片咨询

虞巧英

·医院管理·

浅谈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对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

虞巧英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认为中药来源于大自然,无毒副作用,且中药饮片处方一般是由十几味药组成的,发生不良反应难以判断具体是由某味药引起的,因此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常被忽视。作者在统计本院中药饮片咨询汇总分析时,偶然发现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前后药事咨询中关于中药饮片不良反应的记录有所减少,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不合理处方 不合理处方为每张处方中出现《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任一项不符合规定的处方。每月随机抽取2d的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点评,使用Excel2007 软件将不合格处方按医生、处方号、处方类型、帖数、味数、帖均金额、临床诊断、不合理内容逐项分类统计,其中处方类型分为普通和肿瘤2项;不合理内容分为:(1)处方前记:科、费别缺项、患者一般情况缺失(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开方日期、门诊病历号、地址或电话号码不详等)、无临床诊断。(2)处方正文:药物名称不规范、煎服法不符要求、遴选的饮片不适宜、超剂量使用未双签名、存在用药禁忌(包括证候禁忌、妊娠禁忌、配伍禁忌)未双签名、证药不符、常规疾病>20味、恶性肿瘤>25味、每帖费用>50元、常规疾病>7d量、慢性疾病>14d量、其他。(3)处方后记:医师签名与留样格式不符或未签名,调剂复核人员未签名、其他。点评后,首先在Excel汇总表中通过自动筛选功能分别筛选出每个医生的不合格处方,按不合理内容排序,复制,粘贴到Word中,制成温馨提示单,书面告知医生其处方存在的问题,敬请其加以改正,其次,在全院的QQ及微信群中群发信息,同时,针对超剂量使用未双签名、存在用药禁忌未双签名及调剂人员未签字情况,多次召开药剂科全体人员会议,再三强调签名的重要性。

1.2 统计中药饮片处方 点评(本院于2013年8月开始)前后两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的中药饮片咨询中关于中药饮片不良反应的记录数及中药饮片处方数。

2 结果

本院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前药事咨询中关于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咨询率为0.05%,点评中为0.04%,点评后药事咨询中关于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咨询率为0.02%,可见,处方点评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见表1。

表1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前、后药事咨询中关于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咨询率比较

3 分析

引起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原因有多种,主要有:品种混乱、炮制或煎煮不当、剂量过大、疗程过长、辨证不准、配伍失度、生理因素、遗传因素、病理因素等[1]。只有控制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才能切实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1 品种混乱 我国药用资源丰富,许多中药名称非常相似,容易出现混乱现象,导致发生不良反应。如五加皮和香加皮,两者功效虽相似,用量却有所不同。五加皮用量为5~10g,香加皮有毒且用量为3~6g。补益药中若将有毒的香加皮作五加皮入药,则有可能导致中毒,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脾虚湿盛、肠鸣泄泻的参苓白术汤加味方,方中应选用益气健脾、补脾止泻作用强的麸炒白术。如果选用生白术,不但达不到用药目的反而会加剧泄泻。处方点评发现此类情况,归类在遴选饮片不适宜项下,通过发温馨提示单告知医生并在全院的QQ及微信群中群发该信息,避免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

3.2 煎煮不当 严格遵照药物自身性质,选择最适宜的煎煮方法对确保药物效果和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2]。处方点评后,对遗漏未设定特殊煎法的饮片,通过程序重新予以设定,方法:在药剂科科长的电脑上双击“医生诊间系统”,点击常用维护菜单项下的药品常用方法维护,选择草药,新增输入饮片名称,点击用法后面带有的▼,选择煎法,保存。设定后,医生在开具处方时,特殊煎法饮片的用法自动跳出,再也不会遗漏,从而消除了这一不利因素。

3.3 剂量过大 中药的剂量使用范围比较大,在常规剂量下,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会较少,若为强调疗效而随意加大用药剂量,则发生不良反应几率加大。如人参若常量应用可治气虚欲脱及气津两伤等证,而大量或超大量应用则可引发滥用人参综合征,轻则火热上炎、口鼻出血,重则兴奋狂躁,乃至于死亡等;甘草虽为解毒药,但过量服用也可引起水肿、高血压、低钾血症等毒副作用。有资料表明中药致不良反应的病例>60%是由于超剂量引起的[3]。处方点评发现此类情况,归类在超剂量使用未双签名项下,发温馨提示单并专门召开调剂人员会议着重强调双签名的重要性:一可使医生重新审方,二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保护后,从而有效减少了因粗心导致的超剂量使用处方。

3.4 疗程过长 中药饮片与化学药一样,具有疗效和毒性的双重性,有的中药本身就有毒性。因此长期使用一些中药,也会引起中药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处方点评发现此类情况,归类在常规疾病>7d量、慢性疾病>14d量项下,发温馨提示单告知医生引起注意,比如提醒患者检查肝肾功能。3.5 配伍失度 十八反”、“十九畏”是中医界沿袭数千年的中药配伍禁忌,用之不慎或不当易出现不良反应,处方点评中的用药禁忌双签名可减少此一情况的发生。

3.6 生理因素、遗传因素、病理因素 三项因素均可影响用药及用药剂量,尤其是生理因素中的年龄和性别项。年龄和性别差异对药物的反应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少儿与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与一般成年人有区别,少儿期正在发育阶段,许多器官、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老年人肝肾功能普遍减退,会影响药物的体内代谢及排泄功能,药物更容易在体内蓄积,造成中毒或其他不良反应,故用量应适当减少;妇女在妊娠期、哺乳期、月经期用药也均有所禁忌。处方点评时发现处方前记中患者年龄或性别或电话号码项缺失、单位或家庭住址不详或缺失,通过行政手段要求挂号室完善就诊信息,一则有助于审方;二则有助于调剂人员、处方点评人员判断疾病与用药的相符性及用药剂量的合理性;三则有助于一旦发现调配差错,能及时尽快找到患者,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引起中药饮片不良反应[4]原因有多种,加强安全用药意识、合理使用中药、确保中药质量和强化药物安全监管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中药饮片处方点评[5],一方面规范了医生的用药行为,使正确处方变成一种习惯,一种职业操守;另一方面发现存在的问题,关注潜在的问题,促进临床用药向规范化,合理化发展,提高药物疗效,有利于预防某些药源性疾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究其本质,也就是加强安全用药意识、合理使用中药,强化药物安全监管,所以说处方点评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新手段,值得推广应用,造福大众。

[1] 徐德生,郭霞珍.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45-247.

[2] 段小莉.浅谈中药煎煮法对汤剂疗效的影响.内蒙古中医药,2015:34.

[3] 欧明,王宁生.中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大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6.

[4] 袁宙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及防治对策.中华全科医学,2015,13(4):653-655.

[5] 黎娉婷.中药处方点评对中成药合理使用的干预作用.当代医学,2016,22(11):148-150.

317600 浙江省玉环县中医院

猜你喜欢
饮片中药饮片咨询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红参破壁饮片抗疲劳、耐缺氧、耐低温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浅谈中药饮片储存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养护方法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某三级中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
鉴别中药饮片真伪的重要性及相关方法
服务与咨询
中药小包装饮片质量问题分析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