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治疗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8-01 10:10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贝拉奥美拉唑食管

张 丽

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治疗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 丽

目的探讨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治疗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辽宁省丹东市解放军230医院收治的66例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钠,观察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2 h内、48 h内、96 h内止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在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极好的应用效果。

雷贝拉唑钠;奥美拉唑钠;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多是由于患者本身存在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所致,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之一[1]。该疾病在临床治疗上主要以快速止血以及稳定内循环为主,在必要情况下可实施内镜治疗[2]。治疗该疾病的药物以治疗溃疡类药物为主,比较典型的是奥美拉唑,其自上市以来便被广泛用于胃肠道溃疡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3]。而雷贝拉唑作为临床新药,在胃肠道溃疡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亦有颇为理想的效果。本研究就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治疗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了同意书,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19~58岁,平均(39±11)岁;其中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溃疡10例,多发性溃疡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20~59岁,平均(39±11)岁;其中胃溃疡17例,十二指肠溃疡10例,多发性溃疡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钠(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批号:20151010),20 mg/次,2次/d,肌内注射。观察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钠(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51126)进行治疗,40 mg/次,2次/d,肌内注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 d,在此期间密切关注患者临床反应及变化。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以本院自制的治疗情况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治疗方式选择、医师关怀、治疗效果等,总分值为10分,其中0~4分为不满意,5~8分为比较满意,9~1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1 d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腹部疼痛、呕血、黑便等现象出现,生命体征平稳,病情未复发;有效:治疗3 d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腹痛疼痛缓解,呕血与黑便大幅减少,生命体征平稳,病情未复发;无效:治疗5 d后,患者临床病症依旧存在且未见改善,腹部剧烈疼痛,呕血黑便未有减少,生命体征不稳定[4]。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例(%)]

2.2 止血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12 h内、48 h内、96 h内止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2.4 治疗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有研究指出,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性疾病,若不及时给予止血治疗则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相比于以往奥美拉唑治疗而言,雷贝拉唑治疗具有更高有效性。实际上,导致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酸性环境对正常止血机制的破坏。现代临床医学普遍认为,提高胃内pH值有助于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从而达到止血效果[6]。因此,多用抑酸药物治疗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而雷贝拉唑钠在抑酸效果上明显优于奥美拉唑钠,因而治疗效果更优。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12 h内、48 h内、96 h内止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提示雷贝拉唑的应用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实现止血,使患者消化道出血症状得到及早改善。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可知,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此两种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不良反应,但大多数患者的不良反应在治疗结束后均自行缓解消失,未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影响。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可知,在临床治疗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雷贝拉唑钠以其显著的临床效果与及时可靠的止血效果而赢得了患者的一致认可,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奥美拉唑是一种活性旋光对映体的消旋混合物,是胃壁细胞中酸泵的特殊抑制剂[7]。该药物作用迅速,每天1次的剂量能够可逆性抑制胃酸分泌。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与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相关,而与给药时血药浓度无关[8]。相关研究表明,静脉注射40 mg奥美拉唑即可迅速降低胃内酸度,24 h内平均下降90%[9],因而以往的消化道出血治疗多以该药为主。雷贝拉唑钠是一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胃酸分泌过量相关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卓-艾氏综合征等[10]。与奥美拉唑相比,雷贝拉唑抑制H+/K+-ATP酶作用更强,而且抑制可恢复;对血浆胃泌素水平影响较少,因而在抑酸效果上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采用雷贝拉唑钠治疗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

[1] 孙菁,袁耀宗.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治疗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J].中华消化杂志,2016,36(12):826-830.

[2] 孙晓丽.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7,36(2):114-116.

[3] 陈广建,谢碧梅,温华荣,等.胃镜钛夹止血联合肾上腺素注射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J].临床医学,2016,36(8):67-68.

[4] 韩晰.观察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0):4083.

[5] 常红,王银章.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1):45-47.

[6] 周嘉宁,魏志,孙自勤.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后早期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7):486-492.

[7] 王贵良,邱萍,徐林芳,等.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及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8):106-108.

[8] 樊红,冯彦虎,张德奎,等.内镜下金属钛夹与注射肾上腺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荟萃,2013,28(2):208-209.

[9] 张吉善.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血凝酶注射治疗非食管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83-84.

[10] 周家仍,徐莉,罗旋,等.胃镜引导下联合注射肾上腺素与喷洒超微大黄粉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10):1069-1072.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7.032

辽宁省丹东市解放军230医院,辽宁丹东 118000

猜你喜欢
贝拉奥美拉唑食管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老狗贝拉
四十九条围巾
胃食管反流中的胃蛋白酶对食管外鳞状上皮细胞的影响
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胃间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三根横线的秘密
HPLC法测定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的有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