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7-08-01 10:10张名文巫国海黎业科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占位性进针经皮

张名文 巫国海 黎业科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张名文 巫国海 黎业科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6年9月于英德市人民医院经胸部CT检查确诊为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穿刺前向患者讲解穿刺过程及注意事项,训练患者正确呼吸及屏气。分析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及并发症情况,比较肺部穿刺活检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70例患者均经一次穿刺活检后即获得满意的标本,共确诊66例为肺癌患者,临床检出率为94.3%;共8例发生气胸,发生率为11.4%;咯血1例,发生率为1.4%;穿刺部位出血11例,发生率为15.7%。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准确率为98.6%,特异度为75.0%,灵敏度为100.0%。结论采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准确率,在切割病变组织时定位准确,对患者造成的创口较小,活检成功率高;CT引导下活检图像更加清晰,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CT引导;肺穿刺活检;肺占位性病变;诊断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可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于肺癌患者应尽早诊断及治疗,有助于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临床上诊断肺癌的“金标准”为病理组织学检查,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作为目前诊断肺占位性病变的重要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准确性,且穿刺过程中可较好地掌握穿刺方向,并发症少,临床诊断率高,为肺部疾病的确诊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1-2]。本研究就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至2016年9月于英德市人民医院经胸部CT检查确诊为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穿刺前向患者讲解穿刺过程及注意事项,训练患者正确呼吸及屏气。其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35~79岁,平均(59.8±2.5)岁;病灶直径2~10 cm,平均(5.4±1.5)cm;穿刺部位:右肺下叶13例,左肺下叶18例,右肺上叶22例,左肺上叶17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均经胸片或CT检查确诊肺部存在占位性病变,但无法明确病灶性质;②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因占位性病灶靠近胸腔壁导致无法明确病灶性质。排除标准:①存在穿刺禁忌证的患者,如肺动脉血管瘤及肺血管畸形;②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心肺功能异常及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于穿刺前明确肺部占位性病变的部位,在患者身体表面做好标记为穿刺活检部位,同时在CT引导下确定穿刺进针的路径、方向及深度,注意穿刺时避免伤及血管神经及其他重要器官,且穿刺路径要短。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体表标记处,采用2%利多卡因实施局部麻醉至胸膜层,根据肺部占位性病变的大小确定活检针的档位,在CT引导下选择最恰当的角度进针,当针尖进入胸壁后嘱患者屏住呼吸,并快速进针至预定部位,使用CT机重新扫描确定活检针已达病灶内部后,采用活检枪迅速进针切割占位性病变组织,完成穿刺活检。此时需注意叮嘱患者再次屏住呼吸,在拔除活检针的同时压迫进针口,再次使用CT机进行扫描,观察是否存在气胸或出血。将切除的病灶标本采用95%乙醇固定后送检。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4 h,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变化,若出现不良反应则需及时处理。

1.4 观察指标分析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肺部穿刺活检与病理学检查结果。

1.5 结果判定标准病理组织活检结果显示阴性且符合以下1种条件以上者可判断为活检结果阴性[3]:①病灶对抗生素治疗存在较高的敏感性,且患者经治疗后病灶显著缩小,甚至消失;②手术确认病灶为良性;③未经临床治疗,但病灶明显缩小或消失;④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病灶保持稳定,未出现增大、扩散及恶化的现象。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70例患者均经一次穿刺活检后即获得满意标本,此次共确诊66例肺癌患者,临床检出率为94.3%,见表1。

表170 例患者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例(%)]

2.2 并发症发生率70例患者中,8例发生气胸,发生率为11.4%;咯血1例,发生率为1.4%;穿刺部位出血11例,发生率为15.7%。

2.3 肺穿刺活检与病理学结果比较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准确率为98.6%,特异度为75.0%,灵敏度为100.0%,见表2。

表2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例)

3 讨论

肺部占位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疾病,将病变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是明确病变性质的关键。病理学诊断可为临床提供有利的疾病判断依据,有助于治疗的推进[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脱落细胞检查、胸腔镜检查、开胸肺活检等是目前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主要方法,其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中央型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对于其他支气管腔外病变或周围型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较低。痰脱落细胞检查操作简单、无创伤,但检查阳性率较低,不利于临床诊断。胸腔镜及开胸肺活检等需在患者全身麻醉后进行,具有较高风险,且创伤较大,检查费用较高,患者耐受性较差[5]。因此,需寻求一种安全、简便的检查方法以提高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率。

肺部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诊断方法,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其在B型超声、X线透视及CT等影像学的引导辅助下,可更好地发现病灶,并能准确判断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B型超声可见实时图像,检查费用低、患者经济负担小,但其对病灶要求较为严格,仅适用于鉴别诊断胸膜及胸膜下的病变组织。X线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准确率较差,若病变的周围组织较为复杂或病灶被纵隔掩盖,采用X线则无法准确显示,故不能用于诊断小体积病灶[6]。对于体积较小且位置较深的病灶,在穿刺的同时借助CT进行引导,可明显提高活检成功率,其原因可能为CT具有较高的图像分辨率,对病灶的实质性区域、坏死区及囊性区均可清晰反映,且CT引导对病灶定位更加准确,可以较好地判断针尖所在方位,活检成功率高[7]。此外,CT呈现的是无重叠影象,特别是对纵隔、纵隔掩盖的病灶、心脏等具有显著的优势。采用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的特异度为90%~100%,准确率为75%~99%,敏感度为67%~97%[8]。本研究结果与以上研究结论相似,提示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可作为临床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临床上常见的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并发症有血胸、气胸、肺出血等,所有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给予相应药物等治疗后症状均得到缓解。活检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活检针的进针次数及患者配合情况等有关,因此,为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需做好以下4个方面:①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掌握穿刺适应证、禁忌证等,选择最有利于患者的穿刺方法,同时根据患者病灶所在部位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肺穿刺针;②穿刺前向患者讲解穿刺过程及注意事项,训练患者正确呼吸及屏气,要求患者在CT扫描及穿刺过程中保持固定的呼吸相位,使患者最大程度地配合穿刺,有助于穿刺顺利推进;③操作者需对病灶进行准确定位,术前可根据胸部CT图像确定最佳的穿刺进针点,尽可能缩短穿刺距离,若穿刺距离较大,在穿刺过程中穿越的肺组织越多,越容易损伤肺组织,进而引起术后并发症,提高并发症发生率;④对于肺门、纵隔区及大血管周围的病灶组织,术前可进行增强扫描,了解病灶及周围组织的血供及相邻大血管之间的关系,准确评估病灶血管及穿刺道血管的结构,可有效降低因误穿而引发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9-10]。

综上所述,采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准确率,在切割病变组织时定位准确,创口较小,活检成功率高。此外,CT引导下活检图像更加清晰,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 马冬,于韬,郑文恒,等.调节多层螺旋CT扫描机架角度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J].肿瘤学杂志,2016,22(3):222-225.

[2] 张修建,朱爱玲,葛德海,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细针抽吸与切割活检的比较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4):743-744.

[3] 钟南山,刘又宁.呼吸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66.

[4] 张知贵,刘颖,罗治海,等.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应用于肺门肿块的并发症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5):452-453,455.

[5] 李晓琴,贾琳,丁爽,等.关于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改善CT引导下经皮纵隔病灶穿刺活检的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6,22(2):172-175.

[6] 张霖,雒志明,张威,等.多层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刊,2016,51(12):18-21.

[7] 黄大福,陈德玉.提高CT导向下老年中央型病变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安全性的探讨及并发症预防[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8):1300-1301.

[8] 尹莉,梁晓宁,于泽兴,等.周围型肺部肿块经皮穿刺活检超声及CT引导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2):1699-1702.

[9] 李显敏,余娴,胡伟,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8):4560-4562.

[10] 陶广昱,孙炎冰.四维磁导航引导CT定位在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2):50-52.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7.053

英德市人民医院,广东清远 513000

猜你喜欢
占位性进针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Role of telomere shortening in anticipa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