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合编党支部构建模式研究

2017-08-03 11:57李古州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作用发挥高校

【摘 要】 高校从设置模式、支委选配、活动安排等方面探索师生合编党支部构建模式,有利于解决目前高校党建存在的实际问题,推进党建工作与学生学习、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有机结合,实现“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的构建目标。

【关键词】 高校;师生合编党支部;支部设置;作用发挥

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党在高等院校的基层组织,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23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强化教师党员的育人责任,建立优秀教师党员联系指导学生党支部工作制度,开展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活动,相互学习促进,不断拓展师生联系的渠道和领域。[2]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也指出要全面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优化党支部设置,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

一、高校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基层党支部一般包括教工(在职)党支部、退(离)休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教工党支部多以部门、学科为单元组成;学生党支部多以年级或班级为单元组成。近年来,高校党委重视基层党支部的建设,进一步规范基层组织生活,先后开展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基层党支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支部作用弱化

党支部不重视理论和政治学习,学习教育制度流于形式;支部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到位,组织生活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党支部活动开展不平衡,时间和人员难以保证,缺乏吸引力,效果不佳。

2、学生党支部流动性较强

教育部党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中规定学生党支部一般在30人以内。高校学生党支部多以年级或者专业设置,本科生党支部在一、二年级时因党员人数少无法成立党支部,往往与高年级党支部混编在一起,随着支部党员人数增多,则需要进行支部调整,重新划分新的党支部。待学生党员因毕业组织关系转出,党支部则进行撤销,导致学生党支部变动频繁。

3、党支部书记能力有待提高

少数支部书记存在不愿抓、不会抓、抓不实等问题。部分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因本身教科研工作量大,工作积极性不高;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多由学生辅导员担任,学生辅导员党务基础知识薄弱;高年级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多为高年级研究生党员担任,研究生党员因为党务基础知识缺乏,很难带领党支部开展好组织生活和组织发展。

二、师生合编党支部的构建的模式

探索建立师生合编党支部的工作模式,创新基层党支部的组建模式,优化组织设置,整合师生党支部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工作特色,使得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各自在学习、服务、创新方面的优势,统筹协调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优化建设。[3]

1、高校师生合编党支部设置模式

按照结构稳定、规模适当的原则,打破单独设置学生、教工党支部壁垒,科学设置党支部,将教职工党员中的专业负责人、专业导师与相应专业、年级、班级的学生党员组合在一起,打造以“教研室+学生”“学科+学生”“团队+学生”“专业+学生”“导师+学生”“班主任+学生”“辅导员+学生”等模式。师生合编党支部规模一般应控制在30人以内。

2、高校师生合编党支部支委的选配

通过建立“选拔培养、教育培训、搭建平台、监督管理、激励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的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机制,注重选拔守信念、重品行、有本领、敢担当、讲奉献的教师担任支部书记,选拔优秀的学生党员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支委和专兼职组织员。

3、高校师生合编党支部活动的组织

在工作过程中注意突出教工党员的主导性与学生党员的主动性,不断加强双方的互动性,促进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的有机结合。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以及教师的专业特长,共同策划支部工作方案,制定工作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具体党建活动,创新党建模式,提升师生党员的参与度。

4、高校师生合编党支部作用发挥途径

围绕教师、学生党员特点开展党组织活动,将党组织活动与思政教育、学科建设、科研教学、学生管理、社会实践等相互促进。组织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争做‘四有好学生”“共驻共建”“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岗位认领”等活动,立足师生党支部实际,创新活动载体形式,推动党支部业绩更加突出有效。

三、师生合编党支部在“三型”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学习型”党组织构建。教师党员党性强,大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佼佼者,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对党内的日常教育活动有创新、有想法、有热情。师生合编党支部能更好的贯彻将集中学习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日常学习教育制度,能更好的做到学习要求分类化、学习内容菜单化、学习组织制度化、学习载体多样化,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培养党员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工作能力。

二是有利于“服务型”党组织构建。教师党员专业能力强,社会经验丰富,能够結合科研、教学、项目等团队发挥教学科研在服务师生、服务社会中的作用,教师党员的参与会使支部的社会服务活动开展得更深入。学生党员有激情有活力,具有较多的素质拓展活动时间,学生党员的参与会使支部的社会服务活动开展得更有活力。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在社会服务活动中还可以相互促进,有利于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双向服务、互惠互利的党建工作格局。

三是有利于“创新型”党组织构建。教师党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学生党员创新思维能力较强。教工党员可以多方面了解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更好的指导学生党员开展活动,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可以随时考察学生党员作用的发挥;学生党员可以督促教工党员自觉开展党性教育、参加党内活动,有助于党支部书记自觉抓支部建设。师生合编党支部有助于创新组织生活内容,创新党建活动方式,创新党建模式,提升师生党员的参与度,形成教师带动学生、学生促进教师、党员带动群众的良好局面,有利于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Z].2014-12-28.

[2]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Z].2007-5-25.

[3] 卢兆彤,瞿振元. 高校师生混编党支部设置模式探索与实践 [J]. 高教研究,2013(31).

【作者简介】

李古州(1985-)男,汉族,安徽亳州人,讲师,硕士,安徽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研究方向:高校基层党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作用发挥高校
对油田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党组织在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研究
大学生党建会在学院各阶段工作中的作用发挥
基于有效利用视角分析医院档案管理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