鲑鱼降钙素结合脉冲电磁场治疗脊髓损伤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

2017-08-07 02:46张展翅李晓强马隽石新峰栾广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鲑鱼电磁场降钙素

张展翅 李晓强 马隽 石新峰 栾广*

1. 河北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河北 石家庄 050017 2.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矫形骨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脊髓损伤(SCI)后早期出现明显的骨量丢失和骨转换增加,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特别是在损伤平面以下[1-3]。因此,超过50%的完全性SCI患者在损伤后1年发生骨质疏松[1],这些受试者的长期总体发生率高达81%[4]。然而,目前存在这种已知的常见并发症,对这些患者的治疗显然是有不足之处的,少于20%的高风险患者接受抗骨质疏松的治疗[2]。此外,尽管使用双膦酸盐可部分减轻SCI后的骨量丢失,这些药物没有显示在关键部位增加骨量的有效性,特别是在下肢[5-7],其中大多数SCI后发生脆性骨折[2]。类似地,骨代谢药如特立帕肽在这个特定位置没有表现出积极的作用[8],因此表明需要改善这种临床并发症的治疗方法。鲑鱼降钙素是一种32个氨基酸单链多肽,可直接与破骨细胞上的降钙素受体特异性结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同时能抑制破骨细胞前体融合形成成熟的破骨细胞,从而防止骨量丢失,研究显示鲑鱼降钙素能显著降低36% 新发椎体骨折[9],同时还可以明显缓解骨痛[10]。脉冲电磁场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物理方法,近年来多个临床及基础研究已经表明脉冲电磁场不仅能促进骨形成而且还通过抑制骨吸收,可以有效减少绝经后骨量丢失,增加骨密度[11,12]。为此,笔者采用脉冲电磁场与鲑鱼降钙素联用治疗SCI致骨质疏松症患者,并与单用鲑鱼降钙素及脉冲电磁场的疗效作了比较,评价了其临床疗效。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本科收治90例脊髓损伤所致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均伴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及髋膝部疼痛表现,经X线骨密度测定仪监测证实其腰椎骨密度T-Score ≤-2.5 SD,生化检查证实碱性磷酸酶、钙、磷值在正常范围内。排除影响骨代谢的内分泌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孕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异黄酮、双膦酸盐以及降钙素等影响骨代谢药物,严重内分泌、神经系统、心脏以及消化系统疾病,血压>160/95 mmHg (1 mmHg=0. 133 kPa)、存在糖尿病史、过敏体质以及对鲑鱼降钙素药物过的敏患者,排除其他继发性疏松症患者以及严重精神疾病患者。

所有患者入组前3个月内未接受激素及影响骨代谢相关药物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降钙素组、电磁场组及联合治疗组。降钙素组(n=30)中,男性8例,女性22例;年龄 24~71 岁,平均(45.4±4.6)岁;病程 1~3 年,平均(1.9±0.9)年;体重指数(23.6±3.6) kg/m2;均为胸腰椎损伤;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B级19例,C级11例。电磁场组(n=30)中,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29~73岁,平均(46.3±3.1)岁;病程1~3年,平均(1.9±0.7)年;体重指数(23.5±3.5) kg/m2;均为胸腰椎损伤;ASIA分级B级20例,C级10例。联合治疗组(n=30)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29~73岁,平均(46.3±3.1)岁;病程1~3年,平均(1.9±0.8)年;体重指数(23.5±3.4) kg/m2;均为胸腰椎损伤;ASIA分级B级21例,C级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损伤部位、体重指数、ASIA分级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口服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碳酸钙D3片(钙尔奇600 mg×60 s)1 次1片,1日1~2次及常规康复锻炼作为基础治疗;降钙素组进行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通过皮试显示阴性之后,每次肌肉注射50 IU,每天1次,持续用药2 周,第3周之后每隔1 d注射1次,持续用药治疗12周;电磁场组用低频脉冲电磁场进行治疗,保持脉冲磁场强度为6~8档交变,脉冲频率为8~10 Hz 交频,每次治疗40 min,共治疗30 次,分为3个疗程治疗,第1个疗程每天治疗, 第2 个疗程间隔1 d治疗1次,第3 个疗程间隔2 d治疗1 次,治疗12周。联合治疗组使用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2周。

1.3 评价指标

采取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治疗不同时间段3组患者疼痛程度: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影响睡眠;7~9分重度疼痛;10分剧烈疼痛;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测定3组患者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 BGP)、1,25-二羟基维生素D3[1, 25-(OH)2D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3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段VAS评分对比采用总体方差分析及SNK两两比较的方法;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和各项生化指标的比较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3组患者之间的相应指标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评分

治疗前,3组患者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药物及电磁场的干预,每组不同时间段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时间增加评分降低。治疗后1、2、3个月及6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电磁场组及降钙素组(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段VAS评分Table 1 VAS score of patients in 3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of the

注:与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与降钙素比较,&P<0.05;与电磁场比较,#P<0.05

2.2 骨密度

治疗前,3组患者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组患者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P<0.01);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降钙素组及电磁场组(P<0.05)。见表2。

组别腰椎股骨颈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降钙素组0 667±0 090 724±0 08∗0 574±0 040 643±0 07∗ 电磁场组0 671±0 090 695±0 07� 573±0 060 612±0 08&# 联合治疗组0 668±0 070 772±0 09∗� 575±0 070 679±0 09∗&#

注:与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与降钙素比较,&P<0.05;与电磁场比较,#P<0.05

2.3 生化指标

治疗前,3组患者PTH、1,25-(OH)2D3及BGP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电磁场组及降钙素组的PTH、1,25-(OH)2D3、BGP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的PTH 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1, 25-(OH)2D3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BGP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PTH、BGP均显著低于电磁场组及降钙素组(P<0.05),1,25-(OH)2D3显著高于电磁场组及降钙素组(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Table 3 Changes of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patients in 3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注:与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与降钙素比较,&P<0.05;与电磁场比较,#P<0.05

3 讨论

本研究选取90例脊髓损伤导致骨质疏松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组患者均予以钙剂作为基础治疗。降钙素组进行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治疗,电磁场组用低频脉冲电磁场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使用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2周。通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3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3组患者腰椎及股骨颈BMD、PTH、BGP、1, 25-(OH)2D3。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对患者的VAS评分及腰椎及股骨颈BMD和血生化指标PTH、BGP、1, 25-(OH)2D3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降钙素及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这些结果表明降钙素联合电磁场是一种治疗脊髓损伤导致骨质疏松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减低VAS评分,改善骨生化指标,值得临床使用。

人体骨骼代谢主要有赖于骨的吸收与重塑,使之维持动态平衡,并保持骨骼的质量与形态。脊髓损伤后早期骨骼的组织形态学研究揭示了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的增加,迅速的变成到破骨细胞活性的增加和成骨细胞活性的抑制[13]。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功能的这种解偶联在临床上以高钙尿的出现和骨吸收的生物化学标记的大量分泌所证实[14],导致BMD的快速损失和小梁结构的降解,最终替换为脂肪骨髓[15]。正常骨骼重塑的骨骼重塑,骨骼重建的量几乎完全被新的骨形成所替代;而脊髓损伤的骨组织,骨组织的代谢平衡被破坏导致骨形成和吸收的解偶联的病理生理情况,其迅速导致严重的骨量丢失。最严重的骨量丢失发生在急性SCI后的最初12~24个月[16]。下肢骨骼的结构和强度的损失使得脊髓损伤患者的骨折风险的明显加大。

鲑鱼降钙素主要成分为降钙素,可有效降低破骨细胞数量,限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通过降低骨吸收、刺激成骨细胞、延长破骨细胞的发育时间,以降低骨折发生率。鲑鱼降钙素不仅能降低骨转换等,并且在维持骨小梁的正常形态方面起重要作用,以确保骨的质量[17]。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愈合也有较好的疗效[18],鲑鱼降钙素可以改善骨的代谢、促进骨折愈合、减轻腰背痛及改变血液生化。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是近年来兴起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具有无创性、无感染、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和并发症少等优点,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证实脉冲电磁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故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19]。脉冲电磁场不仅能促进骨形成而且还通过抑制骨吸收,可以有效减少绝经后骨量丢失,增加骨密度[11,12]。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降钙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可以增加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同时极大的降低患者疼痛评分,这可能和降钙素联合脉冲电磁场抑制破骨,促进成骨有关。降钙素及电磁场都有促进成骨、抑制破骨功能,脉冲电磁场联合降钙素使用会进一步促进骨形成,PTH、BGP、1, 25-(OH)2D3的生化水平相对单独使用增加显著很好证明这点。当然我们的研究有其局限性,患者数量及单一医院研究对其真实效果有所限制;总的来说降钙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可以作为一种合适的治疗脊髓损伤导致骨质疏松合适的方法,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鲑鱼电磁场降钙素
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指导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外加正交电磁场等离子体中电磁波透射特性
降钙素合成分泌及生理作用
不时鲑
不时鲑
电磁场能量守恒研究
猛鲑鱼巧捉长嘴鸟
基于函数语言的并行FDTD算法新实现及其在航空母舰甲板表面电磁场分布问题仿真中的应用
浅海中四桨运动舰船产生的轴频电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