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葛香草汤治疗湿热型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60例

2017-08-09 01:16何卫东文丹吴晖邵丹吴天生
福建中医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湿热型香草感染性

何卫东,文丹,吴晖,邵丹,吴天生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4)

·临床研究·

黄葛香草汤治疗湿热型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60例

何卫东,文丹,吴晖,邵丹,吴天生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4)

目的研究黄葛香草汤治疗湿热型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湿热型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按电脑随机数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片、补液盐;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黄葛香草汤;2组均治疗3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WBC、NE、hs-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黄葛香草汤治疗湿热型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抗菌治疗,具有抗肠道细菌感染的作用。

黄葛香草汤;湿热;泄泻;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

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以急性腹泻、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肠道感染性疾病,属中医“泄泻”范畴。该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属于内科常见病、多发病[1]。黄葛香草汤是我院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湿热型泄泻)的经验方,在临床应用中广受患者好评。现将黄葛香草汤治疗湿热型泄泻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作用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实用内科学》[2]及《急诊医学》[3]中腹泻的诊断标准。症状:①急性起病;②以腹泻、腹痛为主要特征,腹痛多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腹泻后疼痛可减轻,每日腹泻次数常大于3次,多为黄色稀烂便或水样便,一般无脓血,可夹有未消化食物;③多伴有呕吐、发热。体征:①脐周可触及压痛;②肠鸣音活跃。辅助检查:①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增多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②大便常规可见白细胞;③生化检查提示电解质紊乱。

1.2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4]中湿热型泄泻的诊断及辨证标准。①泄泻诊断标准:起病急,泻下急迫而量多,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以上,便质稀溏或成水样便,伴有腹痛、恶心、呕吐;②湿热证辨证标准: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秽臭,肛门灼热,可伴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及证型者;②年龄>18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①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副伤寒、出血性肠炎者;②合并肠道以外部位感染者;③就诊前使用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中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者;④严重肝、肾、心、脑疾病及血液病者;⑤有左氧氟沙星及相关中药过敏史者;⑥哺乳期或妊娠女性;⑦不配合检查、治疗、观察,资料不完整者。

1.5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0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留观的湿热型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120例,依据统计软件SPSS 20.0产生的随机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37.62 ±11.39)岁,平均病程(5.73±2.08)h。对照组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39.75±11.05)岁;平均病程(5.22±1.94)h。2组年龄、性别、平均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片(第一三共制药北京有限公司,产品批号:BR063G1),每次0.5 g,每日1次;口服补液盐(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1606173),每次1包(14.75 g),每日3次。疗程3天。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口服黄葛香草汤,方药组成:黄芩10 g、黄柏10 g、葛根10 g、苦参9 g、木香9 g、茯苓9 g、薏苡仁10 g、甘草3 g,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疗程3天。

2.3 观察指标

2.3.1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4]拟定。①治愈:大便正常,其他症状消失,临床检验正常;②好转: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③未愈:症状未见改善。

2.3.2 检测指标①五分类血球计数仪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WBC、NE数量;②免疫比浊法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hs-CRP水平;③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仪Cobas e411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PCT水平。

2.4 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软件SPSS 20.0计算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使用Ridit分析。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比较2组疗效采用Ridit检验,观察组95%置信区间(0.40,0.48),对照组95%置信区间(0.50,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3.2WBC、NE比较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WBC、NE变化比较(x±s)×109/L

3.3hs-CRP、PCT比较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hs-CRP和PCT变化比较(x±s)

4 讨论

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均较高,国内外医学界对该病的相关研究历久不衰[5-6]。急性腹泻因细菌感染而发生时,白细胞及其主要构成中性粒细胞常常升高,而且感染程度往往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数量成正比。相关研究发现hs-CRP水平结合中性粒细胞计数有利于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的诊治,是区分细菌性与病毒性感染的良好指标,同时可反映治疗效果[7-9]。PCT也是反映细菌性感染的良好指标,在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中常升高,其与感染程度、控制情况常保持一致,在细菌性感染的诊断、疗效评价、预后等方面有很高的临床价值[10]。西医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主要是采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并辅以补液。目前,抗生素滥用形势仍然严峻,感染性腹泻细菌耐药越来越广泛,单纯用西医治疗往往效果不佳[11-12]。

《古今医鉴·泄泻》:“夫泄泻者,注下之症也。”《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因此,湿热型泄泻病机关键是肠道湿热内蕴,故治疗的关键在于清利湿热。

黄葛香草汤由黄芩、黄柏、葛根、苦参、木香、茯苓、薏苡仁、甘草组成,是我院治疗湿热型泄泻的经验方,该方具有清利湿热、健脾止泻的功效。方中黄芩、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中、下焦湿热之力强,共为君药;葛根清热生津、升阳止泻,苦参清热燥湿、利水,共为臣药;木香健脾消食、行气止痛,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共为佐药;甘草为使药,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葛香草汤中多种药物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炎及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黄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等均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可降低细菌耐药性[13-14]。黄芩的有效成分黄芩苷具有抗菌作用[15]。苦参提取液可明显减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腹泻症状并改善其肠道功能[16]。薏苡仁、木香对胃肠功能具有良性调节作用[17-19]。在临床观察中发现,黄葛香草汤可调理患者的胃肠功能,使患者腹泻次数减少,腹痛、呕吐等症状缓解或减轻。

本研究结果提示,使用黄葛香草汤治疗湿热型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抗菌治疗,该方可降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hs-CRP和PCT水平,具有抗肠道细菌感染的作用。在目前抗生素滥用、细菌耐药越来越严重的形势下,使用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

[1]ZHAO X,NI B,WANG Y,et al.A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 acute diarrhoea in a general hospital of Shanghai[J].Epidemiol Infect,2017,145(3):545-552.

[2]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88-793.

[3]黄子通.急诊医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41-342.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16.

[5]ZOLLNER-SCHWETZ I,KRAUSE R.Therapy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role of antibiotics[J].Clin Microbiol Infect,2015,21(8):744-749.

[6]STRONI G P,DHIMOLEA M M,PIPERO P S,et al.A study on the epidemiology and aetiology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adult patients presenting at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hospital in tirana,Albania[J].Balkan Med J,2014,31(3):196-201.

[7]尹万贵.C反应蛋白定量测定诊断细菌性肠炎的准确性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1,9(6):42-43.

[8]龙胜规.细菌性肠炎中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沉降率4项实验指标的比较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5):136-137.

[9]何梅英,徐光耀,贾秀平.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感染性腹泻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26-28.

[10]戴佩佩,裘晓乐,徐克.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0,25(11):858-860.

[11]沈丽珍,陈素菜,张爱鸣,等.感染性腹泻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3):5338-5340.

[12]蒋莹,庄天彦,郭祥萍.感染性腹泻临床与病原学分布特点及耐药分析[J].北京医学,2012,34(9):824-827.

[13]吴嘉瑞,张冰,张光敏.黄柏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09,5(11):160-162.

[14]王平,夏飞,李晓超,等.黄柏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1):118-121.

[15]李宝军,刘志强.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J].当代医学,2015,21(6):127-128.

[16]吴蕊,余新超.苦参提取液对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疗效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5):665-667.

[17]庞张祥,韩晓春,季旭明,等.薏苡仁及其拆分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2):175-177.

[18]黄文君,辛敏.木香对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华夏医学,2014,27(1):24-26.

[19]张猛,郭建生,王小娟,等.云木香不同提取物对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136-138.

R256.34

B

1000-338X(2017)03-0001-02

2017-02-1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2-32)

何卫东(1981—),男,医学硕士,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文丹(1964—),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E-mail:wendanfz@163.com

猜你喜欢
湿热型香草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思考心电图之177》
蘑菇头和小香草
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布规律及中医治疗
蘑菇头和小香草
蘑菇头和小香草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理中汤加味寒温组方治疗虚寒兼湿热型胃痛
中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浅议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湿热型脂溢性脱发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