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足浴干预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2017-08-09 01:16黄惠榕肖敏潘玮卢爱华刘园园
福建中医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补阳置换术髋关节

黄惠榕,肖敏,潘玮,卢爱华,刘园园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4)

补阳还五汤足浴干预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黄惠榕,肖敏,潘玮,卢爱华,刘园园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4)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干预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按电脑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各项操作及护理均遵照常规执行,实验组仅在温水足浴时,加入中药补阳还五汤足浴治疗。结果实验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发生1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用药后D-2聚体值降低(P<0.05);患肢疼痛、股三角压痛在术后8天消失例数增加(P<0.05);术后10小时患肢髌上15 cm皮温降低(P<0.05)。结论中药足浴干预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

下肢深静脉血栓髋关节置换术;补阳还五汤;中药足浴

人工关节置换术已在我国发展40余年,日益成为重度髋、膝关节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随着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剧,接受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日益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国外有关报道显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高达40%~70%,而国内的总发生率为47.1%,其中有0.5%~2%的患者因发生肺栓塞而危及生命[1]。本研究通过古方新用,用补阳还五汤进行足浴以干预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采用电脑生成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47~84岁,平均(69.21±8.87)岁。试验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6~83岁,平均(71.16±6.99)岁。2组年龄、性别等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2]①原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炎;②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③髋臼发育不良所致的骨关节炎;④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等全身疾病致髋关节受累;⑤老年病人股骨颈新鲜或陈旧骨折;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严重疼痛及活动障碍;⑦创伤后骨关节炎。

1.3 排除标准①术前彩色超声多普勒发现已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者;②术前查出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异常者,有凝血机制障碍或出血倾向者;③既往3周内发生脑血管意外、细菌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有出血倾向及合并脑血管瘤的患者;④参与本次手术前,曾使用过本试验中的药物或类似作用的药物者;⑤恶性肿瘤、血栓病史、双下肢皮肤破溃、多发性骨折患者;⑥术后并发失血性休克、感染、心血管意外及DIC的患者;⑦孕妇、服刑人员、精神障碍等弱势群体,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健康有限公司,100 mg/片,批次:BJ33245),嘱病人每日于固定时间口服1次;35~40℃温水足浴,每晚睡前1次,每次20 min,2周为1个疗程。术后康复方法及健康教育均遵照护理常规执行。

2.2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髋关节置换术后24 h加用补阳还五汤进行中药足浴,方药组成:黄芪50 g,赤芍20 g,当归20 g,甘草20 g,川芎15 g,桃仁15 g,红花15 g,葛根15 g,地龙25g,丹参30 g,白芍30 g。备好5000 mL的水,将配制完成的中药放入浸泡20 min后,先用武火煮至沸腾,再用文火煮10 min后去除残渣,将留取的煎汁,倒入桶或盆内,待药液温度降至35~40℃时开始泡足,水温维持在40℃左右,水面在踝关节以上10 cm处,浸泡结束后,用质地柔软的毛巾以按压式擦干足部,肤质较干燥者涂抹适当护足霜于足部表面。每晚睡前1次,每次20 min,2周为1个疗程。

2.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0 h及治疗后8 d的D-2聚体值、大腿和小腿周径(髌骨上缘15 cm和胫骨粗隆以下周径)、疼痛消失例数及下肢皮温等指标的变化。

2.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3 结果

3.1DVT发生例数比较见表1。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表1 2组术前及治疗后8 d发生DVT比较

3.2 D-2聚体值比较见表2。

表2 2组D-2聚体比较(x±s)ng/mL

3.3 大腿、小腿围周径比较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大腿、小腿围周径比较(x±s)cm

3.4 患肢及股三角疼痛消失例数比较见表4。

表4 2组治疗后患肢及股三角疼痛消失例数比较

3.5 侧髌骨上缘15 cm皮温比较见表5。

表5 2组皮温差变化比较(x±s)℃

4 讨论

静脉血瘀滞、高凝状态、静脉内膜损伤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三者互为因果是发生DVT的必要条件[3]。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属于中医“脉痹”“恶脉”“股肿”范畴,术后患者因手术创伤,导致气血失调,内生瘀血,术后体质虚弱,卫表失固,易为风寒湿热之邪所侵袭,经脉凝滞,血滞不行,闭塞不畅亦生瘀血;加之久病气耗或久卧伤气,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气血郁滞,脉道壅遏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黄帝内经》中有如下记载:“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足部是三阴经的起点,三阳经的终点。足掌有300多穴位,67个反射区,乃六经之根,可谓人体的第二心脏[4]。中药足浴是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其理论依据为经络传导学说、辨证施治原则,并结合当代的足部反射区理论,通过将煎煮后的中药热液用于沐足,促进足部经络疏通,刺激足部反射区,同时促进中草药的药理作用渗透进人体血液循环,更有效地发挥整体和局部的药理效应,增强机体功能,通畅各组织器官的气血运行。研究表明,中药足浴在骨科治疗与预防中的效果切实可行[5-12]。中药足浴双下肢能够促进人体下肢血液循环,调畅下肢经络,促进人体功能恢复。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多因虚致瘀,且以气虚血瘀为主。王清任所创的补阳还五汤具有补气活血的作用,是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本方通过将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伍,使得气旺则血行,活血而不伤正,加川牛膝为引经药,引药下行达于下肢,且能活血通络,一举两得。本研究显示,补阳还五汤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D-2聚体值,减轻大、小腿围径肿胀程度,缓解患肢疼痛等作用。

综上所述,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应用补阳还五汤中药足浴,促进患者下肢血运改善,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张竞,张金庆,郭盛杰,等.不同频次使用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对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研究[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6,9(4):335-338.

[2]田伟.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7.

[3]蒋雷鸣,樊效鸿.身痛逐淤汤熏洗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防治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4(23):23-24.

[4]叶柏.徐景藩运用足疗方治疗脾胃病的经验[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10-11.

[5]张志强,张洪美.中药足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麻木72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7):3459.

[6]刘珍福.中药足浴治跟痛症[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1):20-22.

[7]任秀喜,景金霞,石玉兰.中药足浴法在肾性骨病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5):3224.

[8]钱祝民.醋加药汁浸泡治疗足跟痛64例[J].福建中医药,2006,37(1):4.

[9]潘成轩.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J].河南中医,2013,33(10):1793.

[10]刘志豪,肖学峰,贾琼.补阳还五汤加味防治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11):982-984.

[11]石树培,林翔,姚东文,等.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0例[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3(5):52-54.

[12]芦织.中药足浴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体会[J].光明中医,2012,27(10):2114-2115.

R543.6

B

1000-338X(2017)03-0009-02

2017-05-25

福建省中医药科研课题(WZZH201311)

黄惠榕(1965—),女,主任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补阳置换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