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教育目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达成

2017-08-09 17:35赵树臣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内涵新课标

赵树臣

【摘要】结合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目标的缺失或弱视,阐述了初中教学情感目标的内涵和表述原则,并从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激发积极情感等几方面论述达成情感教育目标的途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引起各位同仁对情感教育目标的重视。

【关键词】新课标 内涵 表述 有效途径

前言

《新课标》明确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再是知识与能力的附属品,而是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然而很多英语教师还是过于重视知识的本位价值和实用价值,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目标的培养。我认为原因有三:1.很多教师认为情感态度仅仅是教学手段和途径,不是教学内容;2.教师无法像讲解知识点那样把情感态度教给学生;3.情感态度的内容不明确,对情感目标的理解因人而异,并导致实施过程的差异。

一、中学教学情感目标的内涵

著名学者鱼霞提出,情感教育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即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2.提高学生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3.帮助他们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中学教学情感目标的表述

调查显示,许多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表述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例如,许多教师对情感目标的表述总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与表达。确定和表述情感目标要遵循:1.学生主体性原则。在设计和表述情感目标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要做什么、学会什么,而不是教师要做什么。2.系统性原则。在设计和表述情感目标时,做到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的相互关联。3.可操作性原则。在设计和表述情感目标时,必须依据《课标》、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例如,上文提到的情感目标可以转化成:通过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英语广告、新闻、诗歌等,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用英语给朋友写一封信,表达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动物的决心。

三、课堂教学中达成情感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情感因素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易造成初中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因此,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其自主学习、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根据初中生好奇、好胜等特点和思维发展的规律,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1)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情绪。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的焦虑感来自多方面。有的拿自己和同学比较,发现他人比自己好,就会焦虑。有的性格内向,生怕出错丢面子,这样渐渐对英语学习就不感兴趣了。针对以上问题,我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对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树立自信心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正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注意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当众纠错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一种惩贬作用,但处理不当会挫伤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有些错误是没有必要纠正的,例如,学生因紧张而发生的口误,教师不要立即指出。因不熟练而造成的错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改正,帮其得到成功的体验。

2.优化课堂教学,激发积极情感。初中英语教学要融入“快乐学习”的理念,在快乐的课堂活动中自主学习,享受英语学习所带来的快乐。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1)精心导课,触发“兴奋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要话题开展听说读写活动,第一部分都是热身(Warming up),主要通过看图讨论、情景听说等活动,教师可利用大脑风暴(Brainstorm)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思考该单元的中心话题。因此,教师在课前应针对教学内容、学生兴趣爱好等设计导入方法,触发他们学习“兴奋点”,引领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

(2)巧施教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

1)面带微笑,走进课堂。当老师面带微笑,优秀生会感到精力倍增;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会减轻对困难的恐惧。这样,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快速投入学习。

2)形式新颖,方法得当。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动。如:使用抑扬顿措、风趣幽默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教学。合理利用实物、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进行教学,丰富学生想象力,激发求知欲。组织有效的小组学习和讨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做中学”的理念,能使学生的思想及时得到交流;在课外的小组学习中,学生会通过上网、咨询等方式解决问题。

(3)因材施教,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生身心发展有着共同的特点,但是在性格、知识和智力的发展水平上又存在差异。如有的学生语言能力、综合能力差,有的对英语没兴趣,有的学习方法不正确,有的信心不足等等。因此,教师既有统一要求,又要因材施教,尽可能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切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总之,情感态度是语言运用的血脉,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鱼霞.情感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卢加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内涵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木木相册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