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7-08-11 22:37陈告生
关键词:自学初中数学措施

陈告生

【摘要】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兴趣不浓厚, 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因此, 对于这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自学 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8-136-01

0

引言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更注重授课——“教”,教师照着书本教,学生跟着教师学,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教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形成数学思维方式;而数学知识由于其抽象性的特点,题目千变万化,导致部分学生兴趣不高进而跟不上教学进度,教学效率也不高。初中数学教学作为以后高等数学的基础,非常重要,要想学好数学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和“会学”数学。

一、应用“四步导学案”模式

“四步”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设计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习过程,其中学习过程属于重要的环节,学习过程的设计可以分为“课前预习、探究活动、目标检测和拓展延伸”这四个板块,将探究活动分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师生合作交流这两部分。教师通过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将教材内容编写为学生易于探究的问题。并且,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积极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总结归纳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学习更加有效。这种设计使教师更能驾驭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收放自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模式是在一般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活动框架及程序内容,学科内容是以课堂教学活动为核心。把“导学案”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形成合格的课堂教学,学科教学问题不应当一味重视表面,而应当根据媒介课程的“导学案”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任务,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备课认真落实到实处。

二、应用翻转课堂模式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预设教学环节,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教师精心编制好资源,并且将资源共享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校讯通平台、班级QQ群或网络个人空间与微信等便于学生学习的网路上,还可以给学生介绍名师课堂、空中课堂、在线课堂等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资源。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要成为学生获取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的便捷资源库。如在学习投影这节时,教师制作好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相关的定义、特征的微视频,编写好课前以定义、特征相关练习,课中以作图、应用相关测试题为主,课后以作图、应用的拔高拓展思考题为主,这些都提前共享到网络上。学生在课前利用老师提供的资源,灵活安排时间观看教学视频,自学所学的内容。观看视频的时候,可以依照自身的学习情况,自己设置学习进度,对视频进行暂停或回放,并做好记录,完成课前练习。经过自主学习之后,学生对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完成预习练习,初测预习效果,这个环节也可放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完成。期间老师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并且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自学,尝试完成检测性练习,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练习情况展开针对性讲解。学生在家或在课前10分钟在老师指导下阅读课本,看微视频,完成课前练习,记录不懂的问题,为老师讲解,师生、生生互动做好准备。

三、创造生活情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中部分数学知识确实逻辑性强,且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情境,来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例如,在教学乘方的时候,可以引入一个探究问题:“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是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是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学生都怀着好奇心,以极快的速度计算着,很快,每个学生的预测都出来了,他们兴奋地互相报着,带着惊奇的表情,有个男生脱口而出:“这么不可能的事居然能发生!”学生恍然,而且印象深刻,理解了乘方这一运算。

四、注重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领悟科学的观念和方法,主动获取新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的能力。例如,在八年级第二学期“23.3事件的概率(2)”中,提问小明和小亮做扑克游戏,桌面上放有红桃1、2和黑桃的1、2共四张牌分成红黑两组,小明建议:“我从红桃中抽取一张牌,你从黑桃中取一张,当两张牌数字之积为奇数时,你得1分,為偶数时我得1分,先得到10分的获胜”。如果你是小亮,你愿意接受这个游戏的规则吗?这个游戏对小亮和小明公平吗?怎样才算公平?(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又例如,在八年级上册“17.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5)”中,教学目标为:(1)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在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设置了开放的问题:解一元二次方程学过哪些方法?每种方法各试出一道最适合此种方法的方程。看似简单的问题,但最适合此种方法的方程却考验了学生对每种方法的理解能力。

五、结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以上几点,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李青.探究初中数学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1):103.

[2]刘灿钐.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学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15.

[3]刘廷超.浅议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1):44.

猜你喜欢
自学初中数学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阅读练习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