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视剧海外传播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维度与偏差

2017-08-12 21:25管文娟
新闻爱好者 2017年7期
关键词:海外传播电视剧国家形象

管文娟

【摘要】在全球化的国际传播环境下,一部好的电视剧能够成为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广播影视“走出去”战略中,国产电视剧力图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人类共同价值等多维度来建构中国国家形象。但由于缺乏对国家形象核心价值的传播及必要的文化自觉,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出现偏差,需要在内容上立足当代,积极展现中国核心价值;在形式上实现民族文化与现代表达、国际视野的融合,以促进中国国家形象得到世界范围的理解与认同。

【关键词】国家形象;电视剧;海外传播;维度;偏差

在全球化的国际传播环境下,电视剧作为一种主流的文化形式,能够将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礼仪习俗、社会风貌等文化表征,以及深蕴于国民精神中的核心价值、情感认知、是非判断等文化内涵予以充分呈现,成为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载体,并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作为一种文化输出,发挥巨大的传播价值和影响能力。目前中国广播影视正实行“走出去”战略,一批国产电视剧走出了国门。2009年至2014年,中国电视剧的出口量由128部增长为296部,增长幅度为131.3%;出口的剧集由5825集增长为13824集,增长幅度为137.3%。①出口数量的增长固然可喜,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国产电视剧出口海外大都“卖的是白菜价”,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仅在东南亚等地区形成一定影响,在电视业发达的欧美地区并未进入主流市场。

一、国产电视剧海外传播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维度

(一)文化维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维度是电视剧跨文化传播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维度。跨文化管理专家吉尔特·霍夫斯坦德(Geert Hofstede)认为,“文化”是“一个人群成员区别于另一个人群成員的共同思维方式”,他将文化比喻成一个洋葱,有很多层。最外面的一层是象征物(Symbols),其次是英雄人物性格(Heroes),再次是礼仪(Rituals),最内层是价值观(Values)。[1]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是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内涵,在历史题材电视剧中彰显得尤为突出,这主要体现在:

一是古代服饰文化。这是霍夫斯坦德提到的“象征物”层,是海外观众的肉眼可以看到的中国文化。电视剧的服饰文化所展现的不仅是款式花色的形式美,更加透视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风情、时代氛围以及人物个体的内在韵味。尽管电视剧中的古代服饰不可能与那个朝代的服饰完全相同,但仍然遵循了每个朝代服饰的基本特征。如战国时期以阴阳五行色彩渗进服色思想中,《芈月传》中百官朝会时的黑色朝服,少女芈月的浅黄藂罗衫再配以芙蓉冠、五色花罗裙、泥金鞋,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唐代服饰奔放、宽容,《武媚娘传奇》就嫁接了唐朝的审美情趣,宽衣大袖、没有纽扣而系腰带,长裙的线条优美流畅,尽显盛唐的雍容华贵。清代服饰婉约、含蓄,电视剧《步步惊心》中男性皆着长袍马褂,女性是旗袍外面加上一件背心,脚下是花盆高底鞋。电视剧展示出中国古代服饰的精美及独特,有助于海外观众形成对中国形象的具象认知。

二是中国传统礼仪、习俗文化。霍夫斯坦德认为“礼仪”是每种文化里对待任何人和自然的独特表达方式。礼仪、习俗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融入了是非善恶、尊卑有序的社会道德价值与伦理关系。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传统礼仪、习俗十分丰富且富有民族特色,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婚礼、丧葬礼、宴客礼、尊师礼、祭祀礼、朝会礼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风尚和文化内涵。如电视剧《芈月传》中芈姝和秦王结婚时的大红婚衣、同牢而食、合卺而、夫妇食黍等婚礼礼俗,与历史上的记载相符。电视剧的场景再现使海外观众能够通过对中国传统婚礼习俗的了解,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三是儒释道文化思想。这属于霍夫斯坦德认为的“价值观”的内容,是文化中最深邃的部分。儒释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尽管各有特点,但总体而言,都强调德性立身的安身之道、以和为贵的待人之道、中庸为美的处事之道、克己复礼的修身之道、诚信无欺的交往之道。儒释道的文化思想在中国国产电视剧中有大量的呈现,如《琅琊榜》中主人公梅长苏“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的赤子形象,以及为官的“正义”、为臣的“儒礼”、为子的“孝道”、为兄弟的“信义”“情义”等,在该剧的故事情节与人物细节中一一体现,屏幕化地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底蕴。

(二)精神维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民族精神

精神内涵是文化产品最本质的内核。文化产品与其他经济产品的重要区别在于它是关乎思想、观念和意识等精神传播的。同类文化产品的根本性差异不在于其外在形式,而在于其承载的不同精神意义,并且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产品的价值差异。中国国产电视剧出口海外的重要价值在于使中华民族精神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其承载的民族精神集中表现为:

一是“自强不息”的抗争、奋斗精神。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追求道义、不畏艰难困苦的民族,崇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历史剧《甄嬛传》《芈月传》《琅琊榜》中主人公对命运的抗争,功夫武侠剧《李小龙传奇》《叶问》中用拳头对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现代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咱们结婚吧》中为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奋斗,都成为“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典型诠释。

二是“厚德载物”的尚德、包容精神。“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人的这些话是符合自然和社会规律的,体现的是对高尚品德的孜孜追求以及容载万物的包容会通精神。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中主人公对父母的孝、对弟妹的悌;《潜伏》中主人公对信仰的忠、对同伴的信;《琅琊榜》中主人公对朋友的礼、对兄弟的义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具体呈现。

三是“贵和尚中”的贵和谐、尚中道精神。“贵和”,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尚中”,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以《李小龙传奇》和《叶问》为代表的“新功夫武侠剧”超越了传统功夫武侠剧简单的快意恩仇,开始注重自身文化品格的提升及功夫精神的塑造。李小龙毫无芥蒂地指导对手武术、对已签下生死状的对手手下留情等行为,叶问“真正的武者功成名就靠的是胸怀”“比武的作用是给武林同道提供切磋的机会”等态度,都较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贵和尚中”的精神。

(三)人类共同价值维度:人类共通的家庭伦理观念及人文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讲话时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2]习总书记站在全人类价值共识的制高点上,在主张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提出了“共同价值”,为中国国产电视剧赢得海外观众的理解与共鸣,从而获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好感和认同具有指导意义。这种人类共同价值在国产电视剧中主要表现为:

一是共通的家庭价值伦理观念。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位,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是全世界观众都关注的共同话题。近年来涉及现代家庭生活的现实题材国产电视剧受到海外市场的青睐,如《蜗居》在港台地区引起了很大共鸣,《裸婚时代》出口至美国、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媳妇的美好时代》被翻译成斯瓦希里语,在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科摩罗等非洲国家播出,得到较高评价。这些电视剧通过描写家长里短的家庭故事,传递出尊老爱幼、珍爱婚姻生活等世界共通的家庭价值伦理观念,既能引发海外观众的收视兴趣,也易产生情感共鸣。正如戴维·莫利所说:“电视常常精心构造一个‘我们的国家形象,这个‘我们的组成部分是‘普通的家庭。”[3]海外观众通过观看具有共通家庭价值伦理观念的电视剧,能够从对中国“家”的形象认知上升到对中国“国”的形象的理解和认同。

二是融入世俗生活的人文关怀。从目前风行海外的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来看,无论是《蜗居》《北京青年》,还是《新结婚时代》《媳妇的美好时代》,以及《杜拉拉升职记》《虎妈猫爸》等,都着力反映中国人的婚姻、代际、住房、就业、职场等世俗生活,通过对现实生活的介入,反映普通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正如有学者指出:中国影视“将视野投向本地的核心居民,以他们的经验和人生作为表达的基础,把他们的困境、挑战、希望和力量表现出来,是在中国普通民众面对的生存挑战面前的新的反映,提供对于中国当下的新的想象”[4]。这种对“本地核心居民”日常世俗生活的关注,不仅体现了中国国产电视剧融入世俗生活的人文关怀特点,还成为与其他国家具有相通性文化连接的纽带,并以此为基础潜移默化地实现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传播建構中国国家形象的偏差

我国2001年就开始开展文化事业“走出去”工程,2007年又提出“提升文化软实力”来推动文化产品海外传播,中国国产电视剧的海外传播尽管在塑造国家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来看,仍然存在一些偏差,亟待改进。

(一)缺乏核心价值传播

在当今世界的传播格局中,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传播是提升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十八大将我国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涵盖了对中国国家形象在整体性上的最新表述,告诉了国际社会中国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我国文化产品就应该围绕我国的核心价值观进行传播,从而塑造鲜明的国家形象。

一个国家文化产品核心价值的有效传播会对国家形象的建构起到激发与促进作用。但如果传播乏力,则不仅不利于国家形象的塑造,甚至会造成负面影响。以热播海外的电视剧《甄嬛传》为例,尽管它在同类题材电视剧中堪称上乘之作,但由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的限制,海外观众在观看这部电视剧时往往会忽略掉它的现实主义和批判色彩,最直接的观感是剧中后宫女人之间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甚而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权力争斗与宫廷黑暗,这显然与我国国家形象的核心价值不符。因此有学者认为,这样一部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海外传播并不利于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输出与国家形象塑造。[5]

(二)缺乏必要的文化自觉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时代,文化融合已成为一种常态。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在与世界的互动中打造和宣传自身文化,就必须要有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借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文化自觉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它不是复旧,也不是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6]费孝通先生还进一步指出,文化自觉就是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7]这就意味着电视剧制作者和传播者的文化自觉首先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与继承,既要挖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也要及时地发现其不完善的地方,在电视剧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化的创新和解读,要在电视剧中与时俱进地丰富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增强其生命力与活力;另外还要加强各种文化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电视剧这种文化载体推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对话,以实现人类文化的共同进步。

从中国国产电视剧海外传播的现实情况来看,相比美、日、韩等电视剧传播较发达的国家,中国国产电视剧在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方面,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甚至是必要的文化自觉。当前在海外传播的中国电视剧主要集中于历史剧、古装剧和功夫武侠剧这三种类型,很多剧集既没有很好地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缺乏对中国民族精神的良好展现,反而其中充斥的打斗、宫斗等场景与情节很容易使海外观众产生不良印象。同时由于现实题材的电视剧较少,缺乏对现代化的、充满创新精神、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无法在海外观众中形成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正确认识和应有的尊重。

中国国产电视剧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尽管有所偏差,但仍然是塑造和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有效手段和渠道。要想达到更好的国家形象建构效果,中国国产电视剧还需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在内容上要立足当代,积极展现中国核心价值观。要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现实生活,改变海外观众对中国的不良印象,树立中国有活力、有实力、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形式上要实现民族文化与现代表达、国际视野的融合。中国民族文化是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内涵,要将中国民族文化的内核融入现代生活当中,以国际化的视野和表达方式让全球观众接受。中国电视剧人要树立塑造和传播良好国家形象的文化使命感和文化责任感,积极搭建话语沟通的平台,规范自己的创作,通过优秀国产电视剧的海外传播推动中国国家形象得到世界更大范围的支持和认同,使中国国产电视剧真正实现有价值有意义的“走出去”。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国产电视剧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5Y137)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据国家统计局电视节目出口量2014年相关数据整理,2016-08-24取自http://data.stats.gov.cn/search.htm.

参考文献:

[1]吉尔特·霍夫斯坦德.文化之重——价值、行为、体制和组织的跨国比较[M].许力生,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2-24.

[2]戴木才.全人类“共同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5-10-28.

[3]戴维·莫利.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M].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89.

[4]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6.

[5]张婧.“走出国门”的《琅琊榜》和《甄嬛传》对国家形象的影响[J].当代电视,2016(2).

[6]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7]费孝通.对“美好社会”的思考[G]//费孝通文集:第十二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465.

(作者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编校:王 谦

猜你喜欢
海外传播电视剧国家形象
从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看东西方文化的认同构建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农村题材电视剧改编设想
IP热潮下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理性发展
《青春之歌》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力研究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