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回族婚姻家庭价值观变迁探析

2017-08-12 23:50李昀鞠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定西回族变迁

【摘 要】 婚姻不仅是一种个体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甘肃省定西市香泉乡的穆斯林群众深受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在婚姻家庭价值观方面表现出与以往很大的不同,本文旨在探析其婚姻家庭价值观的变迁表现及其原因。

【关键词】 回族;定西;婚姻;家庭价值观;变迁

婚姻,是男女两性之间的一种特定社会关系。婚姻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个体一生的幸福。婚姻观念是指人们对缔结婚姻各方面的价值判断和心理因素。[1]不同的社会环境因素、个体的经济社会差异有不同的婚姻家庭生活,同样婚姻观念也会随之变迁。

定西市香泉乡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是全市唯一一个民族乡,全乡少数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49%,汉族、回族、东乡族相互杂居,当地保留了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回,东乡等穆斯林群体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行为均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当地穆斯林的婚姻家庭价值观念也是以伊斯兰传统文化作为支撑。他们认为,结婚是履行主命和圣行。由于宗教的原因,该地区穆斯林群体对于儿女的婚事非常看重,他们认为,为儿女操办婚礼让其成家立业是为人父母的最大责任之一。

当地穆斯林的婚姻家庭价值观经历了一个变迁过程,从近代到当代,其择偶方式、择偶范围、择偶标准、婚姻仪式都经历巨大的变化,下文将对其进行详述。

一、回族婚姻家庭观念变迁之深描

1、择偶观念的变化

(1)择偶方式的变迁。择偶是缔结婚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择偶行为是男女双方的互动,其直接影响婚姻的质量和家庭的形式。在传统社会,受生产力的制约,广大穆斯林的择偶方式受到诸多限制,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使回族地区的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后,大量回族青年男女进入城市工作学习,随着其生活空间的扩大,其择偶的空间不断扩大,逐渐从之前主要的亲缘关系、地缘关系转变为现在的事业缘关系。穆斯林青年男女的择偶方式有了显著变化,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转变为征求父母意见,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据笔者调查得出香泉乡回族青年的自主婚姻比例越来越高。

虽然在香泉乡青年回族男女的婚姻实现了自主,但是在缔结婚姻的时候,都必须特意找一个介绍人,这是因为在当地结婚前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比如定亲时给多少彩礼,结婚的良辰吉日也需要介绍人跟双方当事人协商来敲定等。从这个又可以看出,虽然当地的青年男女婚姻实现了自主,但从“特意找介绍人”中依然可以看出“媒妁之言”的影子。

(2)择偶范围的变迁。择偶范围就是通婚的范围,据香泉乡年龄大一些的穆斯林回忆,他们当时结婚的时候结婚对象必须是穆斯林,即遵守了严格的族内婚,由于其是散居回族聚居区,没有形成教派,所以教内婚并不多见。在调查过程中,一些老人对于回汉通婚非常反对,认为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这反映了以前香泉回族严格遵守了“族内婚”的通婚规则。但是在对香泉青年男女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只有少数男女不能接受回汉通婚,大多数香泉青年男女都认为只要感情好,与汉民结婚也无所谓,只要对方尊重自己的习惯就行。

(3) 择偶标准的变迁。近代回族的择偶标准一直秉承的是“门当户对”,这跟汉族并无差异,但回族择偶标准的前提是对方必须也是回族,然后再考虑门户。在被访的老年人中,找回族不是择偶的标准,而是理所当然的事,由于婚姻基本是“父母包办”的,在结婚前甚至连面都没有见过,更不要谈感情,择偶时看重的更多的是人品和家庭经济条件。在对香泉青年回族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在择偶过程中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择偶的标准更接近现实,更加实际。感情是一方面以外,还包括诸如对方的外貌、工作、收入、发展潜力等等。择偶标准从“门当户对”逐渐变得多样化。

2、婚礼仪式变化

婚礼的仪式即婚礼,是指结婚时所举办的祝贺新人缔结婚姻关系的仪式,是回族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习俗。以前回族的婚礼仪式严格遵守伊斯兰教义的规定,具有浓厚的伊斯兰色彩,在结婚前要提前“做喜日子”,迎娶新娘时先要“递经本”,婚礼由阿訇主持,还要由阿訇用阿拉伯文写一份婚约——伊扎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传统的仪式慢慢消失在当地婚礼中,青年穆斯林的婚礼呈现出现代与传统的碰撞结合。

(1)简化订婚过程。香泉乡回族传统订婚要经过由婚姻中间人即媒人“给话”与“去人”两个过程,后来将这两者合并在同一天举行,用当地的方言说就是“一船渡”(意思为一次完成)。后来更加简化,媒人成为了一种象征,有的青年穆斯林结婚甚至不需要媒人,订婚过程也直接省略,直接举行婚礼。这种做法,体现了现代人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态度,节省了双方家庭的经济开支,以及时间和精力,但也减少了婚姻的仪式感。

(2)结婚日期的确定。传统的穆斯林婚礼都会在“潘闪必”(星期四)举行,但据笔者调查,现在香泉乡穆斯林的婚礼很少有遵循这一传统的,其在订结婚日期的时候,受到汉族的影响,也会到当地俗称“阴阳”的人那里根据男女双方的出生日期,去“算”个良辰吉日,这种日期一般都在星期六和星期天,这样也更加有利于利用时间。

(3)婚车。当地一些年老的穆斯林回忆他们结婚时都是用牛车迎娶的,“不像现在的娃子们,要那么多小车。”他们认为现在结婚用那么多小轿车很浪费,是为了讲排场,跟他们那时候完全不一样。一般他们接新娘的车由男方家负责组织联络,不仅车的数量要能组成一个车队,并且车的档次也要高,根据每家的经济状况车的档次也不同。一般车队会绕着所在的城里转一圈,这可能既是为了烘托婚礼气氛,也体现了婚礼的仪式感和一种宣告。

3、婚姻角色关系

(1)婚姻角色的变迁。香泉乡回族妇女中,有正式工作的有十余人,且大多数是拥有高学历,以年轻回族女性为主,外出打工的占大多数,且大多是随丈夫一起外出打工,逢年过节跟随丈夫一起回家,只有少部分回族妇女留在家里,留在家里的大多数是年龄比较大一点的回族女性,且大多没有文化。回族妇女在经济上的独立,为他们事实上的地位平等奠定了基础,传统的女性就应该在家做饭洗衣,照顾全家的衣食住行的观念得到了极大改变,妇女的地位越来越与男性趋于平等。这在文化程度较高的穆斯林群体里表现的更为明显。

(2)婚姻角色变迁的影响。婚姻角色变迁所带来的自主性的提高和角色紧张,对婚姻家庭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离婚率的提高。随着回族青年男女经济独立性、流动性的提高,道德和信仰约束的减少,离婚率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婚姻社会角色变化的产物。第二,家庭暴力的减少。随着传统男尊女卑社会意识的淡化,现实社会生活中男女不平等社会地位的减弱,经济收入差距的减少,家庭暴力也隨之减少。[2]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进步与文明。

4、离婚

(1)对待离婚的态度。在调查过程中,香泉乡的老人们大多数对于离婚都感到很陌生,在他们的观念里没有这样一个名词,并且他们认为离婚是一件羞耻的事情。但在对年轻人访谈的过程中,普遍认为离婚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对离婚基本都持宽容的态度,他们认为离婚自由也是婚姻自由的一部分,相较于以前不得不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2)离婚的原因。随着人口的流动和社会流动的加剧,出现了家庭居住地和工作居住地分离的现状,也出现了夫妻双方两地分居的现状,在对香泉乡回族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外地务工,只有在过春节的时候才回来。两地分居导致夫妻双方感情淡泊,很容易诱发离婚。社会的发展,网络、手机用的人多了,交流多了关系也复杂了,离婚的也就多了。

二、回族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变迁之本源

回族的婚姻家庭价值观念随着整体社会的变迁也发生着改变,香泉乡回族受当地汉族文化的影响其婚姻家庭结构也在发生适应性的演变。综合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的变迁,与汉族文化的冲撞是穆斯林婚姻家庭价值观变迁的本源。

1、经济体制变迁的影响

新时期社会整体受来自市场经济的物质文化冲击明显,尤其回族作为一个善于经商的民族,受市场经济的潮流影响更加深刻,使回族人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利益和高质量物质生活的驱动下,以单纯的婚姻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中心逐渐向社会交往的中心转移,而扩大的社会交往必然导致传统的婚姻观念的变迁。

2、社会结构转型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回族以善于经商著称的商业文化特质,为回族社会成员的流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人际关系范围的扩大、异地经商的增多和以社会关系为中心的婚姻关系的转移,使回族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强烈冲击。穆斯林群体的社会流动加快,其择偶的标准、范围都呈现出了开放趋向。

3、汉族文化的冲撞

回族婚姻既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又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 是一种双重文化下的复杂的婚姻家庭模式。对于香泉乡的回族群众来说,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他们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他们的生活方式。处于社会流动和信息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香泉乡回族的婚姻家庭观念受着神圣的教规、汉族文化以及现代文明的合力冲撞,使其确立了新型的开放自由的现代回族婚姻家庭关系。

【参考文献】

[1] 汪玢玲.中国婚姻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 曼纽尔·卡斯特. 夏铸九,黄丽玲等译.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157.

[3] 将珍慧.试论回汉通婚的原因及其特点[J].商洛学院学报.2006.

【作者简介】

李昀鞠(1993.03-),甘肃通渭人,兰州大学学生.

猜你喜欢
定西回族变迁
相约定西
咱们定西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变迁
“洋芋”成定西农民脱贫致富“金蛋蛋”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
定西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