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印青春
——2017年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展

2017-08-16 03:06杨锋
当代美术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西安美术学院美院版画

杨锋

版印青春
——2017年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展

杨锋

2017年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季“时空留痕——开放的西美”共有13个教学单位参展,囊括了绘画、雕塑、中国画、摄影、艺术设计学、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等16个专业。其中版画系共有毕业生100多人,其中研究生11人、本科生98人,博士1人。毕业季不仅呈现了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所得,更展现了各教学单位的教学理念与成果。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系主任杨锋就学院教育、版画艺术、青年艺术等话题与《当代美术家》展开了讨论。

学院教育,毕业季,版画,青年艺术

1李莉等比例放大插画50cm×65cm20172017年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作品

《当代美术家》(以下简称“当”):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西安美院版画系今年毕业展的情况。

杨锋(以下简称“杨”):西安美院因为展览空间有限,每年的毕业作品展都是分阶段展览的,刚刚结束(6月3日)的是研究生的毕业展,本科生还未展览,博士的展览这两天正在进行。版画系今年共有毕业生一百多人,其中研究生11人、本科生98人,博士1人。西安美院非常重视毕业生的作品展,展览的时间跨度也比较长,今年的毕业展览从5月9日展到6月20日,在这个阶段有很多外校的师生以及社会上的艺术爱好者来看展览,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

当:您觉得西美版画系与其他美院版画系的毕业作品是否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目前各大美院逐渐失去地域特征,作品趋同化,您对此怎么看?

杨:八大美院都有版画系,直观地看都各有特长。比如说从版种的角度来看,鲁迅美院的铜版、四川美院的木版、天津美院的石版都很有特色。综合版是我们西安美院比较突出的地方,但有时毕业生的创作也会有出人意料的表现,今年的木版表现得也不错。另外我们每个工作室也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要求,表现在作品上也是丰富的面貌。以工作室制为教学单位的做法可以保持教学的多元性,有时这种教学的定位使各大美院的教学呈现趋同的感觉。比如以中央美院为代表的美院版画教学体制基本都是工作室制,这样似乎感觉大家有些趋同。另外,除了版种的特色,各学院的特色往往跟学术带头人有直接的关系,比如四川美院的康宁老师对川美的黑白木刻就有着重要的影响。

至于各大美院逐渐失去地域特征这个问题,有时候也是一个标签,大家好像先入为主地认为各个地方就应该有某某风格特征,但细想起来,这个问题也是颇为复杂的。我觉得这应该不算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地域性总是和地域的限定有关,实质上还是因为人的缘故,比如一个艺术家开创了一种具有独特性的风格,因为他身处的地域而被认定为是地域的风格。创造性的艺术家是最重要的,从宏观的文化角度来看,这个世界能够繁荣发展,最重要的精华就是交流,现代社会更体现出这一特征,信息的传播与渗透,不要说地域问题,时空的问题似乎都不存在了。

对于学院教育来说,还有一个变化是生源的多元性。原来西安美院的招生范围主要是陕西省内的学生,而现在是全国的。特别是这几年,西安美院留下来的老师也来自全国各地,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让毕业创作的风格和特点体现出地域性,似乎是困难的。因为美术学院是一个学术教研的机构,每个学院都有共同的人文背景,处在相似的环境当中,老师和学生除了课堂交流外,平时也总会有一些在一起喝茶聊天的活动,最终会建立一种文化上的认同。要说地域特征,还不如说是每个学校的学术品格来得具体。

2门珍伊此人·拾页清古籍、木刻85cm×85cm20172017年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作品

当:您觉得今年西安美院版画系的毕业作品有什么新特点和新趋势?您如何评价今年的作品?

杨:这个问题其实也和版种有着特别的关系,但是我们系的特点是重视艺术观念方面的教育,比如在教学上,过去老是关注形式方面的探索,现在各个工作室都开始重视艺术观念的问题,强调作品的实验性。这些新的趋势与变化在今年的毕业作品中也有所体现。之前工作室主任汇报毕业创作的进度,三工作室一位同学做了一个有关尺子的作品,非常有意思。另外一个学生从皮肤的形态入手,作品建立在伤痕缝合的概念上,作品给人感觉很锐利。这方面似乎本科生比研究生要更加开放,我还看到另外一个本科毕业生把透过孔洞的光线、影子的形状刻描下来,形成变化多样的造型。类似这种立足于观念转换的实验性作品,作为教学来说,开始有了稳定的范式,过去好像认为艺术很难教,但从现在这种思路来看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我们知道,形式方面的东西有时很难教,因为形式探索的余地很小,形式的美感、优劣,要靠感觉,要有内在的感受与视觉经验的支撑,只能让同学们多看,多感受。但是有一种东西可以教,就是社会学的方面,让学生做调查,在调查基础上梳理,使艺术深入生活,与现实发生关系,从个人的经验出发使作品具有一种可以辨识的风格。这个过程比较容易把握,具有教学上的可操作性。西安美院版画系已经连续做了四次以项目为引导的教学活动,除了户县的项目还在进行当中,其他的项目教学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这可以说是西安美院版画系教学的一个重要特色。项目引导的课堂教学主要以历史的方式、社会学的方式、图像风格的方式来介入对现实社会的表现,从而让学生立体地感受生活,目的是引导学生建立问题意识,使艺术的表现具有针对性。

3高诗芸串联插画45cm×56cm20172017年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作品

当:在毕业展和青年艺术评选类展览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青年艺术作品中常用的类似的创作手法、意象与元素,以及对国内外知名作品的借鉴或模仿,这常常被认为是思想的不成熟与创作上的复制。您认为青年艺术家,或者说毕业生是否应该刻意避免模式化的创作?您对这一现象怎么看?

杨:从我的个人的角度来看,先不要急于下判断,对于年轻艺术家来说,模仿是起步与开端。其实不用在这个时候以反对借鉴与模仿的方式砍掉很有价值的东西,因为向他人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家都认为艺术必须原创,但原创也是要有基础的,在个人的艺术生涯当中,关键要看艺术家如何借鉴与学习。伟大的人都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成就了自己的艺术事业,比如鲁迅先生非常经典的小说《狂人日记》,就是通过对果戈理小说的学习借鉴而产生的,而曹禺先生的《雷雨》也是模仿易卜生的剧作。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我认为学习借鉴的过程不可避免,如果是为模仿而模仿,就是比较麻烦的问题;如果是以模仿来说自己的事情,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见解与认识,通过对别人作品的解构、重构,产生一件表达独特主题的作品,那这就是属于自己的作品。所以对待这个问题要持谨慎的态度。而且模仿这个东西也很有意思,一般的策略是隔代模仿,模仿同时代的作品就会让人觉得是模仿,而隔代之后的模仿就会让人觉得是一种创新,这就要看艺术家的判断力是否切入了时代的脉络。

当:您觉得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作品是否有着不同与侧重?他们分别有着怎样的特点?

杨:毕业作品的侧重点一般来说和每个工作室的教学要求有关,但每一届学生的个性也决定了作品呈现的面貌,如果把他们看作是艺术家的话,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是没有什么差异的,但在教学的层面,必须按照个人的成长规律来进行引导。版画系的教学,本科阶段主要是基础技法的学习与基础艺术理论的学习,无论是技法学习也好还是理论学习也罢,在最初的那几年,因为对材料与媒介的陌生感,同学们的艺术语言一般会直接达到其所要表达的基点上。通常在达到这个点之后,又会出现一个理性思考的阶段,而且这个年龄段恰好在二十四五岁左右,正是研究生的年龄段,有了理性的思考,突然产生了要画得更好的愿望。这个年龄阶段是最有创造性的阶段,但是所谓的“纯真之眼”之前已经被用完了,接不起来,这正是研究生教学里比较困难的一个点,不能说学生的个人艺术素质有什么变化,不是这样的,事实是进入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开始不满足于之前的创作实践成果,开始思考求变,进入理性探索的阶段。在教学上要处理好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差异,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来开展教学。我们看美术史,毕加索二十多岁画了《亚威农少女》,正是他创造力最为旺盛的时期,他在二十多岁时就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一下子就开创了立体主义。但要持续保持这种创造力是非常困难的,不过毕加索有自己的方法保持对艺术的新鲜感受,我们发现他的尝试是超越绘画的,一会儿做版画,一会儿做陶瓷,一会儿弄一个自行车的车座,这样一种超越常规的探索。他属于比较聪明的人,不会只是在一块画布上纠缠,只有再出现新鲜的形式,这个新鲜的形式完全不是画家所熟悉的,他就会又达到当年《亚威农少女》的高度。

当:现在毕业季成了学院与社会对接、毕业生踏入社会的窗口,美术学院逐渐将毕业季作为推广本校毕业生的平台。西安美院版画系否与社会上的艺术机构合作,给毕业生创造毕业后的发展机会?

答:现在学校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我们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在这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学校在管理方面也有相应的政策制度。作为系的层面,一般重点在教学与学科的发展方面,对学生的指导就是教给他们比较务实的基础能力,能够让学生有进入社会的技能保障。毕业后在就业创业方面系里也会有一些有限的指导,与社会上的艺术机构也有合作,但不可能照顾到全部的毕业生,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另外,我还有一个认识,就是作为教学单位也不能总是从培养技能的角度来要求专业性的艺术教育。最近有个说法,说是现在有的美国重点大学不愿意招中国的学生,原因之一就是许多中国的学生并不是出于个人的专业热情来选择读大学,而是出于学历、身份的考虑来美国留洋镀金,为了回国找一份高薪的工作。一个并不是出于个人的学术志业来选择读书的人,在美国的专家看来将学校的教学资源付出在他身上是一种浪费,我非常认同这个看法,不能一味以功利性的目的来指导教育,还是要考虑到艺术教育的本质,应该明确美术学院是以培养有艺术素养的人为主要责任。

当:美术学院的毕业展越来越开放,为学院和毕业生赢来了更广阔影响力和机遇的同时,也让更多市民有了近距离接触艺术的机会。但在观展时一些不文明行为也给作品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您对此怎么看?学校是否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杨:我觉得不妨这样看,当下的艺术形态开放到了这样的程度,学生的作品也经常显示出实验性的特征,然而有时候让人觉得这些事情好像就是艺术家的自娱自乐,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作品总归是要和公众见面的,这样艺术的意义才算完整,如果老是在精英立场来指责观众,就会认为艺术和公众之间天然应该有距离。如果观众不能理解或者配合作品的展出,说明我们艺术家也有引导大众的责任。从方式上讲,我觉得就要做好这种准备,艺术与公众的互动至少说明艺术在介入社会生活,而不是象牙塔的自娱自乐。再激进一些,要我看,对作品损坏倒是件好事,有人抢了西安美院的作品制造了事件,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还把艺术和观众隔离开,以博物馆展览的形式搞毕业展,实际上违背了艺术的初衷。至于发生不文明的观展行为要如何处置的问题,可以拿扔烟头这个行为做个例子。扔烟头是不文明的行为,但我觉得以行政处罚手段,比如罚款来处罚,实际上更不文明,这样的处罚有时候会激发更为恶劣的不文明行为,不排除有些人被处罚完还接着扔。我觉得所谓文明的行为应该建立在“善”的基础上,比如同样的观众,有人在随地扔烟头,但也有观众主动捡别人丢弃的烟头,以这种行为去影响乱扔烟头的人,而不是指责。这就变成很善良的举动。我认为,艺术是处在最高层次的,为了保护艺术使用了完全“暴力”的手段——不文明的手段,这实际上伤害了艺术原本的初衷。艺术应该是这个样子,在理解艺术这一方式上我们还缺少宽容度,只有宽容才能繁荣,如果没有宽容,繁荣是无从谈起的。

Printing Youth—2017 Excellent Work Collection of Graduates of Department of Printmaking In 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

Yang Feng

2017 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graduation season “ TIME MARK—OPEN XAFA” includes 16 majors and 13 teaching units, like painting, sculp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photography, artistic design, industrial arts, digital media art and costume design. There are 100 graduates in the department of printmaking, including 11 postgraduates,98 undergraduates and 1 doctor. Graduation season not only demonstrates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s, but also manifests the teaching concepts and achievements. Yang Feng, head of printmaking department of 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 discussed with Contemporary Artists magazine, on the topics of academy education, printmaking art, youth art.

academy education, graduation season, printmaking, youth art

4何燕问家事独立插画300cm×112cm20172017年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作品

猜你喜欢
西安美术学院美院版画
版画作品选登
西安美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回漪·展觐——西安美术学院版画60年文献展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桑坤利作品选登
2018艺术金融博士课程班开学典礼在西安美院举行
美院张老师评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张建霖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