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垠
——行进中的中国水墨

2017-08-16 03:07沈揆一
当代美术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纸本水墨当代艺术

沈揆一

无垠
——行进中的中国水墨

沈揆一

1谷文达遗失的王朝i系列5-伪篆字纸本水墨96cm×179.5cm2005

无垠:行进中的水墨运动——中国当代水墨年度大展

2017.4.25—5.28

策展人:沈揆一

展览总监:张宗喜

策展助理:陆嘉颖、邵笔柳

出品人:张凯

主办: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谋道文化、大川文化

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们从东西方、古今艺术中汲取养分,为传统的水墨媒材寻找到新的方向,延续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当代水墨画家在新潮艺术观念影响下,不仅表现出中国水墨独有的气质和传统,还赋予了传统水墨以当代观念与精神,在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找到了一个准确的结合点,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面貌与形态,丰富了水墨这一语言形态的表现力,表现出当代人的思想、审美情趣和观念。“无垠:行进中的水墨运动——中国当代水墨年度大展”通过较为全面的展现与梳理,呈现了当代水墨的中流砥柱和多样化的创新面貌。

水墨,当代艺术

2王璜生褶皱2纸本综合材料200cm×200cm2015

水墨绘画语言的拓展一直是中国艺术家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尤其是自20世纪以来,希望在中国传统水墨绘画中有所突破和有所创新的艺术家无不在这方面进行探索。20世纪80年代我们开始运用“水墨”这一概念,就已经明确地、有意识地试图将这一类实践与传统的“国画”加以区别,并与当时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加以链接。这在当时中国经历了数十年的封闭之后步入现代化进程有着特殊的政治上和实践操作上的需求和必要性。艺术的发展轨迹也就像我们在坐标上的移动,任何时间都离不开纵向和横向的定位。但我们的艺术发展在很长时间里,其应有和可能的横向比较被屏蔽,纵向的追溯又遭扭曲或阻隔,所以“水墨”的提出一开始就面对和承担着双向的指代、挑战和压力,但它基本上还是在自20世纪上半期就已开始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具象”与“抽象”、“民族性”与“世界性”等简单二元对立的框架和自身的语言体系内展开讨论。然而中国艺术在20世纪90年代步入国际舞台后,坐标上的横向指标全部展开,中国艺术作为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它的文化身份属性很自然地得到了关注。中国的当代艺术不由自主地进入到这一建构中国文化身份的进程中。但同时,在共时性的空间关系中,跨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也带来了如何在多元的世界文化中建立民族和中国身份的切实问题。中国的当代艺术不是一种被动表现的载体或被读的文本,而是一个主动参与创造历史的文化载体,是社会或主体身份形成的过程。当代的水墨实践在它摆脱了狭隘的媒材、画种的界定后,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艺术表现的空间。媒材的选择和表达的方式从来就不是艺术表现的最终目的。水墨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成为这一文化自觉建构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刘国松地球漫步B纸本水墨综合110cm×57cm2005

4魏青吉一座塔纸本综合材料136cm×70cm2015

这次参与《无垠:行进中的水墨运动》展览的37位艺术家在年龄上跨越了三代。有在五六十年代即开始向旧传统进行挑战、开创现代水墨运动的刘国松,还有一大批在八九十年代开始参与并经历了中国当代水墨实验发展全过程的中坚艺术家,更有一些为画坛带入新风的新进实践者。展览以“后经典”、“幻象”、“象外”、“尘世”和“越界”五个部分对当代水墨的发展做了一个不严格的分类,其中显然有很多跨界或重叠。这些作品分别展示了中国水墨艺术家们在更为宽疏的当代语境中自如地运用水墨性话语重新诠释经典的传统水墨,展露他们的观感世界,描述各自的人文景观,表达对生活和生命的关注,揭示对精神世界的求索。“后经典”部分的艺术家们将中国笔墨原有的传统价值标准同现代的审美与艺术观赏方式加以对接,各自对古代文人画的文化修养和精神格调以及对笔墨形式语言本体价值的建构做出了独到的诠释。“幻象”中的画家们将个人、社会、文化、历史的记忆和认知以荒诞、幽默、象征和幻觉的图式转述在画面上,假借虚拟、隐喻的幻象世界来诉求他们的认知和理念。“象外”部分则展示了中国艺术家们在抽象绘画领域的探索。无论是对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中抽象元素的提炼,还是对西方抽象主义艺术观念的借鉴和挪用,以水墨的形式对抽象做出新的诠释。“尘世”部分的画家更注重直接介入当下社会生活, 以“入世”的态度,假借客体或自身代入,化形为象,以象喻世,表达了对人生、人身、生命、生活和欲望的关注以及对当下社会诸象的强烈批判意图。“越界”中的作品则充分展示了水墨艺术创作的多元性,从观念、形式语言、材料多种角度表达对传统界域的挑战,以及水墨艺术语言的拓展。

当然,此次展览中展出的艺术家的作品只是中国当代水墨中具有代表性倾向的一些重要部分。他们各自用独特的方式提出对传统或现代的质疑,无论观念形态还是图式语境都在当代社会中得到拓展,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当代性,也展现了水墨艺术领域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Boundless: Ongoing-Chinese Ink Art 2017

Shen Kuiyi

Chinese ink artists draw on the Orient and Occidental art, from the ancient time to the present day, fi nding the new direction for the traditional ink media to extend the lif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with the influence of trendy art concept, contemporary ink artists have demonstrated the unique disposition and tradition, endowed traditional ink painting with contemporary concept and spirit, and found the accurate junc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 contemporary, eastern &western, manifesting the looks and forms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which enriches the expressive force of the language of Chinese ink, and demonstrates contemporary people’s ideology, aesthetic sentiment and concept. “Boundless: Ongoing-Chinese Ink Art 2017” reveals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ink’s mainstay and diversecreative looks.

Chinese ink, contemporary art

5卢甫圣迷光·沄纸本水墨242cm×126cm2016

6李津沉思纸本水墨180cm×98cm2015

7李华弌山水纸本水墨设色83cm×145cm2016

猜你喜欢
纸本水墨当代艺术
韩景燕作品集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王少桓
水墨
熊明非作品选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兰华生作品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泼尽水墨是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