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初中数学精品课堂

2017-08-17 21:15蔡梓
魅力中国 2017年30期
关键词:优化初中数学

蔡梓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真正打造精品数学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 精品课堂 前提 优化

一次在片区数学听课后的评课会上,主办学校的教务长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甚至阻碍很多学生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乡中学。影响这一基础学科教学最主要的原因是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打造精品课堂教学呢?”当时,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对此,我认为,精品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我们要把以往的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式;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下面几点是笔者对此问题的浅见。

一、激发学生数学兴趣是打造精品课堂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数学尤其如此,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思维性学科,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依赖于老师课堂的情境创设、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拔,及学生对数学产生的爱好和学习动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1. 从现实生活入手,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我教“三角形”时,让学生观察、分析屋角、人字架的结构,体验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教学;用萝卜雕刻比较复杂的立体图形,让学生从实物来解决抽象问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2. 课堂上给学生一些动手操作机会。新教材中设置了不少实验题,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寓教于乐。如我讲“概率”一课时,教材中设置了模球游戏,学生通过这个游戏感悟了事件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对概率知识有了较好的认识。

3.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设置精彩的问题吸引学生。我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先让学生给出任意一个方程,判断这个方程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根、不相等的实根,两正根两负根,根为零的情况,然后解方程,结果与判断一致。这个结果一下子把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堂教学收到极佳效果。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精品课堂的基础

新时代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构建起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也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注意下面几方面:

1. 教师转变自身角色。教师改变从以往的传授者、控制者转变成引导者、启发者,应以学生为中心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得“教”与“学”得到有效的互动 .。

2. 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学生的成绩、家庭条件的好坏不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教师应该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一样对待学生。在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的关爱可以缩短师生距离,使得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3.正确处理好师生的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放下我们自己心中的“权威”,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当好“导演”,这样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更浓的兴趣,使课堂教学魅力四射。

三、精心的课前准备是打造精品课堂的保障

一堂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学前一定离不开精心的准备工作,这其中包括师者自身方面的备课和引导学生是预习功课。

1. 教师备课要处理好三维目标的统一。新课标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即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避免一概而论,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吃饱”和“吃好”。

2. 教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数学教师在每节数学课结束之前,应及时提醒学生做好下一节数学课的预习准备。引导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简要的浏览,在对新知识形成初步的认识后,再认真分析新知识的构造原理,遇到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留在下一节数学课堂中从老师的讲解中寻找答案。这种预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老师的讲解,无形中就会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打造精品课堂的重点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精品课堂是高效学习活动的更高层次追求,因此每一个环节必须科学设置,精心谋划。

1. 新课导入做到引人入勝。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或让学生听听与课文有关的录音或音乐,或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或展开一段与课文有关的对话和小游戏,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他们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不要让学生只当听众,要让他们自觉地动起来,参与整个教学活动。通过思考、探究、发现数学知识,并生成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可通过师生及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

3. 善于组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而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4.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与评价机制。对于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勤动手、善思考、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提出一定的表扬或奖励,对于数学课堂懒惰、学习态度不认真及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可取消其所在小组的优秀小组竞争资格一定时期,再鼓励其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劝导其端正学习态度,激励其奋发进步。

猜你喜欢
优化初中数学
优化问题设计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