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2017-08-17 12:53余雪峰
魅力中国 2017年30期
关键词:主动性学习初中数学

余雪峰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相对处于被动地位,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个性发展被压抑,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兴趣日益淡薄,学习做事缺乏主动性。因此,在新课程教育工作中,老师必须高度重视在教学中多方面地利用资源,尽可能地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性的前提。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生 学习 主动性

一、直观教学

数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是几代人经过大量的生活实践总结出来的数字科学规律,这些规律被广泛应用在以后的自然科学探究中,教师在教授这些数学规律时,就可以利用人类认知过程还原的方式,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使所学的理论更加形象化、简单化。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一章节时,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认识什么是“轴对称”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幽默、轻松的学习气氛,如:“同学们,请你们把目光都集中在我的脸上,以我的鼻梁为中心,看看鼻梁的两边都分别有什么?他们都是一模一样的吗?”学生一个个充满好奇心地睁大眼睛向教师尽情望去,给出答案:“鼻梁两边都有眼睛、眉毛和脸蛋、耳朵——他们都是一摸一样的”接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顺势引出所要讲解的轴对称的知识,再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物体,例如:打开的眼镜盒,翻开的书本等等来进一步诠释、说明,以此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定会在幽默、轻松的氛围中自然习得数学理论知识。

二、充分利用教材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按照新课程标准,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教师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新教材的习题配备,并没有注意按难易程度排列,有些练习、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

三、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增设了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很多简单有趣的活动课内容,这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容易给学生带来成功,从而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同时,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其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思考”“探究”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简单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给他们制造取得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从而让其乐于动手、动脑,觉得学习数学很有趣。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简单化,学生就会不断地产生兴趣。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一课时,结合物理相关知识,在解决例3后提出问题:“你能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释,使用撬棍时,为什么动力臂越长就越省力吗?”学生通过回顾思考刚才的解答过程,很容易就会认识到:力气和动力臂成反比,所以今后在做力气活时,用长撬棍就很省力。尤其例4后的思考:“想一想,为什么收音机及音响的音量、某些台灯的亮度及电风扇的转速可以调节?”这个问题离他们更近,就在身边,他们更感兴趣,会更积极地思考,马上就会反顾例4的全过程:音量大小、亮度、风扇转速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功率。而功率和电阻成反比,只要有个可变电阻,这些问题即可解决。学生解决了身边的实际问题,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同时就会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习就有了主动性。

總之,在教学过程中,能使数学教学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将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掌握好难易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宋国栋.一种巧用数学知识的扑克游戏[J].数学教学.2002(3).

2、梁梓,崔梅玲.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4).

猜你喜欢
主动性学习初中数学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