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7-08-17 10:06谭贤巧
魅力中国 2017年30期
关键词:观念兴趣小学数学

谭贤巧

摘要:受传统教学影响,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无效现象大量存在,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教学中少、慢、差、费的低效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所以,如何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使教学实现师生双赢,让学生对于学习数学产生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最后达到会学博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观念 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本人从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多年,根据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针对农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习状态的掌握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转变观念,需要用新的理念充实头脑,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因此,业务理论的学习是必要的,同时,应自觉参加优秀课例的学习,收看新理念下公开示范课,从本质加以改变和更新。俗话说,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有效课堂的提出给每位教师新的挑战,我们不仅是学习这些新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课堂教学。比如,过去的数学课堂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模仿,将知识输灌给学生,而新课改后,要求学生自主的学习,通过动眼、动手、动口等,通过互助合作交流等方式,自己去探索,寻求知识的获得经验。那么,作为教师,如果将这种观念不转变过来,就无法引导学生真正的学好知识,因此,我们应该在学习和实践中,寻求新的教法,人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只有在新理论的指导下,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方面他们渴望学习知识,容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另一方面,因为年龄尚小,注意力不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会对感兴趣的事物全神贯注。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无论对尖子生还是后进生,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从而使自己的成绩逐步提高。

学生在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还是快乐,都由老师的教学所决定的。教师在课堂应该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自我。我发现每年新招聘来的青年教师,最受学生欢迎,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这些青年教师充满朝气,上课有激情,根据教学内容编排有趣的游戏活动,自已参与其中。虽然教学方法上不是很成熟,但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依然不错。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

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记载:“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这里的“善学”就是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就要理清自己的思路,让学生能够清楚自己的思维軌迹,明白教师是如何从问题处抓住有效的信息,及怎样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思维方向、过程如何联系所学知识,如概念、公式等,使学生能够清楚地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与教师一起探究知识,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比如,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动手操作中,通过思考,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问题,培养实践能力。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先自己演示,通过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让学生说出这张纸的1/2、2/4、4/8等分数,再引导学生发现1/2、2/4、4/8的变化。然后学生同桌为一组,用一张长方形纸验证。学生通过实践感知后,再强调单位“1”不变,都是把这张纸看作单位“1”。接着通过画图比较,进一步验证1/2=2/4=4/8。组织学生从左往右依次观察、比较分子、分母变化的规律,得出分子、分母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再放手让学生从右往左依次观察、比较,得出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通过举例计算,验证结论。在学生汇报结论时,让学生把分子、分母同时乘0、或除以0,启发学生意识到“0不能作分母”,由学生说出“0不能作分母”的理由。让学生归纳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归纳时语言不准确的让学生互相补充完善,最后让学生看书上的结论,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我借鉴语文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把老师将要教学的内容先自己看看书,把能看懂的地方打个”√”,看不懂有疑问的地方画个“?”,这样在上课时学生的听课目的就很明确,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习能力。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只有敢于实践、勤于思考,我们一定会找到更佳的教学途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创造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适应现代的教学。

猜你喜欢
观念兴趣小学数学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