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

2017-08-21 05:11徐冬琴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徐冬琴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教学的需要,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成为了重要的教学方式,然而小组教学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老师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小组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

我国数学课程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我国小学课堂教学的一种较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逐步实施并开展了小组合作教学,但由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经验较少和相关研究的缺乏,导致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诸多问题。

1.小组合作开展时机不恰当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在目前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许多教师对开展小组合作的时机选择不恰当。小组合作中的小组讨论应当是在学生对所学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后,教师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和巩固教学成果,而适时地开展分组讨论。而有的教师选择了不恰当的时机分组讨论,如,在学生还没完全了解课程内容时就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对课程内容尚不了解,对于要讨论什么,要通过讨论达到何种目标都一头雾水,因此分组讨论的效率很低,不能充分发挥分组学习的作用,影响了学生分组学习的积极性。

2.小组成员的分配不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与特长,针对学生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特长等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组的原则既要保证各个小组的综合能力和水平相当,又要保证每个学生在各个小组内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保证每个学生在每个小组内都“有事干”。许多教师在进行分组时随意性较大,未充分考虑各个学生的特长和特点,随意分组,导致小组之间的综合实力和水平不相等,有的小组学生基础都比较好,相互之间不愿意合作;有的小组学生基础都相对差,相互之间的合作缺乏基础。因此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佳,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提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1、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

建立合理的小组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小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和学生间的交流,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个性差异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小组成员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

2、掌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使用情况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条件

辨析易混概念时,开展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质数”和“互质数”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为了帮助他们正确辨析、理解两者的本质属性,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具有导向性地题目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合作讨论。通过激烈讨论,学生不仅正确理解了“质数”和“互质数”的本质区别,还掌握了组合互质数的规律。探究规律性知识时,开展合作学习当小学生学习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时,要求他們通过在合作基础上的操作才能获取。例如,在教授《认识物体》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来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每组学生把收集来的乒乓球、小积木和饮料盒等物品堆集在一起,然后在小组内将这些物品分类。有的小组按功能分为吃的、用的和玩的3类;有的小组按制作的原材料分为玻璃的、塑料的、铁的和硬纸的4类;有的按形状分为方的、圆的和不圆不方的。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积极发言并进行激烈争辩,经过教师的引导,最后大家同意按形状分类比较合适。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那些方的物品是不是都一样呢?还能再分类吗?”“那些圆的是不是也有区别,还能怎样分类?”这样通过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就很快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的基本特性。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展合作学习所谓开放性问题就是指解题策略多样化和答案多元化的客观情景。毕竟单个人的能力有限,必须群策群力才能解答开放性问题。因此,解答这类问题时就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把自己的结论根据展示出来,每个同学都从别的同学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这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选择学习策略时,开展合作学习当学生独立学习时,往往会碰到一些相似而又模糊的问题,他们希望从别人的交流中得到启发,此时安排合作学习,效果比较好。这样不仅降低了问题解决地难度,而且将合作学习真正建立在学生需要之上。

3、训练学生养成正确的态度和掌握必要的技能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保障

(1)合作前的独立思考

要使合作学习有效,在合作交流之前,教师就应创设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经过独立仔细地思考,对将要合作的问题才能有一个较深层次的认知。数学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先独立地去想甚至去做,形成对数学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对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立的观点,合作才能有明确的目标,使得合作学习不断地将学生自己的思维与同伴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会进行比较与辨别,最终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2)合作中的交流与倾听

合作中的交流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一定要逻辑连贯、声音适中。教师要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同学有表达的机会。交流中还要培养学生小声交流的习惯,避免互相干扰。合作中的倾听方面,由于大多学生只关注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不重视其他同学的发言。因此,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仅学会完整地听每个同学的发言,而且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玉静,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伍新春,管琳,张大均.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