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动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017-08-22 13:06李明文柏茹慧
今传媒 2017年7期
关键词:女性角色

李明文+柏茹慧

摘 要:迪士尼作为世界娱乐巨头,其制作的动画电影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刻画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女性形象。从《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到最近上映的真人版《美女与野兽》,迪士尼的动画电影中女性形象生动而鲜明。本文通过对迪士尼电影女性经典形象的分析,看20世纪以来,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关键词:迪士尼动画电影;女性角色;形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7-0004-03

最近,由迪士尼经典动画改编的真人电影《美女与野兽》一经上映,立刻引发票房狂潮。北美首周夺得1.7亿美元,位居北美单片首周开票房纪录,在中国上映10天,票房5.06亿。震撼的视觉效果,对原动画版的美女野兽的高度还原,都让《美女与野兽》真人版获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不仅如此,对于影片中女主角贝儿,其形象分析也成为了网络谈论的热点,《美女与野兽》的女主角Emma Waston高调宣称,《美女与野兽》是一部女权电影。事实上,迪士尼电影中,对于经典女性形象的建构充斥了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博弈。

迪士尼作为世界娱乐巨头,其创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深受欢迎。1937年,迪士尼推出了全球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这部最经典的迪士尼电影集众多荣耀于一身,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有剧情的长篇动画电影,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发行电影原声音乐唱片,世界第一部使用多层次摄影机拍摄的动画,还是世界第一部举行隆重首映式的动画电影,并获得奥斯卡特别成就奖。[1]”

自此,迪士尼电影风靡全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迪士尼系列电影中往往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所有的童话本质都是成人童话,反映的是成人对于世界的需求。麦克斯·吕蒂将游戏称为“缩小的宇宙”[2]。尤其是新时期改编创作的动画电影,其目标受众不仅仅是儿童,还包括了更具有消費能力的成年人群体。迪士尼不仅通过动画、电影的方式来表达或迎合时代,而且迪士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同样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迪士尼的十二部公主电影更是接连翻拍,成为迪士尼系列电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迪士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女性地位的时代表现,通过分析迪士尼相关电影,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时代精神的嬗变和女性意识的觉醒。

一、柔弱而美丽:彰显传统女性美德

在早期的迪士尼动画电影当中,迪士尼的女性往往是柔弱而美丽的。比如第一部公主电影《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中,女主人公白雪公主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除了外在的“皮肤像雪一样白,嘴唇像血一样红,头发黑得像乌木窗框”一般的美貌之外,白雪公主还是柔弱、善良、勤劳的象征。1950年上映的《仙履奇缘》(灰姑娘)与1959年上映的《睡美人》,里面的人物设定与白雪公主几乎如出一辙:美丽的外表、贵族的出身、善良的性格,这些都是成为孩子童年偶像的原因。在动画电影中,主角们都充满爱心,白雪公主深受七个小矮人的喜爱,《仙履奇缘》当中灰姑娘最好的朋友是老鼠、小鸟等小动物。这些人物设定都符合传统女性的温柔善良和富有爱心的形象。

在此时期的迪士尼动画电影的公主角色,没有丝毫的独立精神。白雪公主只能躺在玻璃棺材中等待王子的救赎,灰姑娘也只能通过与王子的爱情摆脱恶毒的继母;睡美人更是对命运没有丝毫反抗的能力,孤独地等待王子的一个吻。在这一系列的动画电影中,女性是只能依附于男性的存在,一见钟情式浪漫爱情故事的美好结局就是女主角与王子结婚,这似乎成为了女性唯一的“嫁值”所在。这一时期的女主角将所有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爱情之上,只能祈求通过爱情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不仅如此,女主角没有对梦想的追求,她们被塑造成无欲无求的形象,而有欲望的女性角色往往是邪恶的、贪婪的。在面对恶势力的迫害时,女主角们也只能选择逆来顺受。白雪公主在面对猎人的追杀时,只能哭泣和求饶;灰姑娘面对恶毒继母的欺凌,选择反击的方式是穿上他人赠予的礼服参加舞会,仅仅通过美貌吸引王子。

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女权运动处于萌芽期,部分女性开始寻求政治平等。法国著名女权主义者波伏娃在1949年出版了被誉为“女性圣经”的著作——《第二性》[3]。虽然部分女性开始觉醒,但是女性地位依旧十分低下。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的阴霾依旧深深影响着美国,美国民众需要美好的童话故事给予安慰。19世纪末20世纪初,快速的工业化和新移民的涌入使得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增多,迪士尼电影通过创作安定祥和的动画片来稳定美国人民的情绪。社会上普遍认为评价一个女性是否优秀的标准是她们能否安心的在家相夫教子。迪士尼动画电影迎合受众心理,所推广的“完美妻子”的女性形象也受到了受众的欢迎,《仙履奇缘》与《睡美人》中女主角均是金色卷发、穿着束腰长裙的人物形象,符合男性的审美,这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男权主义的盛行。

二、勇敢而执着:解构传统女性形象

在20世纪八十年代,迪士尼动画电影中,出现了外表有别于传统公主形象的女性角色,诸如家喻户晓的中国女孩:花木兰、《风中奇缘》中的印第安公主宝嘉康蒂以及《阿拉丁》中的阿拉伯公主:茉莉。白人公主不再成为唯一的公主形象。

这一时期的女性角色已经开始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小美人鱼》(1989)、《美女与野兽》(1991)、《阿拉丁》(1992)、《风中奇缘》(1995)、《花木兰》(1998)这五部动画电影均流露着强烈的反叛精神。《小美人鱼》中,小美人鱼是迪士尼第一个具有现代反叛精神的女主角。与早期的女性主角不同的是,小美人鱼爱丽儿是一个勇于冒险,敢于追求梦想的角色,并且开始拥有批判思维。海底王国禁止人鱼与人类接触,然而爱丽儿向往外面的人类世界,并用声音与女巫交换双腿,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美女与野兽》中,贝儿则是热爱读书、拥有独立人格的女孩;宝嘉康蒂则是成为了拯救整个民族的英雄;而花木兰则是从小就期待能够成为家族的荣光,在战争来临之际,她义不容辞地女扮男装,走出家门,与男人们一起血战沙场。在《花木兰》中充满了对自我的价值进行拷问,花木兰中经典台词“更重要的只是想证明我自己有本事”表明女性角色对自我价值及梦想的追求。

这一时期的迪士尼动画电影中,公主们不再是柔弱的、被动的等待救赎的形象。外形上,三位少数族裔的公主都拥有健康的棕色肌肤,健美的肌肉线条,给人健康、活力的感觉。性格上,公主们拥有了果敢、英勇的品质,甚至她们成为了拯救者的角色。小美人鱼爱丽儿在大海中救了落水的王子;宝嘉康蒂不仅救了男主角,还用爱拯救了整个民族;花木兰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军中的大将,并且协助朝廷抵挡了匈奴大军,成为民族英雄。

在爱情中,女性角色不再是单纯的等待,选择也更加的多元化。这一时期的五部动画电影均表现了女主角对于爱情的勇敢追求。《小美人鱼》中对原著的结局进行了精彩改编,将原著中小美人鱼化为泡沫的凄美结局,改为爱丽儿勇敢走出海底世界,追求爱情。同样是面对恶毒的魔咒,小美人鱼与睡美人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爱丽儿不再是一味地承受和等待,而是选择了抗争。如果说《小美人鱼》中反映了对爱情的追求,那么《阿拉丁》则是让观众看到了在爱情中的多元选择,《阿拉丁》中茉莉公主没有和王子在一起,而是遵从了自己内心的选择,勇于反抗自己的父亲,与盗贼阿拉丁相爱。而《美女与野兽》则是批判和颠覆了“以貌取人”这一传统的择偶观,与女主角贝儿相爱的不再是英俊高大的王子,而是一个长着长长獠牙的凶猛野兽。原著并未对野兽的外形进行极其细致的描写,但是动画电影中对于野兽的外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并且在故事的开始特意营造了恐怖的氛围,以此来烘托野兽恐怖的外表。与此相反,外表英俊勇敢的小镇英雄加斯顿则是以反面人物出现,这在以往的迪士尼动画电影中是较少出现的。另一层面,不同于以往的动画电影中一见钟情的爱情戏码,《美女与野兽》中的日久生情也显得格外动人。贝儿由于被困于野兽的城堡,一开始与野兽的相处并不愉快,甚至几次三番企图逃跑,最终被野兽的善良所打动。迪士尼经典的真爱之吻中,《美女与野兽》绝对是跨时代的。与《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睡美人》不同的是,在《美女与野兽》中,女性成为了拯救者,贝儿用真爱之吻,解除了野兽身上的魔咒,使之幻化为人。这一时期的动画电影,爱情不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在动画《风中奇缘》中,宝嘉康蒂最终没有选择爱情,放弃了与爱人厮守,毅然选择留在家乡,带领族人。女性角色通过爱情,找到自我价值,进行自我升华。

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发表于 1963 年的《女性的奥秘》一书,被视为 20 世纪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山之作,弗里丹在书中描绘了女性面临的“无名的困扰”,解构了社会所倡导的贤妻良母式的“理想女性”模式,呼吁女性走出家门,改变失去自我的生活,发挥她们的才智和潜能[4]。新自由资本主义和全球化加剧,导致女性的权益进一步受到挤压。20世纪60年代,第二波女权运动寻求女性真正意义上的解放,种族平等与女权主义合力发声,寻求政治上的平等。20世纪80年代,第三波女权运动兴起,有色人种和其他族群女性主义发声,直视自我身份,批判性的认为白人女性主义无法代表全体女性。这一改变直接影响了迪士尼电影的女性审美取向,这一时期,非白人公主也登上了大荧幕,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风靡,使得女权主义者乐于对自我及所在群体进行解构。传统的女性形象受到广泛的批判,女性追求的不仅限于政治层面的平等,还更加着重于精神层面的平等。对于自我价值的探索和对于平权的抗争,使得迪士尼不得不屈服于此,并且改变了其动画电影的生产策略。不得不说,从迪士尼动画电影的改变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三、坚强而脆弱:对于人性真实的回归

2009年,动画电影《公主与青蛙》上映,迪士尼第一次拥有了黑人女主角。这部电影的上映,标志着迪士尼动画电影进入了新纪元。

《公主与青蛙》动画电影改编自经典童话故事《青蛙王子》。故事背景发生在新奥尔良,爵士乐、南方小镇,充满了风情。与以往动画电影不同的是,在这部动画片中,女主角狄安娜并不是公主。相反,她家境贫困,她每天都需要打几份工,努力赚钱,拥有烹饪天赋的她梦想着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当她的朋友,富家女夏洛特梦想着能够嫁给王子的时候,她却对公主与王子的童话故事不屑一顾。狄安娜明白,实现梦想不能只靠许愿,更需要不懈努力,而这样一种价值观也影响了本来只想碌碌度日、好吃懒做的王子。王子被黑魔法变成了青蛙,误以为狄安娜是公主,寻求她的帮助,没想到狄安娜也变成了青蛙,两人踏上了解咒之旅,并最终相爱。

在这部动画电影中,狄安娜具有典型的现代女性的特征:怀揣梦想、独立自信,对生活与爱情不抱有幻想,努力拼搏。然而她的挚友夏洛特却是一个活泼、娇蛮的“小公主”,夏洛特拥有公主的一切特性:漂亮、自我感觉良好、以自我为中心,拥有父亲无条件的宠溺与爱,可以说与狄安娜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与性格,这样的一个配角在以往的迪士尼电影中,往往是诸如灰姑娘的姐姐一般恶毒的存在。然而在《公主与青蛙》故事的最后,青蛙王子找到了夏洛特说明原委,并表示自己需要夏洛特的吻,但是自己无法娶夏洛特。夏洛特依旧给予了青蛙一个吻,这个吻无关乎爱情、无关乎梦想,而是为了狄安娜的快乐。迪士尼电影打破了以往电影角色中脸谱化的人物形象,这个为了朋友,亲吻了青蛙的女孩,同样获得了观众的喜爱。更为重要的是,《公主与青蛙》中阐述了一种更加多元的价值观:不论是拥有自己餐厅也好,还是嫁给王子也罢;不论是独立奋斗也好,还是娇蛮任性也罢,只要善良,都能获得幸福与快乐。

“不论你是谁,不论你做了什么,听从自己的声音,你就能实现自我价值。”这一价值观也同时反映在其他的动画电影中。《冰雪奇缘》中出现了“双公主”设定,安娜即使永远不可能成为女王,但是她认为守护爱莎也能够实现自我的价值。《海洋奇缘》中酋长父亲为了保护族人而放弃自己远航的梦想,与莫安娜为了拯救族人而远航一样伟大。

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价值依旧是这一时期迪士尼电影的主旋律。除了狄安娜的梦想——开餐厅之外。这一时期其他的女性主角也有着各自的追求:《长发公主》中乐佩毅然地爬出高塔,去探索外界的世界;《勇敢传说》中梅丽达勇于向包办婚姻说不;《冰雪奇缘》中爱莎女王不断寻找突破自我、控制自我的方式;《海洋奇缘》中莫安娜成为了“海洋选中的人”,拯救了全世界。迪士尼电影的女性人物,终于超越了“公主”的束缚,開始了公主向女王的转变。《冰雪奇缘》中的爱莎本身就是继承王位的女王,《海洋奇缘》中的莫安娜更是拒绝他人称呼自己为公主:“我不是公主,我是酋长的女儿”。“酋长的女儿”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帮助岛民解决困难,教习孩子舞蹈,以及拯救自己的子民。

与以往不同的是,爱情在故事中的占比也逐渐下降,更多的成为故事中“附属品”。《公主与青蛙》与《长发公主》中爱情依旧是故事的线索,然而2012年上映的《勇敢传说》则是出现了“反爱情”倾向,充满了对于婚姻意义的探讨,对于包办婚姻的批判。苏格兰公主梅莉达是一个标准的女性主义者,她拥有勇敢的性格和嫻熟的弓箭技艺。在面对母亲的逼婚,她选择了反抗,却意外地把母亲变为了一只熊,在解救母亲的过程中,明白了自己对母亲的爱,也探索了爱与婚姻的意义。在这部动画电影中,没有对于爱情的描写,王子既不英俊也不勇敢,而是三个丑陋,毫无思想的青年,动画最终立足于呼吁女性在婚姻与恋爱中的自由。《冰雪奇缘》同样也有“反爱情”的倾向,图谋不轨的汉斯王子终于让人们看到了迪士尼对于“王子公主”式爱情的嘲讽,就连安娜的真命天子克里斯托弗不过也是一笔带过的人物。《海洋奇缘》中,女主角莫安娜与男主角毛伊在变幻莫测的大海里两人相互依靠,相互鼓励,一起面对困难,一起打败敌人,然而两人的关系并未发展为爱情,而是成为了彼此心中亦师亦友的存在,毛伊在莫安娜的帮助下找到了自我,莫安娜也得到了成长,成为真正的航海者。

这一时期的迪士尼动画电影中,女性角色打破了原有动画角色中单一的完美形象,增加了角色性格的复杂性,使得角色的性格特征更加丰富饱满。《长发公主》中的乐佩是一个举着平底锅打人的调皮公主;《冰雪奇缘》中,女王爱莎脆弱而敏感,外表冷酷不近人情,但是内心渴望被温暖;《海洋奇缘》里莫安娜天生不羁,对于自己的决定要执行到底,甚至有时显得有些鲁莽。这样一群不完美的女性角色的存在,让观众感觉到迪士尼电影终于回归了人性,直视了人类的脆弱与无助,迷茫与失措。

进入新世纪以来,迪士尼还将动画电影改编成真人电影。改编自《睡美人》的《沉睡魔咒》完全颠覆了已有的故事,将邪恶的女巫变成了伟大的母亲,深爱着自己女儿的国王变成了阴险的男人,帅气而勇敢的王子变得平庸无为,更为重要的是,公主与王子的真爱之吻变成了母女深刻的爱。《沉睡魔咒》整体风格黑暗阴森,被称为暗黑童话,与之风格相似的,还有改编自《爱丽丝奇遇记》的《爱丽丝梦游仙境》。这类暗黑童话的出现,看似颠覆了美好的童话故事,展示现实世界的丑陋,但是同时也反映了女性不愿再被传统的温良贤淑的形象束缚,也不愿意活在虚假的完美世界之中。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迪士尼[EB/OL].

[2] 李利芳.论童话的本质及其当代意义[J].兰州大学学报,2003(2):22-26.

[3] 常红艳.试论二战后女权运动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美国政治的影响[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2):419-420.

[4] 金莉.美国女权运动·女性文学·女权批评[J].美国研究, 2009(1):62.

[责任编辑:思涵]

猜你喜欢
女性角色
论《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
荒野之外的失乐园
《理智与情感》中的女性性格分析
浅谈日本动漫大师今敏作品中的女性角色
谈莫扎特歌剧中的女性角色
猎巫运动与女性角色的情节设定
浅析《诗经》祭祀诗中的女性角色
简析哈姆莱特中的女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