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抔土

2017-08-22 22:13徐晓林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4期
关键词:土葬

摘 要:曹公通过黛玉葬花的描写,写出了文人对于生死距离的看法,黛玉葬花的方式是选择用土掩埋,这一抔土引发了对于汉文化中土葬习俗的思考,土葬习俗承载着农耕文化下人们对于土的崇拜,也承载着人们对生死距离的看法。

关键词:黛玉葬花;土葬;生与死的距离

作者简介:徐晓林(1993-),女,汉,四川人,西藏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元明清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01

一、土葬习俗

土葬习俗在汉文化中已经传承几千年了,无论尊卑都可以选择这样的方式:古代的皇帝妃嫔选择陵,大富大贵者选择墓,普通人家选择坟。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会选择土葬,贴近土的灵魂到底会有什么不同?这个答案或许就在《黛玉葬花》中。葬花的第一个片段出自第二十三回,这一回并没有详细地描写黛玉葬花的过程,而是对比了宝黛葬花的方式。寶玉葬花的方式是让花随水漂走,黛玉是将花装在绢袋里埋在土里随土化了。黛玉不想落花顺水流到那些不干净的地方而遭到践踏,选择用土掩埋落花是为了保持其洁。汉文化中的土葬习俗与延续已久的清明节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去纪念先辈,后辈希望通过这样的习俗来传承家风,同时也希望亲人能够安详地离去,这与黛玉希望落花“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想法是一致的。但这些想法只是人们心中表层上的,而土葬的本质原因与我们的农耕文化是分不开的。国人由于农耕文化的缘故,对土地有着割裂不断的情感,这里渗透着一种大地母亲生养人与万物的主导观念。大地产出植物,母亲生育子女,二者在思维上是相似的,土地被视为生命之本,并由此形成生命从泥土中来然后回到泥土中去的观念,人死后葬入土中,正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创始与轮回的认识相契合。既然人类和植物的生命节律都是生、死、再生的循环过程,那么人死后埋入土里就像种子撒到土地中一样,是一个生命再生的过程。从古至今,汉文化中都有“叶落归根”思想,这与土葬习俗的关系也是千丝万缕,每个人无论活着的时候去了多远的地方,在他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他都希望自己能够回到故乡,能够有一块属于自己安息的土地。从哪里来又回到哪里去,正是土葬与葬花的相同之处。

二、生与死的距离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这是妙玉最喜欢的一句诗。这个“土馒头”正是土葬,无论你生前是多么辉煌,死后就只有一抔土陪伴。余光中的《乡愁》里有这样一句话:“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生与死的距离似乎就只有这一抔土。

其实每个人在看待生与死的距离这个问题时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在这样的解读下,生与死似乎是没有距离的。回到农耕文化下的人类,大家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个时候的人怎么去衡量生死的距离呢?当死亡来临时,他们会非常的恐惧,他们的恐惧正是来源于他们认为的生与死的距离很大,人的死亡就表示将永远地离开,离开亲人,离开世界。这样的认识是对生与死的一种客观认识,生与死都是自己不能左右的,是一种自然的选择。但同时,农耕文化下的人们又觉得生与死是没有距离的,他们在大自然中获得维持生命的一切,看惯了花谢花开,觉得这个世界是一个永久循环轮回的世界,觉得一切的再生只需要土,于是形成了对土的崇拜,当亲人去世了,他们选择将其埋在土里,让亲人的灵魂与土融合,在后代年复一年地祭奠中得到重生。

都说文人是活在虚幻中的,那么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文人又是怎样的呢?《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对于生死的看法或许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出自第二十七回的那首震撼众人的《葬花吟》可谓是将曹公对生死距离的看法抒发得淋漓尽致。这是黛玉葬花的第二个画面,这一次的葬花就只有黛玉的千古吟唱,唱出了她寄人篱下的无奈与凄凉,也唱出了曹公对生与死的看法。“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几句唱出了一个文人的气质,生与死并没有明显的距离,无论生还是死,都要保留其原本的风格,活着就坦坦荡荡做自己,死了就让自己的灵魂继续追寻。从角色设置来说,黛玉是一个诗人,她的世界是诗意的,她面对死亡并不是一种恐惧,而是表现出极强的主体意识。曹公在文本中设置的黛玉前身是一棵绛珠仙草,受宝玉的前身神瑛侍者的雨露恩惠,跟随神瑛侍者下凡,用一生的眼泪偿还。虽然红楼未完,但在这样的设定下,宝黛二人最终是要返回仙境的,那么曹公的生死看法就很明确了,前世今生来世是没有界限的,甚至是紧密相连的,前世的恩今生再报,生与死又有什么距离呢?

但是《葬花吟》中还有这样几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花会落,鸟会飞走,红颜会衰老,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活环境会使一切不美好早早到来,这就是黛玉的恐惧,她恐惧众女儿会禁不住风霜的拷打,正如宝玉听了《葬花吟》的反应,那正是曹公借宝玉之口说出的,生与死的距离实在太大,能使人恐惧、恸哭,但是这样的死亡却是超越生命不在的那种死亡,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死亡,没有了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动力,恐怕会比失去生命更加绝望?

结语:

从黛玉葬花的方式联想到土葬习俗,由土葬习俗引发对生与死的距离的思考,无论是农耕文化下的人们,还是生活在虚幻世界中的诗人,他们在生与死的距离这个问题上看法是一致的,面对生命的不在时有恐惧有无奈,但更多的是置生死于外,相信轮回,相信诗意。

参考文献:

[1]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M].人民文学出版社.

[2]樊淑敏. 审美视域中的土地崇拜文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09.

猜你喜欢
土葬
土葬
冬葬记
数据
浅析雍仲苯教对藏族土葬习俗的影响
关于绿色殡葬之浅析
绝望的沙子
CHINESE YOUNEED
那些年,遇到的呆萌室友
山西晋南农村地区土葬礼俗制度的法文化思考
农史视野下关中土葬习俗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