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葬

  • 当好乡镇殡葬改革的实干家
    有20 多个村是土葬区,“青山白化”现象十分严重。殡葬改革开始后,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勇当先锋、做好表率,推动全域火化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使全镇殡葬改革工作从全县倒数跃居前列。回首改革之路,我主要有两点心得。一是要当好“规划师”,牢牢把握改革主动权、主导权。2020年底,谷城县吹响殡葬改革冲锋号,确定自2021年1月1日开始实行全域火化工作。与此同时,我被任命为石花镇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在全镇殡葬改革动员大会上,我提出两点要求:各村(社区

    中国民政 2023年12期2023-09-14

  • 藏回两族丧葬文化哲学观
    坦然洒脱、单一的土葬模式及崇尚平等、节俭、清洁的丧葬文化价值倾向都在不同层面体现了伊斯兰哲学的影子;而藏族面对死亡的欣然从容、多元化的丧葬仪式和等级性、生态性的丧葬文化价值倾向则受到宗教信仰、佛教哲学的影响。藏回两族丧葬文化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节俭、清洁的价值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观具有现实意义。在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西藏,藏回两族和谐共处。作为两个相互独立又共同生活的民族,藏回两族在拥有各自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民族文化范畴

    炎黄地理 2022年2期2022-03-21

  •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丧葬治理改革路径探究
    深入人心,在农村土葬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中国民众历史地将祖先选择为文化认知、精神归宿、凝聚族人、道德教化及精神激励的信仰核心。祖先信仰的载体主要是宗祠与祖墓,在重要的节日,祭奠祖先都是必须进行的仪式,在中国,坟墓的意义重大,并非是单纯埋葬尸骨之地,更是承载着中国民众的神圣诉求;对团结和凝聚族人、缅怀祖先以建立自信,以此进行自我认知、理解生之目的和死之归宿。中国历来讲究百善孝为先,孝顺成为评判一个中国人的重要价值标准,“孝”文化在中国也十分推崇,中国

    生产力研究 2021年1期2021-01-30

  • 方路的诗
    树下休息哥哥经过土葬地二哥进入戒毒所时庭院一株木槿盛开满冠花春节的鞭炮红河从倒塌的独木桥上看二哥挑水回家囤了干柴给母亲烧水浴身伯公埕庙会排好大香阵绕出春意挤在轻烟中膜拜整个上午默念合家平安母亲把几页冥纸往火塔口掷进去脸上烧出了些许心事我陪母亲从庙埕徒步回家从沉默对谈中问起二哥关在牢过得好不好二哥平日在家手臂背部纹满图案母亲说纹了身记得穿件衣吧有次纹好的身溢出黑瘀血清楚的积伤母亲替二哥敷伤口时喃喃自语不要再到邻村偷窃吧进入戒毒所后过了几个春节不再看到朱槿盛开

    滇池 2020年12期2020-12-11

  • 殡葬改革:土地、木材和金钱浪费及其讨论
    的殡葬方式,既有土葬等较为普遍的形式,也有天葬、水葬、火葬、悬棺葬甚至腹葬等形式。人们选择这些葬式,都有其生活基础、文化传统和信仰系统作为支撑,并获得族群的普遍认同。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等级制度、来世观念等被置入殡葬活动中,并被有意彰显。在中国,甚至出现了帝王即位就开始营造陵墓的现象,并以巨大的财力投入来完成这种工程,汉代甚至达到国家赋税的三分之一。(1)《晋书·索琳传》:“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房玄龄等:《晋

    民俗研究 2020年1期2020-12-02

  • 未来的葬礼会是什么样
    的主流丧葬形式是土葬和火葬,不过随着土地资源减少、墓地价格攀升,火葬受到了更多关注。相比土葬,火葬的成本更低,需要的空间极小,看似是一种“人和环境双赢”的丧葬形式;但对于这一点,环保人士可能会第一个反驳:火葬过程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质,包括伤害性巨大的汞,这对当下堪忧的环境来说,简直是火上浇油。面对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美国一家名为Recompose的公司向大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丧葬选择——人类堆肥葬礼,即让遗体变为泥土肥料。也就是说,未来人类的墓地可能会变成花

    环球人文地理 2020年5期2020-06-30

  • 土葬迈向火葬:农村安葬方式取向及其影响因素
    安葬方式呈现出“土葬”消“火葬”长的趋势,从三类安葬方式出发,考察我国农村安葬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人地矛盾是推动农村选择火葬的重要动力,经济发展削弱了土葬的可能性,农村宗族力量有助于农村选择火葬方式,而封山育林政策提高了农村选择火葬的可能性。作为介于土葬与火葬之间的将骨灰盒装入棺材安葬的火葬与土葬在影响因素上并无显著差别。据此建议,发展农村经济与政策治理是实现农村安葬方式从土葬迈向火葬的重要路径。关 键 词:土葬;火葬;人地矛盾;宗族;经济发展;C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6-06

  • 土豆的葬礼
    被精心保留然后是土葬人们挖坑 小心翼翼地把它埋进去放上寒酸的陪葬品填土种植土豆的地方像一块公墓统一在冬天下葬来年冬天齐刷刷立起墓碑后来长满鲜花和绿树这些土地最后埋葬种土豆的土家人不过他们只享用土葬喂养五十六个民族他们不能享受土豆那样的多民族的 高规格的葬礼推荐语土豆,漂洋过海从南美洲来到中华大地,喂养了无数的人,尤其对于武陵山余脉、清江沿岸长期以土豆为主粮的土家族人而言,给土豆写诗,也是为民族的生存史写诗。清江流域的土家族葬礼叫“撒尔嗬”,丧事当着喜事办,

    星星·散文诗 2019年20期2019-12-23

  • 藏族的丧葬习俗文化
    其丧葬形式分别有土葬、天葬(鹫食葬)、火葬、塔葬、水葬,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葬俗,如树葬、崖葬、翁葬等。一、土葬土葬于藏民族而言由来已久,是藏族的原始葬俗。在藏文史籍和文献中记载了吐蕃赞普的墓葬滥觞于止贡赞普和洛昂达孜之间的斗争,以至于赞普被弑,遗体被装在铜棺中抛进河里,后被贤臣茹拉杰带回并进行埋葬,关于这一历史在《敦煌古藏文文献》P.T.1287里详细的记载到吐蕃时期的墓葬也是从止贡赞普开始的。近年来,在青藏高原陆陆续续发现了一系列的考古遗迹。二十世纪初,

    新生代 2019年1期2019-11-14

  • 浅析雍仲苯教对藏族土葬习俗的影响
    、雍仲苯教对藏族土葬习俗的影响1、雍仲苯教的神灵禁忌对藏族土葬习俗的影响在苯教徒的观念当中,世间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天上地下都存有神灵。他们的力量强大无比,任何人都不能冒犯他们,如果在有意或无意中冒犯了他们,就会受到他们严厉的惩罚,所以在实行丧葬习俗时也会尽量协调事物相互间的“冲突”。藏族中信仰雍仲苯教的信徒实行土葬的重要原因是确保庄稼的丰收。因苯教徒认为万物有灵,所以当开春播种后,就不能实行火葬。如果实行火葬其产生的烟雾就会升入天空,这些烟雾会触犯年神、赞

    新生代 2019年13期2019-11-13

  • 关于绿色殡葬之浅析
    要是从我国已有的土葬殡葬方式亟需改革的现状出发,提出了生态绿色殡葬的殡葬改革理念,探究了绿色殡葬存在的思想基础、核心内容。阐述了绿色殡葬的显著特征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乃至殡葬改革、经济管理与人性化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关系;论述了绿色殯葬、土葬、火葬等的殡葬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如何改革我国已有的殡葬方式,强调了殡葬改革与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最终指明了我国殡葬方面改革的基本方向。关键词:殡葬;土葬;火葬;天葬;海葬;绿色殡葬

    法制博览 2019年9期2019-10-23

  • 土豆的葬礼
    被精心保留然后是土葬人们挖坑 小心翼翼地把它埋进去放上寒酸的陪葬品填土种植土豆的地方像一块公墓统一在冬天下葬来年冬天齐刷刷立起墓碑后来长满鲜花和绿树这些土地最后埋葬种土豆的土家人不过他们只享用土葬喂养五十六个民族他们不能享受土豆那样的多民族的 高规格的葬礼推荐语土豆,漂洋过海从南美洲来到中华大地,喂养了無数的人,尤其对于武陵山余脉、清江沿岸长期以土豆为主粮的土家族人而言,给土豆写诗,也是为民族的生存史写诗。清江流域的土家族葬礼叫“撒尔嗬”,丧事当着喜事办,

    星星·诗歌理论 2019年7期2019-09-04

  • 社会资本视角下村民土葬行为内卷化研究
    )一、对“传统”土葬的再认识土葬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早在氏族公社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公社内部成员地位平等,财富平均,人们在死者遗体处理上非常简单,简单覆盖柴草,埋于野外,既不挖坟墓,也没有礼仪。原始社会时期,灵魂不死观念慢慢兴起,土葬习俗逐步流行。奴隶社会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和贫富分化,厚葬之风和迷信活动盛行,“后世圣人易之棺椁”“贵贱有仪,上下有等”[5]是当时殡葬形态的真实写照。封建社会殡葬方式更是呈现多样化特征,具体包括土葬、树藏、花坛葬、草坪葬、天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05-24

  • 农村殡葬改革的法律思考
    过去,人们多采用土葬的方式,以棺盛尸,掘土为墓,埋棺于墓,堆坟立碑,兼之要求棺椁必重,衣食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多数地区丧葬仪式主要分为初衷、报丧、哭悼、守灵、入殓、出丧、守孝等7个部分,通过一步步繁复的礼节仪式来表示对逝者的孝心。传统的伦理色彩和人情味道是我国丧葬礼仪的重要内涵。这也是中国古代丧葬礼仪隆重奢靡的重要原因之一。(二)近现代农村殡葬改革的推行近代以来,在社会剧烈变革的环境下,殡葬礼仪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28年,蔡元培和薛笃弼共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03-25

  • 殡葬管理基本制度的法律设计
    地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封建迷信的丧葬习俗,提倡节俭、文明办丧事。”1997年《条例》第二条规定:“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推行火葬”殡葬改革的步骤是,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群众,从首都开始,逐步推向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小城镇、农村。二、殡葬管理的路径划定地区。殡葬管理的第一步或者前提是划定地区。1985年《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凡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逐步

    中国民政 2019年15期2019-01-27

  • 对绍兴农村殡葬改革中骨灰装棺二次土葬现象的调查研究
    次是农村地区多以土葬为主,再次是铺张攀比的奢靡之风盛行。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合理节约土地资源,国家在20世纪末陆续出台殡葬管理条例,逐步落实殡葬方式改革,但在农村仍存在骨灰装棺二次埋葬的现象,农村殡葬形式的改革落实任重而道远。一、调研背景与方法(一)调研背景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会带来养老问题,还会带来墓地问题。在农村,存在广大民众安葬负担重、土地供应压力大等问题,一些地方还存在为片面追求火化率,骨灰装棺再葬等问题。在绍兴农村还保留

    记者观察 2018年16期2019-01-07

  • 对绍兴农村殡葬改革中骨灰装棺二次土葬现象的调查研究
    次是农村地区多以土葬为主,再次是铺张攀比的奢靡之风盛行。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合理节约土地资源,国家在20世纪末陆续出台殡葬管理条例,逐步落实殡葬方式改革,但在农村仍存在骨灰装棺二次埋葬的现象,农村殡葬形式的改革落实任重而道远。一、调研背景与方法(一)调研背景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会带来养老问题,还会带来墓地问题。在农村,存在广大民众安葬负担重、土地供应压力大等问题,一些地方还存在为片面追求火化率,骨灰装棺再葬等问题。在绍兴农村还保留

    记者观察 2018年18期2019-01-07

  • 下属土葬听之任之,对其如何定性?
    前唯一遗愿是必须土葬,且地点偏僻隐蔽不会有大的影响,执意不愿火葬,对造成的损失及可能承担的责任不需要校方负担。李某考虑到死者生前和睦的同事关系,以及办理丧事的难为情,遵照了死者遗愿及亲属的意见,要求亲属与学校签署书面协议约定:亲属放弃抚恤政策及违反相关法规与学校无关,即同意土葬。事后当地群众反映强烈,检举到纪委要求处理。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的行为不构成违纪行为。李某事前就死者依法火葬的要求对其亲属进行了劝导,造成违法后果主要责任在死者亲属。虽然李某

    廉政瞭望 2018年19期2018-11-20

  • 完美的数字
    队,以便发现违规土葬快速反应、移坟整改。但在这些数字中,一些声音被埋没。当弋阳县一户村民违规土葬坟被“强行起棺”时,官方通报的只是“整个处置实施过程进展顺利,家属情绪平稳”。当两台挖掘机挥舞着巨大的手臂,将鄱阳县乐丰镇600余副棺木一一砸碎时,无人知晓拒绝交出棺材的老人的想法。毕竟,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是人情世故,在这场行动中,人情无法用数字衡量,无法载进那个用数字铸就的政绩考核系统里。

    视野 2018年10期2018-11-15

  • 从汉字看我国古代的丧葬文化
    尸体,因而产生了土葬这一丧葬方式.3.土葬——埋尸我国古人除灵魂观念之外还"事死如事生",人们像对待生一样赋予死以繁缛的礼节.此外,受农耕观念影响,古人信奉入土为安,土葬方式应运而生.土葬是我国丧葬文化中最重要和延袭时间最长的一种丧葬方式.人死后一般先停尸待丧,在此期间通知亲戚吊唁,经过饭琀、殓、殡等程序才会埋葬.饭琀.在死者口中放入米、贝、珠、玉等物,放入米贝等称为饭,放入珠玉等称为琀.置于死者口中的饭琀因其阶级地位的不同,在品种和数量上也会加以区分.饭

    新生代 2018年16期2018-11-13

  • 下属土葬听之任之,对其如何定性?
    非法协议,对违法土葬不坚决制止并上报行业主管部门,听之任之,主观方面放任违法后果的发生,在群众中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一百一十三条之规定可以追究相应党纪责任;对死者亲属,因不是党员和监察对象,故在执纪工作中发现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应及时移交民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2.李某的行为不构成违反政治纪律行为李某对党中央禁止党员土葬这一要求没有意见,初始还是想维护党中央的这一规定,只是出于所谓人情困扰就不负责任,侥幸签订协议规避责任,听之任之,

    廉政瞭望 2018年10期2018-10-30

  • 清明节,向器官捐献者致敬
    原题:中国为避免土葬进行补偿 为解决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浙江省温岭市政府鼓励人们用火葬代替传统土葬,并对接受火葬者进行经济补贴。目前,对于放弃土葬做法的老人,政府为他们每月发放一笔补偿金,并承诺在火葬后将他们的骨灰撒入东海。用经济补偿鼓励在世老人火葬,温岭的做法在中国还是首家。当地的补偿金额按年龄进行划分,70至80岁老人每月100元,80岁以上每月200元,90岁以上每月300元。中国的丧葬风俗要求将死者安葬在祖先坟墓的周围,但是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

    环球时报 2018-04-092018-04-09

  • 柏格理笔下近代西南汉彝葬俗及其生态观研究
    生态观。一、汉族土葬与彝族火葬述略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实为常事。人死后要怎样处理这个无生命的躯体,不同的民族根据本民族的文化呈现了不同的丧葬习俗。受不同的民族认知、生存环境、现实基础、文化传统、与“文化场域”条件的限制,特定时空下的特定民族存在着差别性葬俗。严绍璗指出,“文化语境”是“在特定的时空中由特定的文化积累与文化现状构成的“文化场”[1]由此可知,文化语境就是指某一个民族从古至今所具有的文化因子,因此研究西南汉彝丧葬文化就应该从文化语境着手。(

    昭通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4-03

  • 唐朝好人
    儿的人死后习惯用土葬,我假如死去,你能将我土葬吗?”崔枢流着泪,答应了商人的要求。商人非常感激,拉着他的手,交给他一个盒子作为报答。盒子里有一颗硕大的珍珠。商人告诉他,此珠“价万缗,得之能蹈火赴水,实至宝也。敢以奉君”。崔枢接过盒子,哽咽藏起。商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崔枢按照商人的要求,买棺殓葬。等到商人即将入棺的时候,崔枢拿出盒子,放在棺材内。他想,结交,是性情相投;照顾,是人情如此。如果因为这些接受死者的馈赠,那会使自己愧疚。自己当时之所以答应死者,不过是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7年9期2017-12-26

  • 一抔土
    发了对于汉文化中土葬习俗的思考,土葬习俗承载着农耕文化下人们对于土的崇拜,也承载着人们对生死距离的看法。关键词:黛玉葬花;土葬;生与死的距离作者简介:徐晓林(1993-),女,汉,四川人,西藏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元明清方向。[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01一、土葬习俗土葬习俗在汉文化中已经传承几千年了,无论尊卑都可以选择这样的方式:古代的皇帝妃嫔选择陵,大富大贵者选择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4期2017-08-22

  • 新加坡迁坟扩建空军基地惹民怨
    年11月起实施新土葬条例,条例限定所有土葬的安葬期限为15年,期满之后坟墓会被挖掘。被挖之后,如果死者的宗教允许,死者的遗骸将被火化。如果有后人认领,骨灰将被存放在骨灰瓮安置所;如果无人认领,骨灰将在坟墓挖掘3年后被撒入大海。如果死者的宗教要求土葬,遗骸则会被重新葬在较小的墓穴里。此次受影响的坟墓被清除时都将达到15年的期限。虽然符合法律规定,但此次事件依然引起不小民怨。网友陈嘉涵在网上留言说:“人与魂争寸土空间。哎,悲哀,做鬼都没地方住。”名为“陈安慧”

    环球时报 2017-07-202017-07-20

  • 财政补贴、公墓建设与农村土葬改革
    、公墓建设与农村土葬改革张 溪 杨 睿(山东大学 经济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0;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殡葬用地属于土地分类中的特殊用地,是以耗费土地资源为主的特殊的第三产业。殡葬用地的供给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不断扩大,而可供人类利用的土地又十分有限,因而殡葬用地供给的稀缺性日益凸显。回顾我国农村殡葬制度改革的历程,“入土为安”的殡葬观念在我国农村还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遗体土葬或火化后装棺土葬的现象仍

    山东社会科学 2017年3期2017-03-15

  • 中国殡葬改革的几点思考
    039)中国传统土葬有许多弊端,需要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行火葬,效果如何,反思不多。火葬有其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切断了生物循环链,耗费资源不菲,也破坏了环境。土葬是中国的传统,有其自身的道理,如能结合“死欲速朽”“物化”等传统思想作进一步改革,仍能达至人死回归自然、回归人之本然的目标。建议通过实行“回归葬”,促进殡葬改革,促进社会进步。土葬;火葬;回归葬;物化;环境保护中国自古以来殡葬的主要方式为棺木入殓,入土安葬。夏商周贵族为厚葬,奴隶则等同猪狗,贵族墓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4期2017-03-08

  • CHINESE YOUNEED
    altǔzang土葬funeralzanglǐ葬礼cemeterymùdì墓地euthanasiaānlèsǐ安乐死Cremation is more common than burial in some regions.Zai mǒuxiē dìqū, huǒzang bǐ tǔzang pǔbian.在某些地区,火葬比土葬普遍。For pet owners, euthanasia is a hard choice.Duì chǒngwù zhǔrén

    汉语世界 2017年5期2017-03-07

  • 唐朝好人
    们那儿人死后重视土葬,我假如死去,你能将我土葬吗?崔枢流着泪,连连点头,答应了商人的要求。商人非常感激,拉着他的手,交给他一个盒子作为报答。盒子里是一颗硕大的珍珠。商人告诉他,此珠“價万缗,得之能蹈火赴水,实至宝也。敢以奉君”。崔枢接过盒子,哽咽藏起。商人脸带微笑,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崔枢按照商人的要求,买棺殓葬。等到商人即将入棺的时候,崔枢拿出盒子,放在棺材内。他想,结交,是性情相投;照顾,是人情如此。如果因为这,就接受死者的珠子,使自己人格有污。自己当

    意林 2017年3期2017-03-03

  • 一只手镯
    :“主任,王二奶土葬的事有人举报了。”我笑了笑:“按老办法办就是了,只要不弄出什么幺蛾子来就成!”“那人口气硬着呢!”那人口气?我听你赵魁智口气倒有点不对劲,莫非三年前,是我劝他参加竞选,他才当上副主任的。几年来,我们有事一起商量,有饭一起吃,有酒一起喝,赵魁智他不能够吧。再说,土葬多大事儿,上头通常是不告不管,有人举报,解了冤家也便完事了。莫非有人借机生事?我点了支烟。不一会,王老大来了。王老大将两条中华烟往茶几上一搁,朝着我就要下跪。“王老大,你这是干

    岁月 2017年1期2017-01-05

  • 华东地区农村葬用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中地区农村传统的土葬和名义上的火葬实为二次土葬的习俗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为此,就如何以村民可以接受的方式解决葬地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实现葬地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索。关键词:葬用土地;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6.0931 农村葬用土地使用现状1.1 土葬实质没有改变在当代我国的农村,“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仍然深入人心,大部分人认为逝者入土这是人生必经的一个过程,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6期2016-12-26

  • 你要葬在哪里
    由和个性化的——土葬和火葬并举,海葬和树葬也很流行。法律唯一禁止的是把骨灰盒放在家里,除此之外,德国人的殡葬方式几乎是没什么文化负担的。中国人讲究夫妻生要同床、死要同穴,但德国人完全没有这种观念。比如我德国的公公婆婆早已决定了各自的安葬方式——公公选择土葬在社区墓地,婆婆则选择火葬在自己的家乡汉堡。一开始我实在不能理解,在我们的文化中,合葬是一种婚姻共存的见证和家族绵延的象征,但他们说:“我们都有自由意志,哪怕相爱一生也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最后归宿。”这让我

    爱你 2016年11期2016-11-26

  • 你要葬在哪里
    由和个性化的——土葬和火葬并举,海葬和树葬也很流行。法律唯一禁止的是把骨灰盒放在家里,除此之外,德国人的殡葬方式几乎是没什么文化负担的。中国人讲究夫妻生要同床、死要同穴,但德国人完全没有这种观念。比如我德国的公公婆婆早已决定了各自的安葬方式——公公选择土葬在社区墓地,婆婆则选择火葬在自己的家乡汉堡。一开始我实在不能理解,在我们的文化中,合葬是一种婚姻共存的见证和家族绵延的象征,但他们说:“我们都有自由意志,哪怕相爱一生也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最后归宿。”这让我

    爱你·心灵读本 2016年6期2016-07-05

  • 自选身后事
    由和个性化的——土葬和火葬并举,海葬和树葬也很流行。法律唯一禁止的,是把骨灰盒放在家里,火化之后必须马上放入自有或公共墓地里。除此之外,德国人的殡葬方式几乎是没什么文化负担的。中国人讲究夫妻生要同床、死要同穴,但德国人就完全没有这种观念。夫妻二人百年之后,公公选择土葬在社区墓地,婆婆则选择火葬在自己的家乡汉堡。一开始我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选择不同穴而葬。在我们的文化中,这是一种婚姻共存的见证和家族绵延的象征。但他们说,我们都有自由意志,哪怕相爱一生,也都

    特别文摘 2016年12期2016-06-23

  • 挑战传统的另类丧葬:化作春泥更护花
    种暴力的方法。而土葬则需要在你体内填充各种化学物质,然后放入箱子埋在地下,我一直很确定我不想这样被安葬。”而最近,赛德尔找到了她所期望的办法——这个过程是温和的,即天然又环保。在她去世后,赛德尔的遗体将被自然分解。现年55岁,生活在西雅图的赛德尔是一名作家和艺术家。她一直对死亡感兴趣,而当她的母亲搬到养老院之后这个问题就更加难以回避,当一个人死亡后遗体将被如何处理呢?她说:“你一直都在面临死亡这个问题,因此很难不去想它。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时代人物 2016年5期2016-06-22

  • 崔枢不昧宝珠
    的风俗,人死了要土葬,希望你能帮我这个忙。”崔枢答应了他的请求。商人又说:“我有一颗宝珠,价值万贯,得到它能蹈火赴水,确实是极珍贵的宝珠,愿奉送给你。”崔枢怀着好奇的心理接受了宝珠。事后崔枢一想,觉得不妥:若考中进士,所需自有官府共给,怎么能够私藏异宝呢?商人死后,崔枢在土葬他时就把宝珠也一同放入棺材,葬进坟墓中去了。一年后,崔枢到亳州四处谋生,南方商人的妻子从南方千里迢迢来寻找亡夫,并追查宝珠下落。商人的妻子将崔枢告到官府,说宝珠一定是崔枢得到了,官府派

    祝你幸福·知心 2016年3期2016-03-29

  • 信阳市贤山景区土葬问题对景区的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
    信阳市贤山景区土葬问题对景区的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乔 良(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根据贤山景区土葬的现状,梳理了土葬产生的根源,探索了土葬与景区发展、土地利用、森林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关系,分析了土葬问题对景区影响,从政策引导、文化宣传、制度制约等方面,提出在新时期下贤山景区土葬问题的解决对策及途径,将其对景区的影响减低到最小。贤山景区;土葬;景区影响分析常听人说“来信阳,必至南湾,来南湾,必至贤山”。近年来,贤山景区旅游业快速发展、

    河南林业科技 2016年3期2016-03-11

  • 关于我国殡葬立法价值取向的思考
    采取民众自由选择土葬、火葬或者其他方式的立法模式。人们虽然没有选择生的方式的自由,但可有选择死后丧葬方式的自由;后人虽然没有选择先人的自由,但可有选择安葬先人方式的自由。因此,殡葬立法应当将赋予公民更广泛的自由作为价值取向。(三)维护秩序——殡葬立法要维护符合社会需要的殡葬秩序。秩序指在社会中存在的某种程度的关系的稳定性、进程的连续性、行为的规则性以及财产和心理的安全性。在文明社会中,法律是秩序得以建立和维护的最重要手段,也是预防脱序、制止无序的首要的、经

    中国民政 2016年5期2016-02-12

  • 殡葬继还续须改革
    一场殡葬改革,把土葬改为火葬,把好几百公里的公路两侧坟墓推倒,翻耕成土地,政府这项工作功不可没。东南沿海在上世纪80年代,也掀起了殡葬改革,改土葬为火葬。特别温州地区,在治理青山白化问题上,工作开展得非常艰难,但在政府的广泛宣传和耐心劝导下,许多百姓自己动手拆了自家祖坟。这项殡葬改革,不但节省了大片土地,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旧的观念。中国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加上这些年修路建房使用了大量土地,目前农田耕地越来越少,已逼近18亿亩的红线。在这种状况下,死人和活

    大江南北 2015年6期2015-11-22

  • 山西晋南农村地区土葬礼俗制度的法文化思考
    村生生不息的传统土葬习俗,构成一种独特的法律文化形态。在内容、形式等方面,晋南农村土葬习俗呈现出典型的北方丧葬礼俗特征。这种习俗有其儒家孝道文化的根源,发挥着人心维系、社会调控、价值塑造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对当今的法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有所助益;同时,也存在用地问题、浪费问题等弊端,应加以法律规制和改造。[关键词]晋南农村;土葬;法文化;孝道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在传统丧葬礼俗制度中,土葬习俗源远流长,在中西部农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随着现代观念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1期2015-11-04

  • 清代士人视野下的丽江纳西族葬俗变迁研究
    地区经历由火葬向土葬之转变,推行土葬经历了上行下效的过程。本文将对清代丽江纳西族地区推行土葬进行考察,以期了解清代丽江民族地区风俗变革的原因、过程及对后世的影响。一、清代以前丽江纳西族地区葬俗概说从《东巴经》等文献记载来看,历史上纳西族曾经存在“弃尸”之葬俗〔1〕。纳西族属于古代羌族的一支,火葬在民族中广为流传,有些学者推测至迟在战国时期已经实行火葬〔1〕。元代李京在其著述《云南志略》中记载了纳西族火葬之俗:“人死,则用竹竿箦舁至山下,无棺椁,贵贱皆焚一所

    大理大学学报 2015年5期2015-03-21

  • 农史视野下关中土葬习俗的历史渊源
    l origin土葬作为一种丧葬形式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入土为安”的观念自古以来就普遍被中国人接受。然而,在人地矛盾日趋尖锐,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的时代背景之下,土葬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土葬墓地占用耕地面积,造成极为严重的浪费,例如,有数据显示,“江西省2002年用于土葬的土地1 0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100余亩” [1]22;土葬形式一般都需要棺椁,从而造成对林木资源的浪费。有学者对我国历史时期用于土葬的木材消耗量进行测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3-01

  • 美国“入土为安”花费多少
    。在美国,无论是土葬或是火葬,都有追思仪式,费用是一样的。我这里不用“追悼”一词,是因为它含有悲伤、悲哀之意。国内有的地方,甚至雇用专业的哭灵女,增加嚎啕大哭、悲痛欲绝的气氛。美国人向逝者告别,基本都是静悄悄的,悲而不伤。亲友致辞中,常常会讲到逝者生前有趣的事情,令人忍俊不住,露出笑容。在美国“入土为安”,分两笔费用。一是追思会的费用,包括策划协调、灵车运送、鲜花和其他纪念物的运送、纪念印刷品、防腐化妆、殡仪馆场地和人员费用等,一共为4805美元。二是“入

    中外文摘 2015年3期2015-01-03

  • 浅议当前农村殡葬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鲁西C镇为例
    革的历程殡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词,“殡”一作停柩解,一作葬解,“葬”作藏解。殡葬指的是对人的遗体进行处理、保护以及封存的整个过程,属于传统丧葬风俗的最后一个环节。现在的殡葬包括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对死者的哀悼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葬、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殡葬改革就是从改变传统殡葬的方式为着力点,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并在此基础上,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以期推广

    社科纵横 2014年9期2014-12-26

  • 采撷“热点”让“学讲”模式鲜嫩欲滴
    分析“砸棺材,反土葬”的合理性实验班级:高一(7)全体学生第一步:捕捉“热点”学讲计划提倡“以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安徽移风易俗“砸棺材,反土葬”策划成为此阶段的时事热点。各大媒体关于“砸棺材,反土葬”的争论众说纷纭。第二步:追求教学内容与“热点”的结合——寻找契合点本案例,力求“新文化运动”包含的民主、 科学与“砸棺材,反土葬”事件中不顾文化传统和民间感受紧密结合。提出如何认识“砸棺材,反土葬”?评价“砸棺材,反土葬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8期2014-09-16

  • 美国“入土为安”花费多少
    。在美国,无论是土葬或是火葬,都有追思仪式,费用是一样的。我这里不用“追悼”一词,是因为它含有悲伤、悲哀之意。国内有的地方,甚至雇用专业的哭灵女,增加嚎啕大哭、悲痛欲绝的气氛。美国人向逝者告别,基本都是静悄悄的,悲而不伤。亲友致辞中,常常会讲到逝者生前有趣的事情,令人忍俊不住,露出笑容。在美国“入土为安”,分两笔费用。一是追思会的费用,包括策划协调、灵车运送、鲜花和其他纪念物的运送、纪念印刷品、防腐化妆、殡仪馆场地和人员费用等,一共为4805美元。二是“入

    看世界 2014年15期2014-08-07

  • 可用火葬庙祭替代土葬墓祭
    国传统殡葬形式是土葬墓祭。通过祭祀仪式活动,身心情感得以表达,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高度整合、催化升华,以“慎终追远”而实现“民德归厚”。中国2008年将以祭祖扫墓为精神核心的清明节确立为法定节假日,其用心不言自明。殡葬改革并非简单强制火化,更不等于粗暴平坟迁坟,但一些强推的殡葬改革不顾城乡差异,强制废除土葬实行火葬,却并未实现高火葬率。大部分死者火化后仍要土葬,违背改革初衷。2012年,河南周口发起“平坟运动”,“一平了之”的做法遭到强烈

    环球时报 2014-06-092014-06-09

  • 怎个葬法了结?
    在世老人的存在。土葬是自灵魂观念产生以后沿续时间最长、礼俗最为繁杂、流传最为广泛、使用民族较多的一种传统葬法,在目前我国的56个民族中,使用土葬的民族就达40多个。汉族、彝族、布朗族、拉祜族、纳西族等以土葬、火葬并用;门巴族以土葬、火葬、水葬并用;裕固族以土葬、火葬、天葬并用;藏族以土葬、火葬、天葬、水葬并用。考古发掘的材料证实:远古时期,人们的丧葬极为简单,不立坟墓,也没有礼仪和祭祀。我国土葬最早开始于北京山顶洞人,那时,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洞深处,用土覆

    黑龙江科学 2013年4期2013-04-12

  • 农村土葬之“弊”:事实抑或话语
    论①。长期以来,土葬之“弊”既是火葬论者和有关部门进行殡葬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火葬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官方政策批评者乃至反对者不得不直面的一个重要问题。概略来看,现实中火葬论者(更多时候他们只是火化论者)对于土葬弊端的指责主要集中在文化上的“迷(信)”(也常被指为精神污染),经济上的“费”(包括对公民的经济压力与国家的资源压力:土地、木材、财力、时间)以及秩序上的“乱”三个方面②。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考究这些指责就会发现,其实它并非如火葬论者所宣称的那样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3-18

  • 提倡、传统及人的权利——对殡葬改革的反思
    节。古人认为死了土葬,“入土为安”;而挖尸火化,通常是对仇人的发泄,是仇恨的象征。正因此,尽管我们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大力推行火葬,把火葬的好处说了几十年,甚至采用强制手段,一部分群众依然难以接受,甚至认为这种做法不合人性,不通人情。有的人不仅从思想上、心理上存在抵触情绪,而且在行动上千方百计逃避火化。二是强制推行火葬,遇到强大阻力。过去我们倡导尸体火化,把骨灰撒到海上和大地上。用百姓的话说,就是“死、烧、撒”。由于相当部分的人不愿接受火葬,有些地方不得

    中国发展观察 2012年7期2012-01-28

  • 死之忧
    入土为安”,死后土葬的很多。可土葬遇到了新问题,近年来房价节节攀高,而墓地价格更是高上又高。北京郊区便宜墓地每平方米两万四千五百元,好的每平方米二三十万元。厦门有了八百万元的豪华墓,“墓地价格堪比别墅”。由于担心涨价,一些人开始抢购“活人墓”,一些房地产中介转做墓地中介。有人可能会说,土地资源有限,国家不提倡土葬,你可以火葬、海葬、树葬、天葬、花坛葬……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获得另一种永恒,多好啊!道理如此,可如今不管如何葬,都要掏大把的銀子。据报道,“

    杂文选刊 2011年12期201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