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报刊稿件资料性的对策分析

2017-08-22 05:01王亚田
今传媒 2017年7期
关键词:可读性第三人称第一人称

王亚田

摘 要:长久以来,在一些报刊的文章中,存在资料性强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文章的可读性。本文作者以自己所在的报纸栏目为例,列举了种种资料性强的实例,分析了可读性弱的原因,再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本文贴近媒体实际,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为同类报刊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地理;资料性;可读性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7-0127-02

一、引 言

《西安地理》是西安晚报开办的一个反映地域历史文化的栏目。这个栏目开办十年来,不断改进,越来越受到读者关注与喜爱,现在已成为西安晚报甚至西安报界的品牌栏目。

但《西安地理》在开办之初,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稿件的资料性强。这与《西安地理》要报道的内容有关。这个版面反映的是西安地域的地理、历史、文化,包括遗址、景点、建筑、街道、考古、民俗等等的发展与变迁,必然会涉及到相关的一些知识、资料,有些资料还是文言文。引用历史资料,本身是稿件的需要,但有些作者过度引用,就会影响到文章的可读性,读者阅读起来感到生涩、干枯。针对读者提出的这一问题,笔者作为《西安地理》的编辑,在之后的编采实践中,做了种种改进,从而使得版面越来越贴近读者。

《西安地理》的稿件有两部分:内部的记者稿和外部的作者稿。笔者从这两类稿件分别谈论如何淡化其中的资料性。

二、《西安地理》栏目淡化稿件资料性的措施

(一 )记者采访三原则

对记者来说,扎实的采访是稿件成功的关键。记者的稿件出现资料性强的问题,与采访不扎实有关。所以首先我们对记者的采访提出了细致的要求,也就是说要坚持三条基本原则。

1.记者亲历

记者拿到要写的选题后,首先要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并且尽量做到材料烂熟于心,然后必须亲临现场。过去有些记者写稿,就是不到现场,完全坐在办公室照搬材料,这样稿件势必缺乏现场感。要写的选题无论是现在还存在的景物,还是已消失的遗址,记者都必须要到现场,以自己的目光,仔细观照现场的周围环境,体会历史的风云变迁,这样记者本人才能获得一种沧桑感,并且把这种感情体验传达给读者,带领读者进入报道的内容。

2.专家观点

要采访相关的专家、学者,这样既能获得权威的知识,又可把许多的死材料,通过专家之口说出来,把文言文转化为现代口语,从而让材料活起来。有些时候记者还需要与专家一起到现场,聆听专家的讲解。这些是淡化稿件资料性的关键手段。这方面一些电视栏目做的不错,尤其像央视十套以及九套、四套的相关节目,值得平面媒体学习。

3.百姓视角

记者到现场,一个方面是自己观察,另一个方面就是采访附近的百姓和知情者。景物的“前世”也许百姓不知道,但“今生”的变迁一定是百姓最有发言权。有了百姓的视角,就可以贯通古今,让历史有了落脚点,从而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地理稿件不能只是静态的建筑、地貌等的描写,而要挖掘出附着于这些建筑、地貌之上的人文、故事,有了故事,就有了人,也就有了曲折、生动,让没有生命的东西变成有生命的东西。而百姓的描述,是呈现人文故事最好的手段之一。

坚持这三个采访原则,就能给写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读性的提高是一个综合工程。记者完成采访后,写稿时也有一些要求。第一,注重叙事技巧。有些稿件的题材可能广为人知,但它背后的人文、历史并不全被大众所熟悉,在介绍这些内容时,要有先后、层次,用探秘的方式层层揭示,这样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注重传递情感。《西安地理》的稿件,不只是传递知识及文化,向读者传递情感与记忆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情感的传递要渗透在稿件的字里行间,通过描述,让读者产生对古城辉煌过去的自豪感,对消失古迹的可惜感,对历史变迁的沧桑感。人都有怀旧感,通过对老街道、老建筑以及地标等这些老百姓熟悉的景物的描述,让老百姓重拾往日的记忆;第三,注重文字表达。地理稿件不同于平时的新闻稿,记者要把自己当作家,用优美的语言,传达所要描述的内容,要比平时的新闻稿在文笔上能高一个层次。

记者有了采访与写稿这两方面的改进,资料性自然而然就淡化了,文章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二) 变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

《西安地理》版除过记者的稿件外,也有作者的投稿,其中也存在资料性强的问题。

资料性强、可读性弱,其实不只是我們办报者编稿时遇见的问题,很多杂志、史料、专著、地方志等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再比如大家经常在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看到的宣传册,虽印刷精美、包装豪华,但游人也并不爱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可能有许多,其中有一个现象是,这类稿件大都是用第三人称来写。有些人写村史,即使是写自己的村子,也用第三人称;有些人写回忆文章,即使自己是亲历者,也要用第三人称,文中不能出现“我”。我们遇到好多作者的来稿,也用的是第三人称。这类文章没有“我”,没有写作年代,没有历史背景,没有资料来源,抄来抄去,缺乏情感,当然也就缺乏感染力和可读性。类似这种情况在报刊中很常见,比如北京晚报的地理类栏目稿件,大多采用第三人称写,题材虽好,但可读性实在差强人意。

传统的这类纪实性文章之所以要用第三人称来写稿,也许是他们认为这样文章会显得更客观、真实。笔者通过总结发现,这却是导致稿件资料性强、可读性弱的重要原因。

既然是“人称”惹的祸,那就从改变人称开始:变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从传统的把作者“我”藏起来,到把“我”显现出来。我们要求稿件所写的内容,要作者亲身经历,或者耳闻目睹,一切要以第一人称来写。不管写哪个时代的事情,视角要在当下,以现在的视角看历史。如果涉及到背景资料,尽量简化或不提。比如写钟楼,就不用再写它的建筑年代、历史变迁等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已经被无数次写过了,而应该把重点放在自己与钟楼的见闻、交往。这样文章就有了时代感,淡化了资料性,也避免了重复。

稿件使用第一人称写,有人可能会有两个担心。一是担心第一人称会破坏了客观。“我”与客观并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统一,并不是只有第三人称才客观,反而很多读者觉得第一人称更真实、亲切。有一句话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说,越是个人的,越是大众的。个体的追忆,勾起的是大众的共鸣;二是担心写稿会有局限。任何文体都有“局限性”,诗歌有诗歌的局限,散文有散文的局限,小说有小说的局限,但正是这种局限,才使各种文体有自己的风格。事情都是相对的,要求第一人称写稿,确实挡住了许多稿件,但这并不遗憾,因为挡住的都是那些传播效果差的稿件。报纸不是学术文章,不是专业类刊物,它面对的是大众,大众是不喜欢那些硬邦邦的史料的,更喜欢有血有肉的文章。

实践证明,第一人称的稿件比第三人称的稿件更受读者喜爱。分析一下这也好理解。记者采写稿件,实际就是第一人称。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写稿,等于是把不是记者的自己变成了“记者”。这样写稿时视角就会像记者一样广阔,也可以像记者那样做一些采访,加之很多作者的文笔本身就比较出色,这样文章写出来就更有特点、感染力。

通过改变写稿人称这个小小的变化,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这是提高可读性、降低资料性的一把钥匙,甚至可以称之为是“秘笈”。

三、结 语

好文章与差文章的区别,就好像庸医与名医的区别。庸医和名医开的都是药方,但治疗效果不同。好文章与差文章都是文章,但传播效果不同。优秀的媒体,总是尋求最佳的传播效果。

近一二十年,国内出现了大量的新兴媒体。传统的纸媒在与新兴的纸媒竞争中大多处于劣势。传统的纸媒版面一般分为两类,新闻类和副刊类。而新兴的纸媒拓展了第三种版面,融合了新闻与副刊的风格,这种版面在很多纸媒中被称为专刊。像《西安地理》这种版面,就属于这第三种版面。要把这种版面办好,在采写中就必须把新闻和副刊的特点结合起来。办的好的报纸,比如新京报的《北京地理》、潇湘晨报的《湖湘地理》,就是将新闻和副刊结合的好的媒体。同样是地理类栏目,一些报纸做的却并不好,究其原因,是这些报纸墨守成规,用单纯的传统副刊风格,去写地理类稿件。导致稿件死板,资料性强而可读性差。别人是两条腿走路,它是一条腿走路。而一条腿走路,永远走不过两条腿。

本文中我们提出的记者采访三原则,以及变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其实都是为了将新闻和副刊结合的更好。这些年媒体的内容和风格都变化极快,媒体人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我们将自己的经验写出来,供同行们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新京报编.传世字号[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2] 王军.城记[M].北京:三联书店,2006.

[3] 黄濓.中国历代帝陵[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7.

[4] 田克恭,王民权.西安老街巷[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可读性第三人称第一人称
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通俗易懂”吗?
可读性
谈谈英语教学中 第三人称单数及其后面动词的用法
用第三人称和自己说话能减压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公益广告招贴的可读性设计分析
记叙文写作之记事(三)
我国电子档案长期可读性的障碍分析
聚焦现在完成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