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7-08-22 13:40黄连香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数学教学培养

黄连香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之一。本文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创设情境、引起兴趣;重视课堂直观演示,引发学习兴趣;操作探索,调动学习兴趣;巩固练习,提高学习兴趣几个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学习积极能动性中很活跃的成分,也是诱发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他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地了解当前学生的所思所想,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去合理地组织教材,挖掘其内在的兴趣因素,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由此可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如何培养呢?根据笔者多年一线的教学实践得出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做到创设情境新颖,重视课堂直观演示,积极引导学生实际操作,精心设计巩固练习,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1.调动新颖的方式导入新课,培养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诱发学生从新课刚开始时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是至关重要的。巧妙地导入新课,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从而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笔者经常从教材的特点出发,通过组织有兴趣的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或以一个激起思维的数学问题等方法导入新课。这样做,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能够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活跃起来。

例如,笔者在教小学数学第七册“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时,课一开始,笔者是通过“老师喊起立,同学们就坐下,老师喊坐下,同学们就起立”的游戏选一位同学来帮老师解决一些问题。一听到要做游戏同学们都很高兴,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课堂中来。做完游戏后,笔者接着问谁能帮助老师,把黑板的周长和黑板的面积指出来,这样一来,同学不仅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有所了解,而且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为笔者自然地展开新课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又如笔者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高年级课中,别具匠心地创设了情境,使学生在愉快而又紧张的氛围中学会这一抽象的知识.刚开始上课,笔者给学生讲了一个“猴子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一天,做了3个大小同样的饼,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块,给猴(1)1块。猴(2)看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把第二个饼平均分成8块,给他2块。猴(3)更贪心,说:“我要3块”,猴王又拿出第三个饼平均分成12块,给他3块。笔者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吃得多?”不一会儿,学生都说:“同样多”。于是,笔者追问:“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的要求,而且又分得公平呢,你们想知道吗?”正当学生聚精会神地听完故事,而又百思不得其要领时,笔者说:“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你们就知道了!”在学生最佳的心理状态之下自然地导入了新课,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转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2.设疑激思,引导探究

如笔者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一开始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红的爷爷今年二月二十九日过第28个生日,你们猜小红的爷爷今年多少岁?”有的同学从“一年过一个生日”的生活经验出发,顺口答:“28岁!”笔者就问了:“小红的爷爷28岁,那小红的爸爸今年该几岁?有28岁抱孙子的老爷爷吗?”学生们哈哈大笑,一想也是,哪有28岁抱孙子的老爷爷,岂不早了点儿。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怎么回事。就在学生充满疑问时,笔者说:“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学完了‘年、月、日这节课同学们就明白了。”于是,新课的教学自然地展开了。在这里,疑问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使学生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课堂直观演示,引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一般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的能力还很低,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教给学生,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直观教学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学中,教师借助实物、模型、图画等直观教具或录音、录像、幻灯、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分析思路、解题方法等转化成生动、形象、具体的感知材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视、听、欣赏的活动中得到熏陶,从而诱发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含有三角形的实物如自行车、人梯、电线杆、空调架、路标架、屋顶等实物,并配以轻音乐。课上,同学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美丽的图画,这时小朋友喜爱的史鲁比出现了,“伙伴们,你们发现影片中哪种几何图形最多?”“三角形!”“为什么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如此广泛呢?”史鲁比的提问激起了同学们的思维共鸣。像这样,采用卡通动画等形式呈现学习材料,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

又如笔者在讲解教材第八册“小数点的移动”一节时,让几位同学到讲台前来,一位同学当小数点,其他同学当数,然后让一位同学说扩大或缩小几倍,让同学们注意观察上面的同学站的位置有何变化。最后知道他们是否站对了。在直观演示中,让小学生充分理解“小数点的移动”。这样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操作探索,调动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动、好奇。让他们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愉悦情感,乃是唤起学生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制作活动和游戏活动,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以达到会学不如乐学的境界。

1.制作活动,引起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笔者让学生课前准备好硬纸板,沙子等物品,上课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自己带的材料,按教师的要求分别制作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然后在空圆锥里盛满沙子,倒入圆柱内,看倒几次正好装满。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的三倍。

2.游戏活动,引起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乖法的初步认识”时,笔者准备了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乖法算式得数相同的练习,笔者利用小朋友喜欢的机器猫来做游戏。笔者说:“机器猫为大林、强强、小刚和晶晶都准备了礼物,谁愿意帮机器猫送礼物?”(礼物上写着乖法算式,人物身上写有加法算式)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做题。这时再配上动画片中的音乐,欢快的音乐一响,学生们更感兴趣了。

又如: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学习数位顺序表,接着,让学生摆数游戏,学生在课前准备的十张空白卡片上分别写上0、1、2、3、4、5、6、7、8、9。先请每人随意摆出一个三位数或四位数,让同桌把它读出来;再请每人说出一个三位数或四位数,让同桌把它摆出来;最后,请同学们再按照读数的不同类型,想出一些数让大家摆出来,同桌互相摆、读、说,积极性很高。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有一位学生说:“我请大家摆出三千五百七十九”,其余学生很快摆出3579;另一位学生说:“我请大家摆出二百”,同学们很快都拿出“2”和“0”,然后就愣住了,有个别同学叫起来:“不好摆”!过了一会儿,同学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时候,有的同学,趁同桌不注意,拿过一个“0”摆好,急忙回答说“我摆好了!”其他同學,也纷纷你抢我的“0”,我抢你的“0”,有的同学抢不到,就争吵起来。看到这种情景,笔者忍不住地笑了,同学们也都笑了起来,其余同学受到启发,有的同学一起商量,有的前后一起合作,纷纷摆出了200。就在这时候,笔者对同学们说:“老师请你们摆出2000,能摆吗?”话刚说完,同学们有的马上转过身去,有的站起来,有的离开了座位,有的互相商量,有的甚至高兴得叫出声来。老师也融入到学生当中,教室里气氛异常活跃。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

四、巩固练习,提高学习兴趣

巩固练习阶段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实验证明:学生经过近三十分钟的紧张学习之后,注意力已经度过了最佳时期。此时,学生易疲劳,学习兴趣容易降低,差生的表现尤为明显。为了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除了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以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练习形式的设计,注意使练习有趣味性。

小学低年级经常采用的游戏活动有:开小小运动会、打数学扑克、评选优秀邮递员、猫捉老鼠、夺红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开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为了使游戏更有趣味性,教师可制作一些小动物头饰,做游戏时,让学生戴在头上,会使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小学高年级主要是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或创设一种情境。

例如,笔者在讲“认识人民币”时,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小小玩具店”。教师将5件小动物玩具剪纸贴在黑板上,宣布每件玩具的价钱和购买要求(钱要不多不少),教师做售货员,学生为顾客,进行购买活动。这一游戏,把认识与使用人民币紧密结合起来,购买活动热烈有趣,将课堂教学气氛推向了高潮。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如,在教学“数的整除”时,有的老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在下课铃快要响的时候,老师没有给学生按部就班地布置作业,而是从容地对全班50多名学生出示写有2的卡片,说“请学号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先走。”结果学生走了一些。接着又出示卡片0.5,让学号是0.5的倍数的同学走,有几名学生站起来欲走,后来又坐下了。这时教师追问:为什么大家都不走呢?让学生结合整除应具备的条件,说明理由。教师再出示卡片3、5,让学号是3或5的倍数的学生走。最后还剩下学号是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的学生。此时,教师不再出示卡片,而是问学生,老师出示哪一个数,大家都可以走?学生们略加思考,异口同声地说“1”,于是剩下的学生在铃声中欢天喜地地离开教室。新颖有趣的“动脑筋离课堂”的设计,巩固了知识,检查了效果,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才能凑效。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我们教师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满怀信心、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毛鸿翔等.数学学习心理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2]李其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

[3]江家齐主编.教育与新学科.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7月.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数学教学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