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别样天空

2017-08-26 13:53张玲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低段青蛙想象

张玲

从儿童个性的产生与发展来说,个性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受社会生活环境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动力性的各种生理、心理特征的总和。在学龄期,个性化教育能满足每个儿童发展的需要,使其个性潜能获得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在这个目标之下,个性作文自然而然诞生。个性作文依循儿童个性,充分挖掘儿童潜能,在作文中展现儿童独具特色的一面,使每个儿童在自身基础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对低年级儿童实施个性作文,也具有可行性,因为他们和其他年龄段的儿童一样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1.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无论思想和情感。心理学认为:“人们在各自不同的素质的基础上,在各自不同的社会物质生活、文化、教育环境中,接受不尽相同的影响……使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兴趣、性格、能力等特点。”这就体现了人的独特性。特别是人格特质理论更反映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独一无二的,该理论认为“人格特质是人所具有的,但每种特质在量上因人而异”,这种特质注定每个学生内心都是独特的。在作文的世界,也应该发挥这种独特性,展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性风采。正如卢梭所说:“儿童有他特有的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只有真正发挥他们的独特性,才能表达每个人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真正达到个性作文。

2.想象力丰富。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拥有无穷的想象力。“人们称文学是想象的艺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它的本领能在真正的自然界所能提供的素材里创造出另一个相似的自然界。”而学生的想象力就算是在低段作文中也很丰富,更多体现为幻想。幻想并不等于空想,它可以更积极地创造。在续编故事、模仿句式写话、看图写话中都有很大成分的幻想部分,幻想是学生重要的财富。新课标中提到,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因此,尊重学生的幻想,让学生在编写故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而不是跟从别人的想象。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象,只要合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一定能写下一篇篇独特之作,这是一笔丰富的创造性财富。

因此,一篇充满个性的作文由充满个性的学生抒写。不与别人雷同,不重复别人所写的,体现自己的构思,体现自己的语词特色,这对于当今作文“千篇一律”的面貌犹如一股清新之风。而千篇一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诸多相同,缺乏多向思维。一个续编故事,大家构思相同;一篇看图作文,大家想象一致;一个命题故事,某个词某句话都相同……缺乏个性,更缺乏多向思维。多向思维是向独创思维发展的中介。具有多向思维能力的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开拓作文思路,并善于灵活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要使思维品质不断提高,只有多向思维发展,文章才能大放异彩,有独特个性,从而避免“题材雷同和表现雷同”的现象。因此,面对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可以着重培养他们的多向思维 ,从而促使学生在语词上、在表现方式上各有不同,各具特色。

2.诸多无趣,缺乏写作热情。在新课标中,低段称“写话”而非“写作”,其实“写话”是写作的一部分,而教师也常在学生学会了拼音之后进行各式各样的练笔,实行提前读写。提前读写对学生来说很有好处,但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这无疑只是完成作业而已。一是体现在内容无趣。写吃,就是上饭店吃饭;写喝,就是喝饮料;写玩,就是拍皮球、跳绳;写乐,就是逛公园……最后,再写自己高高兴兴回家,有的还会写到上床睡觉。二是体现在用词无趣。只会用简单的“可爱、美丽、好看”等口头语,谈不上童真童趣。三是体现在语言无趣。如一名学生写的《我和妹妹玩球》一文:

一天,我和妹妹玩球。我和妹妹玩得可好玩了。妹妹说:“姐姐,你和我玩到什么时候?”我说:“你想和我玩到什么时候?”妹妹说:“我想和你玩到晚上,好吗?”我说:“你想和我玩到晚上吗?”妹妹说:“我就是要和你玩到晚上。”我说:“那我就和你玩到晚上。”我就和妹妹玩到了晚上。

那么,究竟如何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呢?如何发挥学生的想象,写出具有童真童趣的个性作文呢?

一、内法:思维的个性体现

汉代王充在《论衡·自纪》中强调,文章应以独特的视角去表现,反对因循守旧。“创新写作必须讲求独特的构思与表现,这就要求作者必须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思维独特就是要求思维主体积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问题,可受别人的影响,但绝不盲从别人,能独立自主地寻求作文自己的路径。重在体验独一无二的过程,使每个学生在写作中展现出自己的个性才华,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作文水平。

因此,面对二年级学生,我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作文口号。要求“要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地方才是你区别于别人的地方,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东西”。针对能力弱的学生又着重指出,“哪怕只有一点点,这一点点才是属于你的,不是别人的”。这个想法落到作文的实处,对于看图作文,就是还有哪些你认为好的地方没想到、没说到,至少要有一句自己想出来的好句子,而不是上课听来的;对于续写故事,就是构思要和别人不一样,要合乎情理。

在实践中,我欣喜地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有的学生的水平甚至超出其年龄应有的水平。如看图作文《愉快的春游》,有的写在拱桥上欣赏自己的倒影,有的写微风吹过时在凉亭里看书,有的写和老师一起划船,这样就避免了“千篇一律”,有了自己的特色。如续写作文《井底之蛙》,题目可自拟。别小看低年级学生,他们的题目可是各具特色:《知错就改》《见多识广》《想个办法》《跳出井口看一看》《青蛙出井》《天有多大》《无边无际的天》……再看构思,有的写小鸟开动脑筋,恐吓或是骗青蛙出来;有的写青蛙碰到许多動物,和动物进行谈话后青蛙主动跳出来;有的写青蛙在无意之中出井,或是被水桶打上来,或是发大水,井被灌满了,青蛙被迫出了井……真是各有千秋。有一个学生写青蛙出井后从地面看到了天空,又被大雁带上了天空,从空中看天空,发出了“不同地方的天空真是各有不同”的感慨。在作文结尾,有的借青蛙之口发出了“外面的世界多美丽啊”的感叹,有的嘲讽青蛙真是目光短浅,有的写青蛙醒悟后向小鸟表示自己的歉意,有的展望青蛙“再也不愿回到小小的井底,从此生活在广阔的大自然里,过着快乐的生活”,还有的像哲人似的说:“这个地方要看看,那个地方也要看。”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要挖掘小诗人的潜力,就必须重视思维的个性在作文中的地位。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成果,真诚地鼓励他们写自己的个性作文,不重复别人,但可以借鉴别人,从别人的思维中获得启发与灵感,写出自己的特色来。

二、外法:语言的借鉴修饰

语言文字是文章内容的媒介,是作者与读者相互沟通的桥梁。在一定的条件下,语言文字的优劣,对文章的整体功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恰当的语言文字,文章的情和意及结构布局、表达方式都会黯然失色。教师要鼓励学生把阅读和听说中学到的语言文字,变成自己的语言文字加以运用。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阅读虽刚起步,但二年级也可以進行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对于作文时,经常觉得没有什么好词可用或找不到恰当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学生,积累就是最好的办法。而低段的积累重在好词好句的摘录,即把平时看到的好词好句摘录到自己的本子上来。低段的运用指的是鼓励学生写作时在作文的语境中进行迁移使用,使文章显现出生动的文采,一方面可使作文增色生辉,另一方面可使学生体会到摘录的好处,促使他们对阅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做更广泛、更深入的摘录笔记,而这又再次推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良性循环,一举两得。

语言的借鉴修饰从课外阅读中来,运用到活的文章中去,具备了“阅读搜索→选择储备→写作再搜索→定向汲取”的思维过程。这并非一般的思维过程,而是体现了选择运用信息的能力和迁移运用的能力。对学生自身的能力也是一次考验与提高。

在作文中运用语言的借鉴修饰,还能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要求,如追求精心的表达——“雨中传来一句甜甜的声音”,“我带着绿色向前跑,一路上我把空气变得焕然一新”,“忽然从井里冒出了一只年轻力壮的青蛙”。

文章的好词好句不能死板地抄,而应自然地体现在文章中、句子中,如追求生动的叙述——“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告诉了老师”,“终于想出了一个引蛇出洞的万全之策”。

这些好词好句还避免了无趣的语言描述,如追求美妙的刻画——“泡泡晶亮透明,像镜子一样”,“小芽看见树的海洋,花的世界”。

这样的语言不再单调乏味,因为学生从书中学到的知识正通过努力渐渐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世界中来。更令人惊喜的是,学生在运用好词好句的同时,也在创造自己的好词好句,如“有的仰着脸吹,有的歪着头吹,有的跑着笑着去追泡泡”,“她的皮肤又白又细,像闪光的缎子似的”,“流下来的泪像颗珠子”……这些都是从想象中、阅读中获得的灵感和收获。

三、个性作文成果与反思

个性作文符合每个学生的个性,以开发每个学生的内在潜力为原则,充分挖掘不同学生的不同思维能力,因人而异地抒写文章。从内容来讲,比较适合想象作文,如编故事、续写故事等形式。年段上其实不仅适合于低段(特别是二年级),也适合整个小学阶段的各个年级,它所提倡的思维的个性体现其实是整个人类写作的大方向。我们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就必须从小培养具有个性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学生。

个性作文使学生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两点:一是想法与众不同;二是有自己的好词好句。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在平时的周记中,认真的学生依然能依靠这两点,写出可圈可点的作文来。从实施效果来看,个性作文对中上层次学生的推动较大,他们一般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善于思考,善于迁移运用好词好句,在个性作文良好的表扬鼓励氛围中,展现出很高的写作热情,能够精心地遣词造句。但对写作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就很难写出一篇好点的文章,因为他们平时懒于看课外书,也很少摘录好词好句 ,甚至摘录笔记本子都能丢好几次,构思时东拼西凑,有时只能把别人的想法搬过来。对此,多在课堂上交流学生的好词好句,表扬优秀的学生,在促使优等生更上一层楼的同时,让薄弱生学习与借鉴,使薄弱生在个性作文中有发展,有创造,在自己的层面上才能得以提高。

总之,内外得法,低段个性作文也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作者单位:浙江德清县乾元镇清溪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低段青蛙想象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策略
快乐的想象
一生
小学中低段“语用”型作文教学的运用策略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小青蛙捉虫
巧用文本资源指导低段梯度写话
谁能叫醒小青蛙?
青蛙便签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