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的积分制探索

2017-08-29 02:20梁红秀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积分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摘 要】本文认为积分制能有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论述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积分制应遵循差异性、公正性、激励性、发展性原则,提出在实施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内部要确立平等观念和服务观念,改进数字技术,完善管理机制。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资源共享 积分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C-0039-02

教学资源是教学内容的承载体,是实现教学内容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开展,需要借助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共享对更有效率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教学资源共享积分制的设想,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

一、积分制能有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整个社会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开展需要团队的合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与整个社会之间对教学资源的共享,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内部对教学资源的共享。这两个层次之间又可以分为许多小层次。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的对策,必须充分地考虑这两个层次。

在第一个层次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与整个社会之间对教学资源的共享存在单向性、被动性、凝滞性问题。通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向社会收集教学资源以更好地开展教学,社会却很少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收集其教学资源丰富自己的信息系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较少主动向社会共享自己收集、开发、优化过的教学资源,通常在完成任务(如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时才被动共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共享教学资源的主要载体如精品网站、精品课程等中共享的教学资源通常更新不及时,甚至有些长期不变。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时,常有老师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正面教学效果会不可避免地被社会上的一些负面现象抵消一部分。如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能够更加主动、有效地将自己的教学资源向整个社会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向大学生之外的人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努力,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

在第二个层次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内部共享教学资源存在动力不足、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内部,几乎所有的人都深知共享教学资源的重要性,但真正采取行动,有效共享他人的教学资源,有效地将自己的教学资源与他人共享的却很少。通常参加教学资源共享工作的是课任教师,是某位教师希望他人将自己的教学资源与自己共享,被希望者出于某种不便拒绝的原因,会将第二梯队的教学资源共享一部分出去,但最新的、最核心的教学资源会自己留着单独使用。这是因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内部,虽有合作,但前台的实施者通常是课任教师;课任教师虽有团队,却常面临单打独斗的各种考核。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既是合作的结果,也是单独展开的活动。未上台的教学管理、教学辅助部门认为教学资源共享与己无关,而前台的教师为了在教学中体现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已然共享同样的教材的前提下,只能在使用不同的、特别的教学资源上下功夫。但开发、优化、更新教学资源是一个极其耗费时间精力的过程,很多教师正是在开发、优化、更新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深感工作任务沉重。如果能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内部有效共享教学资源,既是对时间精力的节约,也能促进系统内部的交流,形成更加和谐的合作文化。

在两个层次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不足均源于激励不够。对社会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即是任务完成;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部分来说,教学管理部门完成教学管理、教学辅助部分完成教学辅助、课任教师完成教学过程即是任务完成。因此,纵然共享教学资源意义重大,在实际工作却常面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尴尬。

积分制指借助系列指标,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一定时期内共享教学资源的行为,从数量和质量两个层面进行量化累计,进行综合考虑后对其教学资源共享工作进行评判,进行相应奖惩的制度。积分制将高校思想政治思想课教学资源共享工作纳入考核,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工作提供了明确的考核标准,使其考核具有可行性,从而调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向整个社会及时共享教学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有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具有现实意义。

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积分制的原则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内部实施积分制,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一)积分指标设定的差异性和公正性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是系统合作的结果,这一系统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管理部门、教学辅助部门等各个要素。积分制的被评价者应涉及系统中的所有要素,但这些要素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所承担的具体任务是不同的,所以积分指标的设定也应有所差异。如对于课任教师,应在共享的教学资源的意识形态符合程度、丰富程度、表述的规范化程度等方面进行积分指标设定;对于网站建设及维护人员,应在对共享的教学资源的开放性保障、资源信息推送服務、个性化服务状况等方面进行积分指标设定;对于教学管理人员,应在教学资源共享相关配套硬件提供、相关管理制度完善、相关管理更新跟进等方面进行积分指标设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虽有积分指标差异,但在其权责上应该充分体现公正性。现实中存在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全系于教师的现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是典型。殊不知教不教得好学生,其实是很多原因的综合结果,教师不过是其中一个因素。要一个因素来承担整个系统的结果,其实是给教师戴了紧箍咒,让教师的义务大大高于其权利,最终伤害了教师的教学热情。积分制应在公正的原则下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均纳入积分评价范围,对各被积分主体的工作质和量进行公正的评价。

(二)积分评价导向的激励性和发展性原则。积分制的实施必然会带来对被积分对象的考核,但考核评价的价值导向并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激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主动积极地向社会及在内部共享教学资源,最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系统更好地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值。比如对教师的积分评价,要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实施纵向比较,淡化横向比较,主要反映教师个体内差异的状况,是教师个体的自我超越,而不是教师之间的竞争。当教师之间不再是竞争的对手,他们的关系就会相对比较融洽,在成长的道路中会因为相互帮助的需要而成为朋友,彼此尊重,坦誠相见,相互讨论课堂教学的体会,互相交流心得,互相传递教学信息,共享教学资源,以求获得更大的进步。

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也达成一种融洽的、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为本人升值的前提的氛围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必然不断开发新教学资源,主动及时共享教学资源。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实施积分制的现实要求

(一)观念变更,树立平等观念和服务观念。积分制评价着力于以人为本,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内部实现真正的平等。但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平等观念。如一些教管部门认为自己是管人的,受不了被管。而被积分好像就是被管。积分制要实施好,教学管理者就必须具有平等精神。要将自己视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中的一个组成要素,而不是一个凌驾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之上的要素。具体地说,教管部门要实行三个方面的转变:变行政式管理为引领性服务、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性服务、变集权式管理为激励性服务。引领性服务即在教学资源共享上进行教学观念、学科能力、研究研究、共享机制上的引领;开放性服务即为教师的教学资源共享提供充分的软硬件,为教师共享教学资源搭好舞台;激励性服务即立足教师发展来进行管理,而不是基于评优来进行管理。

(二)加强数字化校园软硬件建设,使积分制具有技术可行性。教学资源共享其实就是应用数字化手段,将教学资源应用到更多人群。技术的完善程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具有极大的影响。如果某个学校只有校园网才能共享学校的教学资源,只有住在学校的老师才能使用校园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想共享教学资源也心有余力不足。而对教学资源共享实施积分制,需要建立积分网点、进行账户注册等,也是离不开网络技术,离不开数字化手段。所以,如果要实施积分制,必须加大投入完善数字化校园的软硬件建设。

(三)完善管理机制,为积分制持续长效实施提供保障。在现实的教学改革活动中,出现改革只存在于纸上,在实际操作中却找不到直接负责人的现象。作为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激励机制,积分管理机制必须客观、公正、公开,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比如积分评分标准,应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教管部门代表、教辅部门代表、教师代表三方共同讨论制定并更新。而积分评分标准确定后,应组织管理小组,专门负责评定和审核,同时要有提意见的渠道,才能推动积分评分标准的更新。一些新入职的教师,对于积分制不了解,对于自己如何在积分制考核下行动不了解,应对他们进行介绍和引导。这些“应”的活动应由专人负责,对他们的活动也应进行积分考核。

【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研究”(桂教思政【2016】1号);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微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2016JGZ114);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德育科研基金项目“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梁红秀(1978— ),女,广西桂林人,硕士,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问题。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积分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积分制”管理模式研究
积分制与云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毛泽东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等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初探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用“积分制”党员发展模式严把党员“入口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微“积分”:构建活力班级的一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