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2017-08-30 06:13肖海鸥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4期
关键词:强化思想政治课心理健康教育

肖海鸥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性质、内容特点使得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政治课教学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4-0064-02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它贯穿一个人发展的始终,心理健康状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要培养新世纪高质量的人才和接班人,对青少年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其学科内容是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其中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内容,它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今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心理特点表现为半成熟与半幼稚、半独立与半依赖、半开放与半闭锁之间的矛盾性。

正是因为中学生心理处于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导致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受遗传因素、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而比较容易产生产生心理偏差、心理障碍,以此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疾病。我国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1)对自己有信心;(2)学校学习生活有兴趣;(3)喜欢与人交往,有较好的人际关系;(4)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为了检验一下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否乐观,我们围绕这四个方面对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自信心程度、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之一,但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大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显然没有达到《纲要》上的要求。此外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开展课程的教师主要为教导主任和班主任,还有小部分学校的德育副校长或者德育主任,另外还有个别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为体育老师、思想政治课老师等。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且专业水平较低,大部分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涵养,并且要按时定期培训才能上岗的。

2.学校未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年来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不择手段,把学生当作学习的工具,老师也没有过多的关心同学的心理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也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学校都缺乏专职或者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所以学校自然而然地就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在一些条件好点的学校,他们虽然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他们通过开设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校园心理咨询网站、校园广播电台心理咨询热线等方式作为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以及学校、学生本人的不重视,前来咨询的学生并不多。这些间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形同虚设,前来咨询辅导的学生寥寥无几,效果不佳。这些流于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可谓是无济于事。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可行性分析

学校教育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中学时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一门必修课,对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特定优势。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思想素质、法律意识和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同时也肩负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科学认识的工具,它对于指导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课本中也涵盖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切实的可行性。

(一)政治课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目标一致

思想政治课(也包括思想品德课)培养目标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正确的社会意识灌输给学生,引导其树立正确、积极乐观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承担起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还是从政治课的角度来讲都是把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的发展作为培养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帮助学生解决立场、观点、方法等问题,二者具有共同的培养目标,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处理好心理、思想、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和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仅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他还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而思想政治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共同目标都是为了育人,促进人全面发展。正因为两者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使得思想政治课可以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因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并挖掘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得天獨厚的优势,恰如其分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

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而达成的,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思想政治课其本质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而德育的时效性是以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载体的,从本质上讲,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促使中学生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政治课教学的本质诉求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致的。中学生处于一个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同时也处于道德品质、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挫折面前、面对抉择时难免会迷茫以及产生一定的心理困扰,这时如果能够给予学生恰当及时的心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起了推动作用。

(三)思想政治课教材本身涵括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1)个性发展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2)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发育及由此引起的心理反应,接纳身心变化,体验成长的快乐;(3)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4)生活适应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适应学校环境,增强生活适应,正确对待挫折等;(5)生涯发展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面向未来的发展抉择,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职业兴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是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的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指导人们行为的社会行为。”而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本身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对学生进行德育、三观教育的过程中不免有些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相融合,比如说初中教材中的直面挫折、立志与成功、相处之道、男女生交往等内容,高中教材中的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等,这些知识在讲解的过程中无一不与心理健康教育息息相关,二者可融会贯通,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点的同时可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材的潜在因素,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绝不意味着把政治课上成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应抓住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关联性,运用一些技巧,有意识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强化思想政治课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