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绘画作品真伪辨析

2017-08-31 23:25李天垠
紫禁城 2017年8期
关键词:白文赵氏赵孟頫

李天垠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馆员

赵孟頫绘画作品真伪辨析

李天垠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馆员

纵观元代艺术史,多才多艺的艺术家辈出,赵孟頫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除了书法家、画家的身份外,他还是出色的政治家、经济学家、文人以及学者。赵孟頫在各方面的成就显而易见,如身为宋皇室后裔的他,入元后官居高位;参与负责了元代的经济改革;作为传统汉文化的代表,其为人、诗文被当时文人推崇备至;赵孟頫的书画作品亦成为了时人争相宝藏的对象,直至今日亦有大量赵氏书画存世。但赵孟頫绘画作品的研究与鉴定却是中国艺术史上较为困难的问题之一:与高克恭、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朱德润、曹之白等重要画家的作品相比,其他人的作品往往都带有一贯的风格,使人可以辨认出其一脉相承的独特传统,只有赵孟頫的个人风格非常多变,这就给后世鉴定辨别赵孟頫作品的真伪增加了很大难度。

赵孟頫卒于元英宗至治二年(一三二二年),其学生杨载为其所撰行状亦成于这一年,其中关于赵氏的绘画他写道:「他人画山水、竹石、人马、花鸟,优于此或劣于彼,公悉造其微,穷其天趣。」尽管整个元代的画家都对他推崇备至,然而存世的文献却无法给出一个有关赵氏画风的清晰概念。于是赵孟頫绘画风格跨度大的特点就深入到了中国美术史研究者的心中。由于赵孟頫书画在元代就已风靡东亚,当时人仿造赵氏书画就已盛行,据说当时还有代笔者存在,这都增加了赵氏书画鉴定的难度。

赵孟頫绘画作品真迹存世大约三十余件,而传世伪品却数量众多。加之赵氏绘画真迹与真迹间的风格跨度较大,因此不像书法那样可按时期排比摸清其发展变化的脉络。在绘画方面,赵孟頫是一位承上启下的艺术大师——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五代北宋时期,形成了以李成、郭熙为代表的北方雄强一派以及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温婉一派,这两派的优点最终经由赵孟頫改造融合到了文人画中。出身南宋皇室、出生在浙江吴兴的赵孟頫,其艺术创作的早年是深受南宋院画影响的,南宋院画有细致精巧的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细密、繁复、纤弱的缺点。由于偏安东南方百余年,祖籍北方的士人也都无缘一睹北方故乡雄强的风景,反映在绘画作品上自然多为南方和缓的山丘。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卷、《水村图》卷是较为典型的继承董巨派的作品。后来赵孟頫受诏北上大都为官,这就令其有机会领略祖国北方的大好河山,很多以前他只能从前人画中见到的景色得以一览实景,这非常有助于对李郭画派理解的提高。赵孟頫创作的《重江叠嶂图》卷、《双松平远图》卷正是学习李郭派的作品,此类绘画直接影响了朱德润、唐棣、曹知白等人。

元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卷(局部)

元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卷纸本设色 纵二八·四厘米 横九〇·二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 赵孟頫 重江叠嶂图卷纸本水墨 纵二八·四厘米 横一七六·四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以下就例举一些存世的赵孟頫绘画作品,其中除真迹之外亦包括一些伪作,两相对比,以便于读者体会、赏析赵氏绘画作品的真伪区别。

以赵孟頫绘画真迹为中心

《秀石疏林图》卷 本幅自题:「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大雅」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残)。

尾纸自题:「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子昂重题。」钤「赵氏子昂」朱文印。赵孟頫自书七绝是其绘画创作理论的精辟阐述,强调的是将书法用笔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去,体现绘画中的书法性,这为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图绘古木丛篁环于巨石周围,土坡上间以杂草。画石采用飞白法,笔法劲利,将石的形态和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画中的古木,以篆籀笔法的婉转缱绻表现出来,笔势安详舒缓,圆浑流畅,将书法审美「写」的意味引入到绘画当中。在描绘嫩竹杂草时,作者又借鉴「二王」小草书笔法,使观者体会到用笔的灵动变化。

从题诗书法的风格面貌分析,此图应作于大德九年(一三〇五年)前后,即赵孟頫五十三岁左右时。此时赵孟頫的书法从遍学前人到融会贯通,其用笔、结体与间架结构均进入了成熟期,是「赵体」书法的代表作。

元 赵孟頫 秀石疏林图卷及自题纸本水墨 纵二四·五厘米 横六二·八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鉴藏印:「柯氏敬仲」朱文印,「 何

良俊印 」白文印,「 何氏元朗 」白文印,「槜李李氏鹤梦轩珍藏记」朱文印,「李君实鉴定」朱文印,「 棠邨审定 」白文印,「河北棠邨」朱文印,「蕉林梁氏书画之印」朱文印,「 伍氏俪荃平生真赏 」白文印,「伍元蕙俪荃甫评书读画之印」朱文印,「六湖」朱文印,「 涿州李氏珍 藏」白文印,「 李在铣 印」白文印,「芝陔」朱文印,「 蒋宜生印 」白文印,「麓云楼」朱文印,「淞州」朱文印,「竹朋鉴定」朱文印,「清森阁书画印」朱文印,「小溪子」朱文印,「虚斋至精之品」朱文印,「庞莱臣珍赏印」朱文印,「 虚斋审定 」白文印,「庞莱臣珍藏宋元真迹」朱文印,「士元珍藏」朱文印等。本图经《石渠宝笈初编》录。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疏林秀石图》轴,又称《乔柯竹石图》轴,纸本,款题:「大德三年七月廿六日为杨安甫作。子昂。」画巨石枯木,结构布局与《秀石疏林图》绝似,上有陈琳、柯九思题。其树石采用「石如飞白木如籀」之法绘制,很多人当其为赵氏真迹。但细看其笔力软弱犹豫,无赵氏笔法沉着之意,当是以故宫博物院所藏赵孟頫《秀石疏林图》卷为母本的一个摹本,只不过由卷变轴而已。此图上赵孟頫的款书及柯九思题均伪。

《水村图》卷 本幅自題:「大德六年(一三〇二年)十一月望日,为钱德钧作。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尾纸自题:「后一月,德钧持此图见示,则已装成轴矣。一时信手涂抹,乃过辱珍重如此,极令人惭愧。子昂题。」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

元 赵孟頫 水村图卷

纸本水墨 纵二四·九厘米 横一二〇·五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元 赵孟頫 水村图卷(局部)纸本水墨 纵二四·九厘米 横一二〇·五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元 赵孟頫 幽篁戴胜图卷绢本设色 纵二五·四厘米 横三六·二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赵氏描绘江南山水的水墨画,从构图到笔法受到五代董、巨的影响,采用平远法(与手卷形式有关),山峦起伏以披麻皴绘制,作者在笔墨运用上以湿笔为主,营造出了南方水润的地理环境,在看似平淡的画面中营造出了迷幻的意境。作者借景抒情,表现一种静穆的心态与对「平淡天真」的追求。此图影响了元四家中黄公望和王蒙的画风,也对后世明清文人画产生了重要影响。

元 赵孟頫(款) 江村渔乐图页绢本设色 纵二八·六厘米 横三〇厘米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引首乾隆帝御书「清华」二字,本幅有乾隆题诗两段,另有多人题跋。鉴藏印:「李君实鉴定」朱文印,「 张应甲 」朱白文印,「胶西张应甲先三氏图书」朱文印,「榆溪程因可氏珍藏图书」朱文印,「楞伽」朱文印,「 成 子 容若 」朱白文印,「 容若书 画」白文印,「 楞伽山人 」白文印,「成德」朱文印,「 成德容若 」白文印,「 楞伽真赏 」白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养心殿鉴藏宝」朱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石渠继鉴」朱文印,「 乾隆鉴赏 」白文印,「太上皇帝之宝」朱文印,「神品」朱文印,「御赏」朱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 宜子 孙」白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吴兴司军平□号梅溪之章」朱文印,「积雪斋」朱文印,「 放情丘 壑」白文印等。此图经《石渠宝笈初编》著录。《幽篁戴胜图》卷 本幅自题:「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大雅」朱文印。

元 赵孟頫(款) 平远图页绢本设色 纵二五·五厘米 横二九·五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画斜竹一竿,一只戴胜侧首栖于其上。画面用笔工写相间,详略得当,戴胜造形准确,精致程度有些宋画的味道,而在传神生动方面,更是有超越之感。竹子的经营布置疏密得当、独具匠心。赵孟頫对于作画的理论之一即「命意高古,不求形似」,「不求形似」不是说造型能力低、画不像,从此图可知其有极高的形似本领,这与明清时期文人画造型不准是不同的。

本幅上有乾隆帝于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年)题诗一首,引首其题「足真态」三字,尾纸有倪瓒、胡若思、胡俨题跋。鉴藏印:「蕉林梁氏书画之印」朱文印,「苍岩」朱文印,「棠邨审定」朱文印,「家在北潭」朱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石渠定鉴」朱文印,「 宝笈重 编」白文印,「御书房鉴藏宝」朱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 乾隆鉴赏 」白文印,「比德」朱文印,「 朗 润」白文印,「古希天子」朱文印,「 寿」 白文印,「八征耄念之宝」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 宜子孙 」白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等。《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传为赵孟頫的绘画作品

在存世的元代绘画作品中,还有一类无名款或后添名款、风格上又不好判定作者的,后人也往往将之归为赵孟頫画作,因为在世人看来赵孟頫是书画全才,认为他可以胜任各种题材。

《平远图》页 本幅自题:「□秋平远,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此图是具有北宋李郭画风的山水图页,绘秋日山川清寂的景色,近景疏松挺拔,溪岸板桥,杂木纷乱;远方水面清明疏朗,重峦温和,平阔恬淡。山石勾染得宜,树枝则形似蟹爪,此页收在《宋元明集绘册》中,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江村渔乐图》的画法、布局相近似。《杜甫像》轴 本幅无作者款、印,有明初刘崧、解缙题诗,刘崧称「草堂杜拾遗戴笠小像,吴兴赵文敏公所画」,解缙诗中言:「吴兴公子真天人,落影自与韩众亲。新图古色照秋水,如此子美方逼真。」(《文毅集》卷四《题赵文敏杜陵戴笠图》)后人便以之为赵孟頫的作品。该图采用白描技法绘出杜甫戴笠侧身像,用笔简约畅达,线条转换流畅,人物造型生动,表情自然,衣纹、衣带的描绘颇得吴道子衣钵。

元 赵孟頫(款) 松下听琴图轴绢本设色 纵一二三·六厘米 横六〇·四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元 赵孟頫(传) 杜甫像轴纸本水墨 纵六九·七厘米 横二四·七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裱边左右两侧有陆费墀、张埙、冯应榴题诗,上有程棫林所书图名。鉴藏印:「 项元汴印 」白文印,「 墨林山人 」白文印,「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潞盦审定」朱文印,「祖诒审定」朱文印等。

元 赵孟頫(款) 临黄庭经附绘王羲之像卷绢本墨笔 纵二八·五厘米 横一一六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绘画伪作举例

由于赵孟頫绘画作品中的伪作数量巨大,故笔者从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与真迹特点接近些的进行说明。

《松下听琴图》轴 若依本幅款识「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年)十月廿又二日」推算,此画当为赵孟頫六十岁时所作。据徐邦达先生考证,赵孟頫六十岁后少作工整的大设色山水兼人物一类的绘画,且自题中的翟圣区、周旷伯二人均无考,进而认为:「此图轴款书更劣,全无赵氏面目,必为伪本无疑。但绢地古旧,似不晚于明代中后期。」

《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临黄庭经附绘王羲之像》卷 此卷卷首绘王羲之像,面部刻画简略,人物衣纹勾写乏力,后以楷书临写王羲之书《黄庭经》,点画柔弱,结体松散。经徐邦达先生鉴定,书画均无赵氏风貌,艺术水平较低,明显为赝品。究其年代,当是明代临仿之作,其末行后原有作者本款,后为造假者洗灭,钤印皆伪。

元 赵孟頫(款) 秋江钓艇图轴绢本设色 纵一〇〇厘米 横七二·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秋江钓艇图》轴 此图艺术水平较低,所绘人物刻板,线条生硬,树石僵化,了无生气。题诗间架失衡,行笔迟涩,非赵氏书风。当为明代临仿之作。

猜你喜欢
白文赵氏赵孟頫
清华简《系年》所见赵氏人物史事探析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上篇 笔走龙蛇 冠绝古今
讨源皇象 规模右军 试论赵孟頫对章草的复兴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A new spec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genus Opisthotropis (Serpentes: Colubridae: Natricinae) from western Hunan, China
赵氏孤儿
赵氏的祖先造父
哈尼族“老关工”白文达二三事
十个骨灰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