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将铁老虎变成纸老虎来打(下)
——忆李德生讲“打败美国野心狼”的奥秘

2017-08-31 12:45戴金宇
祖国 2017年13期
关键词:李德生坑道兵力

文/戴金宇

不怕,将铁老虎变成纸老虎来打(下)
——忆李德生讲“打败美国野心狼”的奥秘

文/戴金宇

因时制宜,四变赶“联合国军”回到“三八”线的战法为“零敲牛皮糖”的方法,集腋成裘,积小胜为大胜。第五次战役后,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敌我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李德生说:第五次战役,我军以减员8.5万余人的高昂的代价换来的这个局面,让毛主席、中央军委和志愿军指挥员不得不沉下心来,认真总结这次战役的经验教训,从长计议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略方针。经过痛苦的反思,志愿军指战员认识到:

在战役指导上,打急了,战役准备十分仓促;打大了,企图太大,特别是第一阶段,啃不动,嚼不烂,难以实现预定歼敌计划;打远了,一则运输跟不上,二则停止进攻不易摆脱敌人的反扑。

在战役指挥上,对敌反攻估计不足,特别是战役第二阶段胜利回师时阻敌兵力部署不力,给了敌人反攻以可乘之机。为了粉碎敌人反攻,彭德怀临时调整部署,要志愿军第63军以鲜血建立后面防线,换取时间以掩护整个部队回撤。第63军虽然完成了任务,但伤亡惨重。

志愿军从入朝到第五次战役结束,共歼敌23万余人,其中美军11.5万余人。从歼敌情况看,美军击溃的多,成建制的歼灭少。这一现象促使我们不得不对敌我双方的战斗实力重新估计。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兵力虽然都有很大的加强,但技术装备敌优我劣的基本形势没有改变。敌人对我交通线的破坏所造成的供给困难,以及在我暴露的两翼实施登陆的威胁依然存在。因而很快解决朝鲜问题是困难的。朝鲜战争的长期性、艰巨性,迫使我们对许多过去帮助我军赢得无数胜利的传统战法进行思考。该摒弃的必须摒弃。特别是‘小米加步枪、仓库在前方’的传统性思维,在朝鲜战场必须改变。许多能帮助我们赢得现代化战争的东西该学就学,哪怕是敌人的东西。

敌人从一年来与我军的五次战役较量中也看到,美国不可能吞并朝鲜并把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魏德迈1951年6月在该会和外事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说:‘朝鲜战争是个无底洞,看不到联合国军有胜利的希望。’第五次战役后,敌人对我方的进攻锐减。从中可以看到美国不急于将战线推进到39度线以北,而是维持在三八线附近地方。这使我方想到,迫使敌人同我进行和平谈判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根据战略形势的发展,毛主席、中央军委为抗美援朝战争提出了“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同时,毛主席1951年5月27日在接见志愿军副司令员陈赓、参谋长解方时,还提出了‘零敲牛皮糖’的作战指导思想和战法。

“这一战法,是在当时条件下,我军还难以大规模歼灭敌人时,对武器装备占优势的敌人不断实行小歼灭、积小胜为大胜的一种形象比喻。

“‘零敲牛皮糖’的敲法很多。如:积极开展小分队活动,一线部队和侦查分队组织精干的小分队,通常使用1个排的兵力,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采取偷袭、强袭敌阵地和伏击外出活动的敌人,搞得敌人不得安宁;广泛开展狙击活动,根据敌我对峙、双方阵地相距较近的特点,我军在一线阵地上组织射击能手,轮流值班,严密观察敌阵地上暴露的人员,重点监视敌阵地上人员来往的道路和路口,发现目标即以准确的枪法射击;炮兵在一线阵地开设观察哨,对敌阵地上的人员主要活动地和出入口,事先标定,发现目标即行射击。精干小分队的偷袭强袭、狙击手的狙击、观察哨指示目标的炮兵射击,不仅毙伤了许多敌人,而且限制了敌人在阵地上的活动。”“这一根据第5次战役的经验,和当时我军主要作战对象是美军,而非‘联合国军’中的其它国家的军队的情况,所提出来的积小胜为大胜的‘零敲牛皮糖’,既是当时作战指导思想之一,也是战法,是抗美援朝战争实践中的一大创造。对于志愿军在战略防御初期,把斗争焦点推向敌方,不断消灭和袭扰敌人,巩固我军阵地,掩护我军大规模构筑工事,改善我军防御态势,争取主动,限敌于被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李德生对我军制胜的第五个奥秘作了概括。”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冲锋占领高地

因己制宜,五变兵家大忌为实战特许,依战场实际情况超常用兵。第5次战役后,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第12军奉命在金城地区组织防御。李德生说:“开始,我们的一线兵力按常法配置,呈后三角,即一个师的兵力,两个团在前,一个团在后。每个团也是两个营在前,一个营在后。我当时在第一线指挥。在调查我师104团6连阵地被敌两个营占领,付出很大伤亡才收复的原因时,我发现全师14.9公里防御正面只有4个营在一线防守,防御缺乏韧性,敌人容易从某一点突破,是造成丢失阵地的直接原因。我决定打破常规,把三个团全部摆在一线。我向曾绍山军长陈述的理由是:采用这一兵力配置方法,每个团的防御正面从7.5公里减为5公里,增大了兵力密度;各团一线部队和预备队之间的距离缩短,预备队能迅速增援前沿;起伏的山地,不利于敌人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有利于我控制制高点,防御敌人团以下规模进攻;我侧翼有友邻部队防御,没有后顾之忧;有利于战斗勤务保障等。曾绍山听后批准了我的方案。自从改变兵力配置后,敌人向我防御正面发动团以下规模进攻40余次,我不但没丢失一个阵地,而且歼灭了大量敌人。军委组织有关军区到前线参观,听了我的介绍后,说我把三个团全部摆在一线的兵力配置方法,看似不合常规,没有先例,为野战条令所不允许,是犯了兵家大忌。但是这一配置方法最符合当时战场实际情况,是战争中的唯物主义,所以能够保证部队打胜仗。这也成了我们‘打败美国野心狼’的奥秘之一。”

因地制宜,六变我坑道表面阵地为敌人白白消耗炮弹、炸弹的靶场,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志愿军入朝作战不到一年,就将美国人用武力解决朝鲜问题、扼杀新中国的幻想变成了黄粱一梦。在美军遭到惨重失败的情况下,美国当局首先提出谈判。但其真实企图是借停战谈判之机进行喘息,准备进攻。

李德生说:“自1951年7月27日进入实质性的谈判阶段,美方无理要求将军事分界线划在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阵地后方。遭到中朝方拒绝后,美方就不断制造事端。他们在中立区枪杀中国军事警察,派飞机多次轰炸扫射朝中谈判代表团驻地。当这些无赖手段达不到目的时,侵朝美军司令李奇微露出了狰狞面目。他在东京宣布:‘用我联合国军的威力,可以达到联合国军代表团所要求的军事分界线的位置。’接着,美国代表团开始拍着谈判桌子叫嚷:‘让炸弹、大炮、机关枪去辩论吧。’”

“从1951年7月10日开始的朝鲜停战谈判,到1953年7月27日达成协议,在两年多时间里,美军在朝鲜战场先后发起了1951年8月18日开始的夏季攻势,9月29日开始的秋季攻势和瘫痪志愿军后方的“绞杀战”,1952年1月28日开始的制造瘟疫、削弱我军力量的细菌战,1952年1月开始的破坏我军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工事阵地的进攻战。

“说到我军的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工事阵地,我们在朝鲜战场还真是创造了奇迹。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志愿军为了坚守阵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利用战场相对稳定的形势,从1951年9月,到1952年6月,用了10个月的时间,在构筑的猫儿洞、防炮洞的基础上,构筑了一道横贯朝鲜250公里战线,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工事阵地。我军指战员为此付出了艰辛劳动。敌军为了阻扰和破坏我军建造这道地下长城,也费尽心机。他们的目的很明显,想让他们的炸弹、大炮、机关枪得到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

“我印象最深的、规模最大的是敌向上甘岭地区发动的进攻。”

“上甘岭是五圣山前的一个村子,是志愿军中部战线战略要点五圣山的前沿阵地。上甘岭两侧的597.9和537.7髙地揳入敌人中部,卡住了敌人中线连接东线的唯一公路。为夺取两个高地,敌中止停战谈判,向该地区发动进攻。敌我双方在这个只有3.7平方公里的地区,动用的兵力分别达6万、4万人。43天的战役,实际经历了四个阶段。”

“战役第一阶段。1952年10月14日,敌人动用美第7师、南朝鲜第2师,7个营的兵力,在300余门105毫米口径火炮、30余辆坦克、40余架飞机的支援下,分6路向金华北面、五圣山前沿我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两个连的阵地发动猛烈进攻。这一天,敌人倾泻了30余万炮弹,500余枚炸弹。阵地表面工事全部被摧毁,这两个连的干部战士依托坑道,与敌激战,于敌大量杀伤。当夜幕降临时,又配合反击部队夺回了表面阵地。这是上甘岭战役第一天的情况。至10月20日,敌不断进攻,我第15军第45师不断反击,表面阵地昼失夜反,反复争夺。”

“战役第二阶段。10月21日至10月29日,第15军第45师依托表面阵地和坑道顽强抗击敌人。7昼夜毙伤敌7千余人,我第45师也伤亡3200余人。”

“为加强上甘岭方向作战,10月25日,兵团命令第12军6个团从金城转战上甘岭。我们两个军一面坚持坑道战斗,一面组织准备大反击,夺回阵地,消灭敌人。”

“我带第31师到上甘岭后,多次勘察我军在1951年防御作战中用来防御敌人炮弹、炸弹的坑道工事,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阵地防御体系,觉得它是志愿军削弱敌人技术装备优势的有效措施。但需要对它作进一步改造。”

“我注意发挥干部战士的聪明才智,先后解决了已有坑道关乎更好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几个问题。一是弹药运输,改远程背运为短程接力前送,每50米设接力站,每站挖猫儿洞防敌炮火,减少伤亡,加快运输速度;二是吃饭,改变以连队为伙食单位的做法,由团部在高地后面的岩洞里设大伙房做饭,组织专门运输队分送前沿阵地,保证分散坚守阵地的每个战士都能吃上饭;三是野战工亊,由工兵夜晚修筑,既保证工事坚固,也使坚守阵地的战士们保持体力;四是通信,把通向前沿的电话线埋在堑壕半腰,保证通信联络畅通。五是用兵,兵力配置实行“人员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一个阵地只配两三个人同敌人周旋,但手雷、火箭筒增加配备,减少伤亡,多消灭敌人。”

“采取这些措施后,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防御体系的攻防作战功能大大提高。敌人空袭、炮击时,我退守坑道保存有生力量,疲惫与消耗敌人。敌人进攻时,我利用坑道外野战工事阻击和杀伤敌人。敌人占领表面阵地时,我在上级的指挥下,与纵深部队配合,恢复阵地。”

“在43天的战斗中,敌人向仅3.7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炮弹190余万发,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投弹5000多枚,向我冲击600余次,山头被削低两米。最后,敌人以伤亡2.55万人,损失飞机270余架,大口径火炮60余门,坦克10余辆的代价,仅占去我前沿两个班的阵地。我军以伤亡1.15万人的代价,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拉回谈判桌。上甘岭战役后,我军以积极的反敌登陆准备和连续3次反击作战,有力地配合停战谈判,使敌人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同样得不到。我们造地下长城,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变我坑道表面阵地为敌人白白消耗炮弹、炸弹的靶场,趁机消灭敌人的战场,这是打败美国野心狼又一奥妙。”李德生讲完这一奥妙,脸上露出了会意的笑容。”

1953年7月27日,历时3年零1个月的朝鲜战争停战。这个铁老虎,真老虎,会吃人的活老虎,被我们变成了纸老虎,第一次在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我们胜利了。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至今67年过去了。但朝鲜战争始作俑者的后代还在这个半岛复制危机。李德生讲的 “打败美国野心狼”的奥妙—不怕、六变战法,虽然不能如法复制,但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67年前的中国。“不怕,变”,这三个字应该是老前辈留给我们后人极其珍贵的、无价的民族记忆和遗产。”

猜你喜欢
李德生坑道兵力
战时指挥所
永远学习李德生老将军的崇高品德
半干旱区石质坡面坑道式造林整地小气候效应观测初报
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兵力损失考
刘华清、宋任穷、李德生同志贺本刊百期题词
官渡之战中曹军兵力考
百团大战参战兵力究竟有多少?——与袁旭商榷
日军向中国投降之兵力及分布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