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对当代研究生主流价值观的构建

2017-08-31 13:12毛健萍
报刊荟萃(上) 2017年8期
关键词:红色经典

摘 要:当前,在高校开展研究生主流价值观教育,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红色经典”承载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传承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奋斗精神,是当代研究生主流价值观构建重要的文化资源,应不断提高、利用,提高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主流价值观;红色经典;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主流价值观,客观的反映着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的基本取向,反映了一个国家主流社会的基本意愿主流价值观的承载者通常是年轻、活跃、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勇于接受外来事物的中青年人,主流價值观的传播媒介恰是跟这类人紧密相关的各种渠道。当代研究生出生时恰是中国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的年代,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同时他们也是历史的旁观者,他们作为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的重要参与者。红色经典影片,指的是饱含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影视作品,这恰是能激起广大青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最简单又最形象的一种有效渠道,因此,如何利用红色经典影片在广大研究生中构建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具有爱国主义的主流价值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任务。

一、当代研究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特点

不断深入改革开放的给我们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校生的思想意识也随即呈现出了多元性、多变性、多层性的特点,心态也开始变得多样和开放。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导致形成了非常多的不同于主流价值观的非主流价值观,虽然这些价值观并不能占主导地位,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坚固以社会主义为主流的核心价值观。

(一)研究生主体价值观呈现较强的个体本位

当代研究生的自我意识很强,价值取向倾向个体本位。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多强化群体利益、弱化个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来完善自身修养,通过较高的个人素质提升对群体的重视,在我国历史上也就形成了较强的集体利益传统,表现出较强的社会本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足、外来文化的大力冲击,高教育水平人群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整个社会人群的价值观开始逐步转向个体本位意识,尤其是在接受度较高的研究生中本体意识偏重,导致“自我”化问题突出,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了“自我”方向与社会大环境的偏失。

(二)研究生主流价值观迷茫

价值观是一个人理想和目标实现的保证,当代研究生的价值观明显呈现不知所学、不知所为、迷茫跟风状态,这种状态的形成是存在一定历史必然的。改革开放对经济的刺激是巨大的,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几乎是颠覆的,在物质和精神世界双匮乏的时代,一切舶来物都变得新颖且有活力,在不分精华或是糟粕的情况下,一味的吸收,必然导致整个社会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混乱。随着近些年各高校通过多种渠道,用马克思主义加强对学生“三观”的教育,重塑研究生主流价值观,正是因为各高校在教育和管理多方面的调整和进步,当代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开始逐步转向理性化。

(三)网络的不正当使用淡化群体主流价值观

根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3.2%,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手机网民占比95.1%,相关数据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在互联网使用上较比其他年龄段及受教育层次的人要高出许多,传统产业和互联产业融合度较高,中国全面进入了 “互联网+”时代。对盖高校研究生进行手机网络使用的调查结果中显示,研究生手机网络普及率均达到99.5%以上,每天上网时间均在3小时以上,手机网络在读书看报、购买商品、消费支付、游戏娱乐、社交等活动中使用率较高。手机网络的使用深刻影响着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大学生及研究生中,各种互联网平台及APP的出现使得我们快速走近了“泛社交”时代。网络除了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之外,也带来了很多冲击人们道德底线的问题,“泛社交”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够、彼此间缺乏关心、自我意识强烈、精神世界匮乏,强调个性的这一代学生淡化了整个研究生群体的主流价值观。

二、“红色经典”对当代研究生教育主流价值观的构建

红色经典是20世纪末出现在文艺界的一个新兴词汇,它代表的是20世纪那个历史沉重、同时催人奋进的时代,它是几代人共同努力、奋斗、奉献、牺牲的结果,红色恰恰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因此能够成为经典。红色经典通过融汇古典文学、戏曲、绘画等技巧及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展现在舞台上,向广大观看者传播着热爱祖国、热爱家园、热爱共产党的民族情愫。电影作为传播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文化载体,像《小兵张嘎》、《白毛女》、《雷雨》、《红岩》等,从多角度对当代研究生的核心价值进行构建。

(一)“红色经典”是当代研究生价值观构建的宝贵精神资源

“红色经典”文化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奋斗过程。通过对“红色经典”的观看与讨论,使研究生能够直观了解,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壮大,并最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从大革命时期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从抗日战争时期到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时期的整个过程,通过声像使研究生看到了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伟大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等,这些精神构成了我们当今社会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同时红色经典是长期革命历史斗争实践的结晶,它承载着红色革命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思想和制度实践,如《建党伟业》、《恰同学少年》、《人间正道是沧桑》《南昌起义》、《洪湖赤卫队》、《长征》、《闪闪的红星》、《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青春之歌》《七七事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红日》、《南京!南京!》《重庆谈判》、《建国大业》、《集结号》、《开国大典》、《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霓虹灯下的哨兵》、《天安门》、《东方》、《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英雄虎胆》等等,通过这些红色经典,使当代研究生能够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它记录了中国人民从忍受压迫到当家作主,从一穷二白到过上小康生活的奋斗史。它承载着红色革命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思想和制度实践,可以说,“红色经典”中的宝贵精神资源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为当代研究生教育提供深厚的内容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二)“红色经典”是当代研究生价值观构建的指路灯

“红色经典”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文化,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成果,它与时俱进,始终保持着生机和活力;它生动直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当今的研究生,存在很严重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倾向,而“红色经典”是经历了炮火洗礼的宝贵文化资源,通过共产党奋斗史,可以深刻体会到共产党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直观的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利益诉求。它将第一代共产党人自身的价值观和实践观相统一,把党的利益、同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地统一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实践中、这些对当代研究生价值观的构建在内涵上有着天然的联系,并为大学生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总之,“红色经典”为当代研究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应积极开发、研究、整合“红色经典”文化,为做好研究生价值观指导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俞正梁等著.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54.

[2]刘琳,周世中.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构建的路径选择.社会科学家,2009(6):129-132.

作者简介:

毛健萍(1983.07—),女,满族,籍贯吉林,最高学历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endprint

猜你喜欢
红色经典
“红色旋律”读书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创新
“红色经典”文学审美的人本性解读
《智取威虎山3D》多元类型的杂糅
中国当代红色文学经典的审美特征研究
以“红色经典”开启名著阅读之门
“红色经典”作品的市场化研究
红色经典下的快意江湖
“红色经典”对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研究
“红色经典”情爱叙事的边界、隐言与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