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09-01 10:36王琼马雪梅
绿色科技 2017年15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对策

王琼+马雪梅

摘要: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巫溪的生态旅游发展存在一些问题:旅游体系缺乏、结构单一、旅游人才队伍薄弱、旅游基础设施落后等。结合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从加大旅游景点体系构建、多元化发展巫溪旅游产业、加强旅游人才的队伍建设、加大旅游市场的开发力度、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打造亮点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巫溪县;生态旅游;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5022604

1 引言

目前,生态旅游成为国内外旅游者旅游实践的热点[1]。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人们看重的大多是旅游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忽略对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保护。在生活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将旅游方式转向了生态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伴随大众旅游的迅速发展与生态问题的加剧,生态旅游这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开始受到关注,成为各国专家学者讨论的重点,并被认为是21世纪旅游发展主要趋势之一。重庆巫溪县地理位置独特,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生态旅游良好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对巫溪县的自然环境保护,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巫溪县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 自然环境概况

巫溪县地处重庆东部边陲,大巴山东段南麓,界临陕西南部,湖北西部,位于重庆东北旅游“金三角”(奉节、巫溪、巫山)的腹心地带[2],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属于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为主,属于典型的中深切割地形,境内山大坡陡,立体地貌明显,最低海拔近139.4 m,最高海拔近2796.8 m。境内野生动、植物种类多,数量大,有不少珍稀名贵物种。野生动物包括鸟类、兽类、鱼类、爬行类、两栖类,其数量多达350种,野生天然植被包括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等。其次,巫溪县位于湖南、重庆、陕西三省交界的腹心地带,南部临重庆市巫山、奉节两县,北部连接重庆城口县和陕西镇坪县,东部接湖北省神农架景区、竹溪县,西与重庆开县、云阳接壤[6],从发展旅游的角度来看其拥有广阔的客源市场。最后,从重庆境内来看,巫溪位于渝东北旅游“金三角”的腹心地带,其旅游主题形象鲜明,旅游竞争力大。

2.2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旅游业

2014年,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作出的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分区战略目标的决策后,巫溪县被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7];2015年4月,巫溪县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15年全县旅游工作目标任务部署会议,会议要求巫溪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应该立足“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全方位推进“两环一线”的生态旅游发展带建设,计划并实施好“全域景区化”战略,加快完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加快推进配套设施、规划编制、品牌活动和道路建设工程,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加快培育生态旅游支柱产业,不断提升旅游发展水平,不断开创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2016年10月20日,巫溪县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办了生态旅游新闻发布会,会议强调“十三五”时期,巫溪将重点打造县内生态旅游。由此可以看出,巫溪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3 依托“长江三峡”黄金线路

长江三峡是中国最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拳头产品之一。重庆市政府在规划其区域空间格局的时候把渝东北作为“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渝东北是加强三峡旅游资源整合利用,提升长江三峡的整体品牌形象,深入挖掘三峡文化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重庆市也致力于将“渝东北翼”构建为品牌突出、产品丰富的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在整合旅游资源、提升品牌形象的过程中,巫溪县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巫溪县生态旅游的发展更离不开长江三峡的助推作用和带动作用。

3 巫溪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体系比较缺乏

巫溪县区域面积4030 km2,境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在以往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对生态旅游体系的构建缺乏重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态旅游的整体发展。首先,旅游景区之间联系度不强,景点与景点之间孤立发展,如时而打造巫文化,时而打造红池坝,景点缺乏相互带动作用;其次,缺乏多样化的生态旅游产品,偏重于生态观光旅游与节庆旅游,缺乏生态体验、老年养生、学生科普教育等参与性生态旅游产品,无法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消费需要;最后,巫溪县生态旅游业六要素之間缺乏联系,孤立发展,这与当今倡导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背道而驰,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产业体系不完整,产业链不完善,导致旅游配套服务水平低,影响旅游者的消费体验,造成了资源浪费,拉低了生态旅游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3.2 生态旅游发展结构单一

改革开放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巫溪县将生态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虽然巫溪县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阻碍和改革开放前长期发展第一产业的影响,其旅游发展结构一直处于比较陈旧的状态。

现今,巫溪县生态旅游发展仍受到交通落后、生态旅游市场分散、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不清晰的影响。县内三大产业之间联系不强,各个大小景点都无法走出传统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没有将近年来提倡的“旅游+”和“全域旅游”等发展理念真正运用到生态旅游发展当中。巫溪县旅游投资方式单一,政府在旅游投资与发展上过于强势,干涉力度过大,无法调动市场活力与民间资本,生态旅游发展过于封闭,缺乏与周边湖南、陕西等省市的交流合作,不引进外界实力机构进行战略合作,也不重视搭建项目合作平台,无法将县内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效益发挥出来。

3.3 生态旅游人才队伍薄弱

巫溪县生态旅游业发展缓慢,尤其是受到旅游发展结构单一和缺乏旅游体系的制约,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专门从事生态旅游业的人才,且仅为少数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分散,旅游各方面所需的人才缺乏实际经验,与生态旅游发展能力要求相一致的人才队伍严重不足。

巫溪县大部分生态旅游景点都是在原来人文、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景区管理人员、导游人员基本上都是原有工作人员,未参加过任何有关于生态旅游管理与服务的培训,因而不能达到发展生态旅游的能力要求。由于巫溪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缺乏对生态旅游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知,没有将生态旅游人才的培养放到政府工作日程当中,所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县内生态旅游发展思想落后,无法尝试新颖的生态旅游发展方式。从“全域旅游”的角度来看,全员参与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当地人民思想的偏差,对生态旅游的效益认识不够,对巫溪生态旅游建设的主动性不高。

3.4 生态旅游宣传力度较弱

重庆市内旅游资源丰富,巫溪县的生态旅游景点很容易被其他市内景点的名气压下去。

如县内景点名气远没有涪陵白鹤梁、武隆天坑地缝、仙女山,奉节小寨天坑等景点的名气大,在旅游市场竞争压力增大的现实下,巫溪县应该将宣传放到管理日程上来[8]。在以往的旅游宣传当中,巫溪县的生态旅游宣传不仅力度小,而且宣传方式多数为落后的口头宣传、电视媒体宣传、海报宣传等,这类传统的旅游宣传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各种新型的旅游宣传方式更是推陈出新。在科学技术、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巫溪县内旅游开发与管理者应该意识到:旅游者接受旅游宣传的方式在不断改变,县内相应的旅游宣传方式也应该进行不断地更新。

3.5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政府财政压力以及巫溪县大山围绕的原因,巫溪境内旅游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休憩服务设施不完善,综合接待能力差,急需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最大的问题表现在交通方面,交通运输业是旅游业的生命线,巫溪没有铁路运输与航空运输,与之相邻的区县云阳、万州的高铁都已经在规划和完善之中,如此一来,巫溪县发展生态旅游便缺少了很重要的一个竞争要素。因此,巫溪县的交通设施是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其次,巫溪县旅游休憩服务设施不完善,电力、卫生、通讯、医疗,公共网络方面设施设备落后,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给游客带来了极大地不便,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从具体的景点方面来说,县内几个著名的生态旅游景点包括红池坝、阴条岭、大宁河等景区的步行道、观景台、指路牌、垃圾桶等硬件设施较差,景区内的游客服务中心的数量也比较少。另外,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和智能化,所以景区在网络与智能化的建设上面也应该加强重视。

3.6 生态旅游资源缺乏特色

巫溪生态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粗放利用,轻保护、重开发造成许多非可再生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且偏重于开发几个大的生态旅游景点,忽视周边小的生态景点的开发[9]。巫溪生态旅游前景乐观,但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特色的挖掘还不够,其景点缺乏市场,缺乏对景点内涵的发掘,忽视旅游品牌建设,缺乏具有带动功能的重点项目。很多景点虽然有特色却不被人们所熟知,如以栈道、岩棺、古镇为载体的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以朝阳石林、团城幽峡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10],这些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不被人们知晓,无法发挥其对巫溪生态旅游的推动作用,由此导致整个县内的生态旅游的影响力不大、参与性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

4 巫溪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4.1 完善规划,精心设计,加大旅游景点体系的整体构建

在2017年3月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域旅游”这一新型旅游发展模式已经被列入讨论,这标志着全域旅游已经被列入了国家战略体系。顺应时代的发展与现实的需要,巫溪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应该由传统的“景区旅游”向全新的“全域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加强旅游产品的整合与升级,巫溪县内各景点应该加强合作,尤其是红池坝、大宁河、阴条岭、巫溪大峡谷等几个大景点之间的相互带动,加强联系,并发挥大景点带动小景点的带动作用,努力形成优势互补,互为市场、互为腹地、互送客源的良好局面。巫溪县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应以生态游憩活动、生态观光活动、生态节庆活动、生态体验活动为重心,在此基础上开发青年运动旅游产品、老年养生旅游产品、学生科普教育旅游产品等参与性的生态旅游产品[11]。另外,应加强旅游各要素间的沟通与联合,加强区县内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和旅游购物市场等之间的联系,拉长产业链条,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变粗放为高效,实现互利共赢。

4.2 转换機制,调整结构,多元化发展巫溪旅游产业

改革开放之前,巫溪县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改革开放初,巫溪县涌现出一批木材厂和造纸厂,而如今发展生态旅游作作为巫溪县的支柱产业,这意味着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改良升级已经势在必行。巫溪县封闭的旅游单一发展模式应该向开放的“全域旅游”和“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加大巫溪生态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应发展一批体验式生态农业旅游、生态工业旅游、生态康体养生等创新生态旅游,将生态旅游业作为一种综合性产业形成综合新产能。阴条岭和红池坝可以将生态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积极进行旅游扶贫建设,宁厂古镇可以加入休闲养生旅游,红池坝景区除了观赏生态草场还可以加入攀岩这一体验性体育活动,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在旅游投资方面,巫溪县旅游职能部门应积极融入市场化运作方式,拓宽旅游融资渠道,将招商引资与股份投入相结合,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调动民间各方力量参与旅游建设的积极性[12]。在“全域旅游”模式与“旅游+”的全新旅游发展新思路下,县内几大著名景区可联合开展大型旅游活动,推动旅游地产、旅游文化、生态论坛、特色产品的合作,将“全域旅游”落实到实处。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生态旅游发展方针,搭建项目合作平台,引进实力机构进行战略合作,加快与周边的湖北、陕西、以及巫山、奉节等相邻县的旅游部门战略合作,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策划精品旅游产品。

4.3 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加强旅游人才的队伍建设

旅游要改革创新,关键要素是人才,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旅游业的综合水平和服务质量[13]。巫溪县在人才教育方面应该将生态旅游人才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学校应该创办生态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安排上也应该把生态旅游作为核心课程;要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管理人员和具有创新精神、懂得现代旅游管理的人才,以及具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营销人才和具有较强业务素质、良好职业道德的导游人才,使巫溪旅游人才在数量、结构和素质上都能够适应旅游竞争的要求。在“全域旅游”模式下,在旅游富民上要有突破,就必须让整个巫溪县的居民加入到巫溪縣生态旅游的建设当中,加快形成巫溪县生态旅游建设全员参与的局面,全域旅游既要让建设方、管理方参与其中,更需要广大游客、民众共同参与,促进旅游发展成果为全民共享,通过增强旅游的收益来促进民众的积极性,自觉把自己作为生态旅游建设成员,真正树立主人意识,提升整体生态旅游意识和文明素质。

4.4 加强宣传,强化促销,加大旅游市场的开发力度

巫溪生态旅游需要的是一个全面完整的营销宣传体系,全方位宣传与整体宣传刚好也符合“全域旅游”的思路,完整且有特色的宣传会为巫溪的生态旅游打造出高质量的生态旅游品牌。从宣传的范围来看:可以借助长江三峡的影响力,从仅是市内宣传扩大到国内宣传,从景点景区接待国际游客和狭窄的国际合作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宣传转变,将巫溪县的生态旅游产品作为一个整体向外宣传,建设旅游品牌整体形象,最终实现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从宣传方式来看:旅游宣传方式应该多样化,策划举办生态旅游节庆活动,如巫溪巫旅游文化节;通过电视、网络、会展以及旅行社等各种形式,统一包装巫溪县生态旅游形象,全方位、立体化、持续不断地广泛宣传;协调发挥专家作用,邀请上级部门、国内外学术机构来巫溪召开工作会议和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生态旅游专家学者等来巫溪考察参观,通过间接的方式宣传巫溪生态旅游产品,树立旅游对外新形象,扩大巫溪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5 重视基础,加大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现代社会的旅游发展更加离不开网络化,巫溪县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应该着重于交通的建设与网络化的建设。在交通设施上,巫溪县交通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要提高巫溪县各景区的可进入性,不能仅仅依靠高速公路,还需要铁路、航空、水路等多样化的进入方式。在公路建设方面不仅要注重主干道的建设,还应该加强各分支公路建设,尽早谋划巫溪县城至巫溪神女峰的的高等级连接公路,尽快建成巫溪-神农架、巫溪-巫山、巫溪-城口、巫溪-湖北十堰四条县际联网公路,尽快启动选建在巫溪县境内的大宁河花台码头、巫溪深水港、旅游专用码头,加快游船改建速度[14],航空运输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巫溪县应加快巫溪县内各条主干道连通巫山机场的速度。在旅游游憩服务设施上,电力、卫生、医疗等设施应加强建设,各个景区内应积极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内道路、指示牌、观景台等硬件设施,加强公用网络的建设,通过网络建设加强游客旅游方式的多样性和自助性,减少与发达城市服务设施的差距。

4.6 凸显特色,打造亮点,着力推出旅游精品

巫溪素有“峡郡桃源”美称,是三峡腹地中最神奇、最原始的一方净土,是新三峡旅游布局当中的“三峡生态明珠”,也是巫巴文化故乡[15]。巫溪县生态旅游资源的宣传口号的设计上也应该突出特色和亮点,比如突出巫文化和盐文化的悠远、栈道和悬棺的神秘、大官山的原始野趣、鸡心岭的雄险幽秀。挖掘生态旅游亮点时应注意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的保护,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在推出景点时应该将整个巫溪县境内的生态景点作为整体,将大宁河景区、红池坝景区、阴条岭自然保护区等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生态旅游景点作为特色生态旅游景区,深层次的进行旅游开发,在开发时应遵循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思路,同时要借助大景区的带动效应,加强朝阳石林、团城山水、兰英寨古迹、古栈道遗址、古城古镇等周边景点的的推送,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加强大景点带动小景点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小景点的发展,力求形成全方位、整体规模的发展态势,促进巫溪县形成“全域生态旅游”的良好局面。

5 结语

巫山作为三峡库区一个典型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城,其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将带动三峡库区内其他地区的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其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将为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李 伟,邱晓星.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理念的实践与探索[J].旅游科技,2016(11):178~180.

[2]张 冬.浅谈《巫溪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教法研究,2012(5):108.

[3]佚 名.巫溪概况[EB/OL].http:wx.cq.gov.cn/Category-379/Indwx.aspx.巫溪县人民政府,2016.

[4]刘国芳.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旅游兴县”战略推进情况[N].巫溪报,2016-9-12.

[5]吕培林.巫溪县着力打造全国人文生态旅游胜地[J].决策导刊,2010(11):46.

[6]刘全盛.云雨山水过巫溪[J].中国集体经济,2012,5(14):33~35.

[7]龙丹梅,彭 瑜,张小良.巫溪:打造一座生态旅游城[N].重庆日报,2014-1-3(10).

[8]潘 多.巫溪县观光农业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

[9]江 莹.巫溪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重庆行政,2014(4):85~87.

[10]张邦平.把巫溪建设成为生态旅游基地[J].中国文化报,2005(4):59~61.

[11]周 青,馮会明.后现代主义视角下上饶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构建[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5(6):111~112.

[12]孙秉明.临朐县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13]石伟伟.旅游产业整合视角下的现代化旅游人才供求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14]牟 洪.五措并举把巫溪打造成全国人文生态旅游胜地[J].发展与展望,2009(7):40~43.

[15]佚 名.重庆市巫溪县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调查报告的资料[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02f273135f0e7cd 1842536e2.html,2011-11-10.

Abstract: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ecology tourism of Wuxi ha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the lack of tourism system, the single structure, the weak tourism talent team, the backwardness of the tourism infrastructure and so on.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global tourism,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increa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t attractions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talent team and increas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market.It also proposed to develop diversified tourism industry, strengthen the tourism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create bright spots in Wuxi.

Key words: Wuxi County; ecological tourism;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