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白《行路难》教学为例谈古诗词教学拓展

2017-09-01 21:54杨敏
课外语文·下 2017年7期
关键词:行路难拓展古诗词

杨敏

【摘要】基于古诗词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探究古诗词拓展教学的策略,以李白《行路难》教学为例,拓展古诗词教学内容,探究拓展古诗词内涵,达到提高语言感知能力、审美情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古诗词;拓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教学拓展是指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适当进行知识延伸,探究拓展古诗词精神内涵,开展古诗词与其他语文素养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古诗词教学拓展,立足教材,细读文本是关键。

古诗词灿烂辉煌、浩如烟海,古诗词教学拓展的目的是增加古诗词积累,提高语言感知能力;探究拓展古诗词内涵,了解前贤的思想、高尚情怀,提高审美情趣,提升人格修养,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课内古诗词教学,就是打开古诗词教学拓展大门的钥匙。古诗词教学,要立足教材读透文本。

例如李白《行路难》,是李白被迫出走长安的叙事抒怀诗。本诗的重点就是体会诗人如何哀而不伤、悲而能壮,虽历经矛盾却仍昂扬向上的情怀。细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进行以下教学策略的探索。

一、找准诗眼,巧妙切入

在文,有“文眼”;在诗,亦有“诗眼”。一般来说,“诗歌之眼”是诗歌中最能表现主旨或意趣的一词一字。如苏轼所云:“君虽不作丹青手,诗眼亦自工识拔。”那么《行路难》的诗眼是什么呢?

有说“行路”,也有说是“难”。如果是“行路”,因为“路”有多重含义,既指前行的旅途,又指人生之路。但如果仅仅是“行路”为诗歌之眼,未免單薄,也表现不出诗人苦闷彷徨,时而充满希望,信心倍增;继而又彷徨无据感时伤逝的复杂情感。“难”,可能更合适,为何“难”?如何“难”?“难”在何处?面对“难”又将如何?抓住诗歌之眼,可以抓住诗歌关键核心,可以把握诗人心理,可以挖掘主题内涵,可以品味语言艺术。在教学中,按照走进诗歌、品读诗歌,走近诗人内心世界这个思路展开。设置一个主问题,以牵动全诗的解读,比如“从___的诗句中,我读出了一个___的李白”,作为诗歌教学的主问题,就可以串联起全诗的解读,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二、揣摩语言,细读品悟

诗词讲究“炼字”,古有“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之说,又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求一个字,耐得半宵寒”的美谈。所以理解诗意不仅仅停留在对诗词表面意思的理解,还应通过揣摩语言,品味诗词语言的凝练之美。如《行路难》的赏析一般只是分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感受诗人的可悲可叹,其实这句古诗词还可以从句式、标点深挖,从而体会这四句诗表达的复杂心理。

1.改句式。把六字诗改成和前文一样的七字诗,然后进行比较。学生改:行路难啊行路难,多歧路兮今安在。老师改:行路难兮多歧路,青天大道在何方?讨论明确:短句的特点,简洁有力,表达情感强烈、激昂;长句的优点,信息量大,表达内容情感更丰富。这里结合李白的情感体验,从“仰天大笑出门去”“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到“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强烈失落感,痛苦的呐喊,更适合短句。

2.改标点。原诗歌是没有标点的,标点是编者加的,让学生改动标点,感受标点对表达情感的作用。课文原文:“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学生改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讨论明确:标点也能传情达意。标点符号,能帮助语言表达情感,使有形的语言传达无形的情感,从而表现人物的心理。多个叹号的连用,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极度痛苦,又使诗歌气势磅礴。最后的问号,是仰天长叹,无语问苍天的愤懑之情溢于言表。

揣摩诗歌的语言,细读品悟,既可定位在个别字和句子的赏析片段上,让学生从诗人炼字的功夫上及意在言外的深意上去琢磨所体会到的东西,享受到古诗词之美,品尝到古诗词的无限魅力。

三、抓住诗魂,精神熏陶

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是成长为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古诗词也要以关照学生生命历程为教学核心,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古诗词传承传统文化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感情,必须深挖古诗词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

如李白的形象,在整个中国史中都是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除了标签式的浪漫主义诗人之外,在《行路难》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铁骨铮铮、迎风傲岸的李白,一个理想挫折、前途渺茫,却又高昂着永不屈服的头颅的李白。他的人格魅力,他的豪情壮志,他的宽广胸怀,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他坚定的人生信念,这些对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初中生而言,是很好的精神楷模。理解诗人,从诗歌入手,因此在《行路难》教学开始时,第一个环节设计就是:

1.重温经典之李白作品知多少。让学生在背诵竞赛中温故知新。明确:《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送友人》等15首。2.经典重读之我眼中的李白。让学生结合李白的诗句谈谈自己印象中的李白。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爱月成痴的诗人,狂放不羁的酒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寂寞的歌者……

在教学结束时介绍李白离开长安后的经历,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命运的捉弄、仕途的坎坷,都没有让李白在难行路上停下脚步,因为他一直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仕途失意不意味着人生失败。

让学生谈谈,你眼中的李白教会了我们什么?从而明确当我们遭遇坎坷,碰到失败时,也应该用李白的诗句告诉自己:走下去,“长风破浪会有时”,定能够“直挂云帆济沧海”。

古诗词中,类似李白,诗人的人格魅力、诗人的豪情壮志、诗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诗人坚定的人生信念等丰富的文化内涵精神价值比比皆是,这对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初中生而言影响巨大,拓展古诗词的教学内容、教学范围,摒除消极萎靡的诗词,可以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把美的种子播撒到学生心田,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从作品中获得真实的个性体验和审美享受,实现在润物细无声中陶冶学生思想情操的目的。

(编辑:马梦杰)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路难拓展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两手
朋友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