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蓝筹”崛起

2017-09-03 03:27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
股市动态分析 2017年32期
关键词:中报证金蓝筹股

《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

“创蓝筹”崛起

《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

我们通常将那些经营业绩较好,具有稳定且较高的现金股利支付的公司股票称为“蓝筹股”。顾名思义,“创蓝筹”就是创业板里面的蓝筹股。

近期证金公司现身“创蓝筹”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未来创业板分化已成共识,“创蓝筹”由于有业绩支撑,同时估值合理,有望获得资金的长期关注。

证金“宠幸”创蓝筹

今年以来,市场资金偏好逐渐向主板尤其是大盘蓝筹股转移,在资金推动下,上证指数今年涨幅为4.32%;创业板个股则大面积下跌,在经历了数轮“杀估值”之后,截至8月14日收盘,跌幅为8.68%。然而自7月18日盘中创下1641.38点的大牛市后的新低以来,创业板指数已反弹152.10点,上涨幅度达到了9.27%。“创蓝筹”对此功不可没,中报披露二季度证金公司首次现身昆仑万维、苏交科、亿纬锂能、汤臣倍健、华策影视、迈克生物等8只创业板蓝筹股,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证金公司首次试水创业板标的,都是有业绩支撑或者在创业板中估值相对较低的。根据中报披露的数据,营收方面,8只个股全部实现增长,并且同比增幅超过20%的有6只;归母净利润方面,7家实现同比增长,5家增幅在20%以上;动态市盈率方面,8只个股均低于创业板的市盈率(TTM)中位数54.39倍。

表一:证金新进“创蓝筹”个股业绩及估值一览

创业板重获人气

以证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的行踪一向被视为市场风向标,此次小试牛刀,对创业板带来的是巨大的人气提升。8月14日,创业板指数大涨2.95%,创下年内第二大单日涨幅,而第一大涨幅则是7月27日的3.62%,彼时刚有中报披露证金开始买入创业板,市场闻风而动。进入8月以来,创业板指数上涨达到3.29%。创业板蓝筹股中,所属行业景气度快速提升的个股市场表现抢眼。截至8月14日收盘,剔除停牌的乐视网,在创业板总市值前20只个股中,14只“创蓝筹”本月收获上涨。今年实现上涨的则有15只,并且当中14只中报实现增长或预增。涨幅超过10%的有次新股华大基因、智飞生物、碧水源、东方财富。有投资者笑言,按这个涨法,乐视网都敢复牌了。

创业板市值第一股温氏股份七月份因预告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而重挫13.74%,然而本月以来涨幅已达到7.17%,甚至在8月8日录得今年以来的第一个涨停。核心逻辑一是创业板重新受到资金青睐;二是进入三季度以来,农产品价格呈现季节性上涨趋势,使得猪肉需求恢复正常,而目前环保因素又使得中小养猪场和散养户加快淘汰,对于温氏股份这类行业养殖龙头企业是利好。

从创业板市值20强公司我们可以看到,在已公布中报业绩的8只个股中,温氏股份和东方财富中报净利润同比下降,今年以来的股价表现也呈现下跌现象;机器人业绩增长较低,因此今年股价也小幅下跌;而蓝思科技、碧水源、智飞生物、昆仑万维、兴源环境中报净利润同比增幅较好,今年以来股价表现也都实现上涨。

有业内人士指出,投资创业板也离不开业绩为王的主题,选择创业板股票时,不可脱离企业的基本面而纯粹炒作概念。从业绩来看,截至8月14日,共有108家创业板公司公布了半年报业绩,其中营收实现同比增长的有92家,所占比例为85.19%;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也是92家,占比同样为85.19%。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00%的有8家;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倍的共有2家,分别是智飞生物、创业软件,此外,净利润同比超100%的共有24家,占比22.22%。

创业板有何变化?

当前,基金对创业板的配置已经回到了2013年的水平,处于异常低配的状态。是什么因素让基金经理不看好创业板?中银国际证券策略团队介绍,最近路演中发现目前市场对于创业板形成了三个一致预期:1、创业板估值还很贵;2、创业板业绩还很差;3、外延并购影响在恶化,还会拖累业绩。

创业板估值,如果以PE(TTM)来衡量,截至8月14日,估值中位数是54.39倍,今年初为78.3倍,2016年初为112.2倍,一年多以来,创业板的估值水平已经大幅下降。其次,与主板相比,如果简单以中证1000/中证100的估值比例来看,8月7日收盘是3.6倍,基本是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低。从微观角度来看,创业板PE(TTM)在20-50倍之间的个股有259只,20-30倍之间有39只,30-40倍之间有98只。这说明,认为创业板估值还很贵,可能与目前的实际情况并不一致。

从整体业绩增速来看,剔除温氏股份后创业板业绩增速由今年一季度的26.60%下降到二季度的24.40%,下降速度已很小。剔除外延并购的创业板内生业绩增速为17%,高于去年中报的11%和前年中报的15%。中报预披露情况显示创业板中业绩增速在30%的个股占38%,截至8月7日已经公布中报的创业板公司业绩增速中位数为36%,业绩增速在30%以上的占54%,这意味着至少一半以上的公司增长在30%以上。业绩并不像市场预期的那样差。

表二:创业板市值TOP20个股涨跌幅统计

市场认为,外延并购对创业板公司业绩影响还很大,因此对业绩前景并不看好,认为还要下滑。然而今年创业板中报利润中有并表的公司利润占比,从去年同期的38%大幅下降到了17%,和去年相比外延并购的影响是大幅下降的。剔除了外延并购后,今年中报内生增速上升到17%,较去年同期上升了6个百分点。从政策端来看,今年6月份以来,证监会对并购重组的政策已经在调整,支持市场化并购。这意味着中小企业通过外延并购成长的路径被打开了。因此,对外延并购的负面影响,市场可能是过于担心了。

综合上面的分析来看,市场关于创业板的三个一致预期,可能只是感性认识的结果,投资者可能忽视了创业板内在的积极变化。

猜你喜欢
中报证金蓝筹股
上市公司2018年中报业绩预告
上市公司2018中报业绩快报
中报预增的超跌股
二季度环比业绩有望增长的中报预喜股
证金对多家上市公司“买而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