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2017-09-03 10:18韩丽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9期
关键词:负面心功能情绪

韩丽娜

(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韩丽娜

(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102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的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各指标及焦虑抑郁情绪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各指标及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在护理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心理护理;心力衰竭;心功能;负面情绪;HAMD评分;HAMA评分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其病因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肌结构及功能异常,导致组织器官血液灌注能力下降所致,临床常见症状为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乏力、食欲不振等,具有病程长、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1]。有研究表明,心理护理能有效帮助患者疏导负面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02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负面情绪的影响,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102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胸片、心脏彩超等检查均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有关CHF的诊断标准[2],且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肿瘤、先天性心脏病、精神认知障碍以及不配合者,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将入选的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56~75岁,平均年龄(68.43±3.21)岁,心功能分级:Ⅱ级26例,Ⅲ级25例。研究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6.43±3.54)岁,心功能分级:Ⅱ级28例,Ⅲ级2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数据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51例患者行传统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51例患者在此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为:①治疗前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热情接待,并向患者介绍医院及科室环境,并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及主管护士,告知患者需要进行的相关检查及注意事项,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嘱患者保证充足睡眠,对于紧张、焦虑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帮助患者疏导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3]。②治疗中心理护理:耐心的向患者讲解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疼痛反应,采用亲切温和的语言给于患者安慰,紧握患者的手,给予鼓励的眼神,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4]。③治疗后心理护理:保持病房干净整洁,摆放绿色植物,采用遮光窗帘,控制病房内光线,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使患者心情舒畅。嘱患者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保证充分睡眠,对于有负面情绪患者是是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

1.3 评价指标:采用汗密顿抑郁量表 (HAMD) 以及焦虑量表 (HAMA)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分值越高表示负面情绪越重[5]。采用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采用均数±标准差、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各指标及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体见表1、2。

3 讨 论

心理护理干预是通过心理学理论及技能,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使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均得到满足以利于康复的护理服务[6]。CHF患者因疾病困扰,导致日常活动能力下降,长此以往,患者易产生负面情绪,因此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对患者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各指标及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在护理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各指标变化比较(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各指标变化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 干预前后两组HAMD及HAMA评分比较

表2 干预前后两组HAMD及HAMA评分比较

[1] 游红茜.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2):65-66.

[2] 赵艳玲.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0):193-194.

[3] 陈光.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66-267.

[4] 胡新君,张颖,王倩,等.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8):12-15.

[5] 陈首丽.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96-97.

[6] 田凤英.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7):358-359.

R473.5

B

1671-8194(2017)19-0289-02

猜你喜欢
负面心功能情绪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媒体负面报道与扭亏绩效:信息传递还是监督治理?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