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乡村吹火筒

2017-09-03 09:52
新传奇 2017年26期
关键词:新媳妇灶膛竹节

难忘乡村吹火筒

“启蒙上学大儿童,散学回家肚子空。弄饭全凭它起火,吹开人世万花筒。”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还能听到这首童谣?还能知道吹火筒是何物?对于六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很多人,只要一听到这首童谣,眼前就会浮现出“噼叭”燃烧的灶塘和瓦背上袅袅升腾的炊烟。

过去,没有液化气,也没有电饭锅,做饭炒菜全靠燃烧木柴与枯枝。泥土垒的灶膛,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烧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候,吹火筒便成了好帮手。当你点燃引火的树叶,那些刚引燃的枯枝,火势微弱,烟气特别浓,稍不留神,便被熏得眼泪直流。这时候,拿起灶边早已备好的吹火筒,一头对着火苗,一头塞进嘴边,由轻到重不停地吹。刹那间,一串火苗从缭绕的烟雾中冲出重围,轰的一声,灶塘里燃起熊熊的火焰,一顿早饭或一顿晚餐,便在架在灶膛上的鼎罐和炒锅中拉开了序幕。菜的材质,火候的把握,或蒸或炒,油盐的用度,母亲们凭借自己的经验,做出符合家人口味的饭菜。那些炊烟,也没闲着,它们悄无声息地拥入烟道,在瓦屋上袅袅升腾,不断变换着方向,向家人传递出回家的信号。无须催促,那些地里劳作的亲人,望着自家屋顶的炊烟,心里便暖暖的,开始计算时间,赶在饭菜上桌之前回到家中,其乐融融地吃着家人做的饭菜。

在乡下,煮饭炒菜是大多数农家妇女每天必做的一件事。过门不久的新媳妇,首次下厨,要过的第一关,就是烧火。我三叔的新媳妇,第一次烧火煮饭,忙碌了半天,灶塘里只冒烟不燃火,经过这一番折腾,新媳妇早已弄得自己头乌嘴黑,面目全非。原来,忙乱之中,她忘了使用吹火筒。这次煮饭的糗事,成为日后村里人的笑柄,直到她的儿子娶了新媳妇,大家才放过这码事。由此可见,炊火筒的作用不能小觑。

吹火筒是何时发明的,恐怕谁也给不出一个确切答案。但不可否认,在我们湘西南乡下,吹火筒已被纯朴的乡民吹了千余年的灶火。

吹火筒外形修长,外表朴素,制作起来也很简单。小时候,父亲从屋后向阳的山坡上,砍下一根锄头把粗细的竹子,将其首尾锯断,选一节两尺来长的竹筒,但不能少于三个竹节。拿回家后,把前面两个竹节打通,第三个竹节,用一根烧得通红的铁丝,钻出一个小孔,再把竹筒的外表刨光,一根吹火筒便制成了。

我母亲是烧火高手,生火前,她将事先准备好的干透了的小枯枝,架在灶膛中,然后放入引火的树叶或粘了油的油纸。点燃后,依次添加稍微粗一点的枯枝,并用吹火筒助燃,等火燃大后,再加入木柴和粗壮的枯枝,整个燃烧过程,始终保持火要空心。所以,母亲起火,不但快,而且燃烧后火旺烟少,炒出的菜,受热均匀,自然味道纯正。

从小耳闻目染,每当母亲煮饭菜的时候,年幼的我就坐在灶前一边加柴烧火,一边翻看小人书,灶膛里的火苗慢慢把我的脸烤得通红,一本小人书也就看完了。有时也帮母亲在灶塘里的火灰中烤红薯,将两三个瘦长的红薯,埋入柴火灰中,当其表皮焦黄,散发出浓浓香味时,用火钳挟出来,双手拍打去灰,一口咬下去,那个香啊,真馋人!

有一次,为了偷懒,我将灶膛里塞满枯枝,以为这样能多烧一段时间,不料刚才还熊熊燃烧的大火,不一会儿便奄奄一息。由于熄火产生的大量烟雾,无法正常从烟道中排放出去,厨房内烟气弥漫,呛得我咳嗽不止。这时,母亲告诉我:“火要空心,人要虚心。”意思是烧火过程中,不要一次添柴太多,添进的柴要架空,火力才旺才好。母亲的话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那时的我并不懂得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只是似懂非懂,一边点头,一边将多出的枯枝抽出来,重新架空。再拿起吹火筒,鼓着腮帮子,大口大口地往里吹气,吹得灶膛里火星四溅,猛然间轰得一声,熊熊火焰欢快地冲出灶膛,火又燃得旺旺的。

如今,乡下已难觅吹火筒的踪影,袅袅炊烟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那段被吹火筒温暖过、欢乐过的岁月却难以忘怀,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

(湖南禹正平)

猜你喜欢
新媳妇灶膛竹节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乡 情
《百合花》中新媳妇的人性美与人情美
“竹节人”中说“趣味”
春光明媚
离乡
南方以南
乡间灶膛旧时光
HPLC-ELSD法测定中药两头尖中竹节香附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