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剧教学法对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效果评估

2017-09-04 01:09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心理剧贫困生弹性

张 静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心理剧教学法对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效果评估

张 静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为了探讨心理剧教学法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干预效果,依据河南省贫困生标准,在自愿报名和访谈的基础上,从申请了信阳农林学院“绿色通道”的贫困生中选取了28名被试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n=14)和对照组(n=14),对实验组开展为期6周的心理剧教学(每周1次,每次2 h),对照组处于常态,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在干预前、后及干预6个月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弹性总分及5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实验组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和人际支持这3个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067,3.114,2.233,P值均<0.05);存在非常显著的干预主效应F(2,52)=22.931(P<0.001);并且组别和干预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交互作用F(2,52)=10.262(P<0.001).所以,心理剧教学法对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心理剧教学法;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面对不利或挫折情境时,尽可能少的受到逆境的损伤性影响,表现出良好适应的心理发展现象.以往的研究表明,心理弹性对个体的情绪发展、心理资源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1]745-751,[2]138-141,[3]295-297.对心理弹性的定义方式主要有3种,过程性定义强调心理弹性是动态发展的[4]543-562,结果性定义侧重心理弹性的发展结果[5]227-238,品质性定义强调心理弹性是一种能力或品质[6]1-21.本研究中的心理弹性定义更偏向于品质性定义,将心理弹性作为一种能力,可以通过干预来提高和改善个体的心理弹性[7]953-961.

心理弹性的结构一般包括起保护作用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有个体的乐观精神、积极心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技巧等[8]479-495;外部保护性因素包括家庭、学校与社区.外部环境的氛围和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对于个体心理弹性的发展至关重要[9]1-11,而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种学生类型,有着客观和主观的特殊性,家庭经济困难使他们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相关研究也表明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表现出了低自尊、低社会支持、高人际关系敏感、高焦虑、高抑郁和高自杀意念等特点[10]46-54,[11]746-747,[12]1892-1895.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必要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心理剧疗法是维也纳精神病学家莫雷诺(J.L.MORENO) 1921年创立的,通过戏剧化的形式,将发生在他们身边熟悉的、甚至亲身经历的具有强烈心理冲突的事件再现出来,从而为情绪宣泄、自我认识和行为改变提供了一个良好机会[13]19-28.以往研究表明,心理剧治疗能够减少个体的自我混乱,增强个体的自我表露深度,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降低敌意和愤怒,提高移情能力,促进个体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14]15-24,[15]13-2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于2016年4月,以《河南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为参考标准: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在扣除基本生活费用后,不足以支付其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国家规定应该由学生缴纳费用的,为一般困难档;学生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学校所在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为特殊困难档[16].在自愿报名和访谈的基础上,从申请了信阳农林学院“绿色通道”(经审核对经济困难无法缴纳学杂费用的学生,暂缓缴纳学杂费,先进入学校学习)的贫困生中选取了28名贫困生,将其平均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人,2组被试在性别、年龄,专业和有无接受过心理辅导等因素上基本保持同质.

1.2 方法

1.2.1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前后测对比实验法,对实验组的14名被试进行心理剧教学,从2016年4月开始,每周1次,每次2 h,共6次;对照组被试不进行任何干预,处于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并在干预结束6个月后,通过个人访谈和重测的形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追踪测量.

1.2.2 心理剧团体治疗方案

本次干预的主要目标是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6次心理剧教学的主题为:1)创建安全信任的团体氛围,签订团体契约,增强团体凝聚力;2)认识并接纳自己,学会了解倾听他人真实感受;3)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体验不同的情绪情感表达带来的不同效果;4)学会有效的沟通技能,利用支持性的沟通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家庭角色扮演,全面认识家庭中的自我和家人;6)建立积极的认知,学会积极的应对模式提升主观幸福感.

1.2.3 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

由胡月琴、甘怡群编制[17]902-912,有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支持5个维度,共27个题目,评分方法采取Likert 5级评分制,“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除了部分题目反向计分外,得分越高说明该项目上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问卷5个维度的克隆巴赫系数分别为0.81,0.74,0.71,0.81和0.73[17]902-912.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和一般线性模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弹性得分比较

在心理剧教学干预前,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统一施测,结果表明,在心理弹性总分及各个维度上,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被试具有同质性.

2.2 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弹性得分比较

表1 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心理弹性各个维度上的差异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6周的心理剧教学干预后,在心理弹性总均分及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和人际支持这3个维度上,实验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504,3.067,3.114,2.233,P值均<0.05).

2.3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得分比较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得分结果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心理剧教学干预后,实验组在心理弹性的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和人际支持这3个维度上得到了显著提升(t值分别为4.190,3.294,5.402,P值均<0.01);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心理弹性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4 干预前后及6个月追踪后的心理弹性得分结果比较

从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6个月追踪后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来看,存在非常显著的干预主效应F(2,52)=22.931(P<0.001);并且组别和干预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交互作用F(2,52)=10.262(P<0.001),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组别和干预的交互作用图

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进一步考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及干预后6个月的得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和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F值分别为6.272,9.920,P值均<0.05).

3 讨论

心理剧教学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被试者具有同质性,心理剧教学后,实验组在心理弹性的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和人际支持这3个维度上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心理剧教学对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实验组在积极认知和情绪控制维度上得到了明显提升,可能是因为心理剧教学为贫困大学生创设了一种被保护、被理解的场所,在心理剧的演出和分享阶段,个体能够将内心的负性情绪释放出来,在了解自己的同时,发现自我的内在潜能,体验自我价值感,这与Tugade和崔丽霞的研究结果一致.前者认为能够从逆境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个体心理弹性较强的表现,后者认为在进行心理干预时可以通过提升个体的积极情绪来改善心理弹性状况[18]320-333,[19]308-313.

实验组在人际支持维度上得到了明显提升,可能是因为心理剧教学强调导演、主角和配角之间的相互配合,在练习和表演的过程中,增强了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强化了人际交往的频率和深度.Heider认为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有效干预方式是构建合理的归因认知[20]107-112,在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也了解到,部分贫困生由于家庭原因存在自卑心理,在生活中没有倾诉对象又非常敏感,但其内心是非常渴望融入集体的.这次的心理剧教学,帮助贫困大学生构建了合理认知,使他们卸下了心理防备,体验到了人际支持带来的积极影响,激发了人际交往的主动性,这与Michelle的研究结果一致,人际支持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资源对于心理弹性的发展极其重要[21]38-49.国内的相关研究也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个体心理弹性的提升[22]522-528.

4 结语

本研究表明心理剧教学对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具有良好的效果.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但心理剧教学方案的科学性和普适性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设计出一套操作性和推广性更强的辅导方案,全面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 Pietrzak R H,Johnson D C,Goldstein M B,et al.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postdeployment social support project against traumatic stres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soldiers returning from Operations Enduring Freedom and Iraqi Freedom[J].Depression & Anxiety,2010,26(8).

[2] Li Peng,Zhang Jiajia,Li Min,et al.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mental health of Chinese medical students:The effect of resilienc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support[J].Psychiatry Research,2012,196(1).

[3] 杨 艳.心理弹性训练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2).

[4] Luthar S,Cicchetti D,Becker B.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J].Child Development,2000,71(3).

[5] Masten AS.Ordinary magic: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

[6] Lazarus RS.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 emotions:A history of changing outlook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3(44).

[7] Ahangar RG.A study of resilience in relation to personality,cognitive styles and decision making style of management students[J].Africa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2010,4(6).

[8] Davydov DM, Stewart R, Ritchie K.Resilience and mental health[J].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10,30(5).

[9] Olsson CA,Bobda L,Bums JM,et al.Adolescent resilience a concept analysis[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3,26(1).

[10] 熊 静,余秀兰.研究型大学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学习经历差异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2).

[11] 梁雅丽,姚应水,石 玮,等.贫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6).

[12] 杨 艳.某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心理弹性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2).

[13] 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4] Bohart, A.Role playing and interpersonal conflict resolution[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77(24).

[15] Kipper DA,Ritchie TD.The effectiveness of psychodramatic techniques:A meta-analysis.Group Dynamics:Theory[J].Research and Practice,2003,7(1).

[16]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的通知[EB/OL].http://www.haedu.gov.cn/2010/4/21/D80E06C3-7037-4C4E.html,2010-04-21.

[17] 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

[18] Tugade M, Fredrickson BL.Resilient Individuals Use Positive Emotions to Bounce Back From Nega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4(86).

[19] 崔丽霞,殷 乐,雷 雳.心理弹性与压力适应的关系:积极情绪中介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3).

[20] Heider F.Attitudes and cognitive organization [J].Journal of Psychology,1946,21(1).

[21] Michelle D,Julie AP.Resilience:The Role of Optimism,Perceived Parental Autonomy Support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in First Year University Students [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tudies,2013,1(2).

[22] 郑裕鸿,范 方,喻承甫,等.青少年感恩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5).

[责任编辑 梧桐雨]

2017-01-09

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课题“河南省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研究”(JYB2016287)

张 静(1989- ),女,河南信阳人,信阳农林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研究。

G448;G444

A

1671-8127(2017)04-0093-04

猜你喜欢
心理剧贫困生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校园心理剧助力农村初中“临界生”心理强韧性的实践研究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校园心理剧的意义重构与功能优化
校园心理剧对提高大学生德育自我教育能力的探讨*
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